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好的純淨水有什麼标準
好的純淨水有什麼标準
更新时间:2024-11-11 07:17:38

好的純淨水有什麼标準?正值飲料銷售旺季,關于各種飲料的傳言、流言、謠言又開始泛濫如“喝純淨水會讓人形成酸性體質”“長期喝純淨水會導緻營養流失”等謠言又被重提關于純淨水對身體有無害處,《衛生部法監司關于純淨水有關問題的複函》(衛法監食便發[2000]119号)文中明确提出,符合有關規定和衛生标準的純淨水“是安全,衛生,無害的”2015年,國家衛計委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市面上所售的各種水産品,隻要符合國家标準就是安全無害的,可以放心飲用下文整理了近年來純淨水相關種種謠言,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純淨水相關知識,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好的純淨水有什麼标準?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好的純淨水有什麼标準(正确認識純淨水)1

好的純淨水有什麼标準

正值飲料銷售旺季,關于各種飲料的傳言、流言、謠言又開始泛濫。如“喝純淨水會讓人形成酸性體質”“長期喝純淨水會導緻營養流失”等謠言又被重提。關于純淨水對身體有無害處,《衛生部法監司關于純淨水有關問題的複函》(衛法監食便發[2000]119号)文中明确提出,符合有關規定和衛生标準的純淨水“是安全,衛生,無害的”。2015年,國家衛計委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市面上所售的各種水産品,隻要符合國家标準就是安全無害的,可以放心飲用。下文整理了近年來純淨水相關種種謠言,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純淨水相關知識。

謠言1:喝純淨水會讓人形成酸性體質

真相:喝水無法改變酸堿體質

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表示,經食藥監總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營養學會和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确認,無論弱酸還是弱堿性水,喝到肚子裡都變成酸性的,因為我們胃裡是pH值2.0左右的鹽酸,即便是喝下所謂弱堿性的水,到胃裡已經徹底酸化了。然後到了腸道,甭管什麼水又變成堿性了,這是我們消化道細菌喜歡的環境。

北京大學生理學系教授範少光表示,在西醫理論中,人體沒有酸性與堿性之分,因為人體自身有強大的酸堿調節功能,外界對其影響是很微小的,即使人體攝入有酸性或堿性物質,也會被這種調節功能很快中和。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魯青介紹,人體體液的正常pH值在7.35—7.45之間,盡管機體在不斷産生和攝取酸堿類物質,但是體液pH值并不發生明顯變化。這是因為一方面人體體液是一個緩沖體系,pH值受外界影響較小;另一方面,肺和腎的調節作用會減輕pH值的顯著變化。長期飲用純淨水并不會導緻體液越來越酸。

謠言2:長期喝純淨水會導緻營養流失

真相:營養流失不是喝水造成的

膳食是人體攝入營養元素的主要途徑,水的作用非常小。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營養元素不是水一沖就沒了,人不是篩子,哪有那麼簡單。”,營養流失和自然條件、年齡、運動量、體質等都有關系,并不是喝水就能起決定作用的。

謠言3:常飲純淨水導緻鈣流失

真相:長期喝純淨水不會導緻人體鈣流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所研究員鄂學禮在2017中國食品辟謠聯盟論壇上表示,并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純淨水會導緻人體鈣的流失,“飲用純淨水有害健康”的說法更缺乏足夠科學依據,符合标準的純淨水是安全無害的,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進行選擇。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表示,有人認為喝純淨水會脫鈣,導緻骨質疏松,這是對人體生理情況不了解。“人體體液中的離子濃度是相對平衡的,鈣離子也不例外。一個60公斤成年人的體液有36—42公斤,而一天飲水量不過2升,對鈣離子濃度能有多大影響?導緻鈣流失的主要是年齡、激素水平和膳食攝入,骨鈣沉積可不像衣服上的髒東西,肥皂搓搓就沒了。”

疑問4:長期飲用純淨水會不會導緻肌肉無力,導緻軟骨病。

真相:“軟骨病”的真兇是營養不足,而不是純淨水。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認為,導緻缺鈣的最主要因素是膳食鈣攝入量不足,與激素水平、維D水平、陽光照射、運動量等也相關,跟喝什麼水沒有關系。“中東地區的老百姓基本都是喝純淨水,也沒有出現大面積缺鈣問題。”水在人體内主要作用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而并非給人體提供營養。即便是“含有更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礦泉水,也無法補充人體骨骼發育所需的鈣、鎂等重要礦物元素。中國營養協會名譽理事長沈治平先生明确指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主要的來源是食物或者是食物的補充品來補充,而不是通過水來獲取。

中飲協[2015]78号《關于飲用純淨水的安全聲明》文中也提到:作為指導各國安全飲水的權威文件,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飲用水水質準則》從未對水中礦物質含量做過任何推薦。目前,沒有權威研究證明日常喝純淨水會危及健康,被普遍公認的觀點是每日攝取的礦物質主要來源是食物,而非飲用水。

謠言5:發達國家不喝純淨水

真相:純淨水最先就由發達國家開始普及

早在90年代中期,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純淨水普及率就已達到80%以上。中飲協[2015]78号《關于飲用純淨水的安全聲明》文中提到:飲用純淨水在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印尼、加拿大等國均有銷售,是被消費者普遍接受的産品,并且在市場存在多年;飲用純淨水在我國也存在并銷售30餘年之久,并且占據包裝飲用水總銷售量的35%左右。

謠言6:純淨水裡面含防腐劑,純淨水開了之後要1天喝完。

真相:純淨水根本沒必要添加防腐劑,開封的瓶裝水放幾天沒問題。

“瓶裝水沒有必要添加防腐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魯青說,在盛水容器密封的情況下,外界的空氣和微生物不可能進入容器内部。水開封的情況下,空氣和微生物都與水發生接觸,利于細菌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在開封的情況下,純淨水和礦泉水的保質期在15天左右。

“瓶裝水不含有機物,不存在老化問題。”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王明福認為,隻要桶裝水包裝符合國家質量标準,就不會有問題。上海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徐國勳補充,“對于離子全部去掉的純淨水,放幾天應該不會變質,因為水裡隻含有氫和氧,它們都保持穩定狀态,不會發生質變。”

謠言7:純淨水不含有任何微量元素,它是“窮水”。

真相:隻要水質合格,無論是喝白開水、純淨水還是礦泉水都沒啥區别。

純淨水是經過蒸餾、反滲透等工藝制造出來,含有較少雜質的水;而礦泉水是天然含有礦物質離子二氧化碳氣體等物質的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魯青表示,純淨水并不是不含任何微量元素,隻是處理以後,鈣、鎂、鉀等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相對較少。

“水在人體中的作用并不是供給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那麼,水中含不含礦物質又有什麼關系呢?天然水中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本來就是極其微量的,人體攝取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主要是通過吃食物而來的,而非從飲水中所得。”中國淨水行業協會秘書長顧久傳說,“首先,水是人體所需的七大營養素(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維生素、纖維素)之首,從這個意義上講,純水是純淨的營養素。一并囊括七大營養素于一體的水在自然界并不存在,現在即使有這樣的液體,那也不是水,而應稱之為‘全能營養液’。”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18年的蘋果xr和20年的蘋果xr
18年的蘋果xr和20年的蘋果xr
在剛剛結束的新品發布會上蘋果官方正式發布了采用LCD材質的iPhoneXr,根據蘋果官網顯示該機擁有白色、黑色、藍色、黃色、珊瑚色、紅色六種顔色,提供了64GB、128GB、256GB三種容量,售價分别為6499元、6999元、7899元。...
2024-11-11
如何快速組建開發團隊
如何快速組建開發團隊
如何從0到1搭建一套完整的邀請體系?本文将從是三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最近對邀請好友做任務類的産品功能思考還是挺多的,有一些思考分享給大家。寫文章前,再把人人都是産品經理上的邀請好友類文章,刷了大半,有很多都挺不錯:有深度、有案...
2024-11-11
杜蕾斯最火的詩
杜蕾斯最火的詩
杜蕾斯四季詩集,污的很優雅草莓說事3992019-6-2611:06内容營銷杜蕾斯,這位專注搞事情的老司機,在去年竟然寫了59首詩歌,美其名曰“四季有色詩集”,承包了整個春夏秋冬!還别說,詩歌寫的有模有樣,時而含蓄時而大膽,污的相當優雅。而...
2024-11-11
宅子出現四喜是真的嗎
宅子出現四喜是真的嗎
“宅子有三喜,家中才人出”,這句農村俗語中的“三喜”,民間有多種說法,尤其現在一些人,意見分歧,沒有一緻的看法,衆說紛纭。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我們對農村傳統俗語的解說,雖然沒有标準答案,古人又善于使用各種修辭手法,使一些俗語的語意,具有多種含...
2024-11-11
三門峽市新310國道收費
三門峽市新310國道收費
#三門峽頭條#很多年來,在一般人看來,國内很多國道早已取消了收費,這已經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最近,位于三門峽靈寶市内的一個收費站開始收費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我們首先來看一看這段路到底在哪裡?據了解,新國道310靈寶西收費站位于靈寶...
2024-11-11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