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裡進水為什麼不敲玻璃?近日,家住上海靜安區京江路108弄,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地鐵裡進水為什麼不敲玻璃?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地鐵裡進水為什麼不敲玻璃
近日,
家住上海靜安區京江路108弄
和源馨苑(西區)的瞿阿姨、
交通路199号
精文城市家園(城上城)的馮先生、
新馬路273号
和源馨苑(北區)的李先生等多人
向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反映,
地鐵3、4号線
貼着這裡多個小區轟鳴而過,
每天給他們的日常生活
帶來噪聲騷擾,
居民強烈希望地鐵加裝隔音屏。
新民晚報曾于
2021年11月12日作過報道,
反映呼聲,
當時靜安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表示
“研究在沿線加裝隔音屏的措施”,
但時至今日,
8個月過去了,
噪聲一如既往,
隔音屏遲遲沒有蹤影。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交響”環境
和源馨苑(西區)、精文城市家園等幾個小區是緊鄰連片的居民小區,在它們南側,就是地鐵3、4号線的軌道線,兩者僅僅隔了一條交通路。
新馬路273号和源馨苑(北區)新民晚報記者 陳浩 攝(下同)
每天清晨5時多,居民們忍受地鐵噪聲之苦就拉開了序幕,一直要持續到深夜11點多。“列車間隔時間很短,有的幾分鐘,高峰時段甚至僅30秒。會車時聲音更響。”瞿阿姨說,她住在和源馨苑(西區)某号4樓,在卧室窗口,常能測到噪聲分貝值100多分貝,随後回落至60多分貝。而根據《聲環境質量标準》:居民住宅區屬1類聲環境功能區,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地面段)兩側區域屬于4a類聲環境功能區,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
這股噪聲還經常升級。“這裡還是鐵路部門的車輛段和機務段兩個部門的維修車間,早上7點多,綠皮車從火車站駛來,22節車廂,還有火車頭,聲音隆隆響。”家住精文城市家園的馮先生對記者說,生活在這樣的“交響”環境下,居民不堪其擾。“學生在家作業都要關窗戴耳機。”
地鐵3号線和4号線會車
玻璃“震碎”
今年4-5月,上海因疫情按下了暫停鍵,地鐵停運了50多天,居民們享受了難得的50多天“清淨”。但5月17日,軌交3、4号線複線試車運行,又把居民“炸”醒了。
京江路108弄某号底樓的黃阿姨說,5月17日傍晚5點半,她正在家中幹活,突然聽到卧室裡傳來“砰”的一聲。竟是一扇窗戶的鋼化玻璃被震碎了。“雙層鋼化玻璃,外面一層玻璃裂開、布滿了網紋。裡面一層則沒有破碎。”黃女士說,玻璃震碎的一瞬,當時正有兩列地鐵交彙駛過。
事發後,黃女士的丈夫張先生還撥打了110報警電話。記者看到報案内容記下:警情屬實。無人傷。報警人懷疑是地鐵震動導緻,街道居委均已知曉情況。
8月2日,張先生告訴記者,那塊被震碎的玻璃還挂在他家窗戶上,他至今沒有讨到說法。
說法“僞命”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聽到相關部門一個說法:地鐵3号線是2000年通車的,4号線則是2006年,而和源馨苑是2014年建成,居民2015年入住的。
從時間上說,地鐵建設在前,房子建設在後,所以地鐵就有了無需設置隔音屏的理由了嗎?
居民們告訴記者,3号線2000年通車之前,該地就有住宅(棚戶區和二級舊裡),此後住房拆遷改造。4号線2006年全線開通,此時和源馨苑還未建設,但精文城市家園2003年底已建成。“先有地鐵後有小區的争論是僞命題!”新馬路273号和源馨苑(北區)的李先生還認為,退一步講,即便地鐵建設時,周邊都是空地,地鐵也應“預防性”建設好各種“降噪”設施,畢竟寸土寸金的上海,空地也是要建設的。
2月答複
回複“空心”
居民盼望地鐵加裝隔音屏,盼了一年又一年。
2021年11月12日,新民晚報第10版刊登了《地鐵隆隆穿梭 隔音屏何時到位?》一文,靜安區建設管理委表示:我委已向申通地鐵公司反饋,從技術和管理角度減少地鐵噪聲影響,研究在沿線加裝隔音屏的措施,請申通公司予以支持。
但是相關部門的表态隻聞聲音,遲遲沒有行動。今年1月和2月,居民們持續反映之後,又相繼收到靜安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答複意見書》和《簡複告知書》,針對居民希望加高地鐵圍牆,或加裝隔離闆(隔音屏)等措施降低噪聲的問題再次作出答複,内容與之前大同小異:“我委已向市交通委,市申通地鐵公司反饋,從技術和管理角度減少地鐵噪聲影響,研究相關隔音降噪措施,請市交通委、市申通地鐵公司予以支持。”答複中沒有了“研究在沿線加裝隔音屏的措施”的表述。重複而無進展的答複内容被居民批評“沒有實質内容”“空心化”。
記者聯系申通地鐵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此事的關鍵第一步是需要區政府牽頭,目前沒有進展消息。
連日來,記者還多次通過靜安區新聞辦試圖聯系靜安區建設管理委,未獲回應。記者也多次撥打由靜安區人民政府總機給出的3個建管委電話,但3個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對此居民感歎:裝個隔音屏就這麼難嗎?
新民晚報原創稿件記者: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