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的建設思路?慕課建設标準尚未達成共識、核心專業必修課等慕課課程的跨校應用模式有待探索、市場化運作後的知識産權問題等,都是當前和未來慕課平台建設過程中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慕課的建設思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慕課的建設思路
慕課建設标準尚未達成共識、核心專業必修課等慕課課程的跨校應用模式有待探索、市場化運作後的知識産權問題等,都是當前和未來慕課平台建設過程中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本報記者 王之康
最近,深圳大學慕課辦公室主任孫忠梅心情有些低落。
雖然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拟授獎成果在去年9月公示時,她就已經知道校長李清泉主持完成的“全國地方高校優課聯盟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獲得了二等獎,但是當最終獲獎名單公布後,她還是難掩心中的失望之情。因為在她看來,曾經獲得2017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特等獎的“優課聯盟”,在這次評選中希望能作為地方高校的代表獲得一等獎。
對此,自2013年就開始接觸慕課的某高校教師陸鳴也深感不平,因為在他看來,這個彙聚了129所地方高校的優課聯盟的應用效果要明顯優于很多同類的慕課平台,比如教育部的“官方平台”——中國大學MOOC。不過,他不得不承認,“中國大學MOOC要比優課聯盟這個‘民間平台’的現實發展環境好很多”。
實際上,這一情況不僅僅出現在上述兩者之間,而是普遍存在于我國各個慕課平台當中。衆所周知,慕課對于當前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意義。因此,如何應對官方慕課平台與民間慕課平台之間的發展矛盾,如何有效進行慕課平台建設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便成為當前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背景不同水平不均
在孫忠梅看來,平台在慕課發展中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它是連接高校、教師團隊、企業的重要運行機構。“各高校建設的慕課一般隻能給自己用,要想用到其他學校,就需要慕課平台這座‘橋梁’來實現,尤其是在跨校應用、線上教學服務與技術服務等方面。”
如今,我國有很多慕課平台,上海交通大學在線課程建設負責人餘建波将其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官方發起的,如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二是高校發起的,如上海交通大學的好大學在線、深圳大學的優課聯盟;三是企業發起、高校或聯盟合作的,如智慧樹、超星爾雅、高校邦。
不過,慕課平台雖多,但發展卻是不均衡的。
正如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教授李志民所說:“平台方是慕課資源的組織者、推廣者和運營者,平台的号召力決定了平台能吸引到什麼老師、什麼課程,是否是官方背景、是否和教師職稱評選挂鈎都會成為平台的潛在競争力。”
對此,餘建波給出了一組數據。
“現在,教育部在做‘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評選,我們通過分析評選出的課程發現,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這三個平台極具優勢,約占精品課程的百分之八九十。”他舉例道,比如一共評選800門課程,中國大學MOOC大約會評上600門,學堂在線和智慧樹加起來大約會評上150門。“從這個角度來看,其他慕課平台就失去了陣地,不存在競争優勢了。”
正是因為擁有官方背景和在“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評選中的天然優勢,所以更多老師和課程才湧入這些慕課平台,導緻發展不均衡的現狀。
重視評選而輕應用
不過,就像文章開篇所言,陸鳴擔憂的是,官方平台并未将這一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比如中國大學MOOC,對學生的學習管理太弱,無法監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與老師的交流也不充分。“學生是否真正去學了,老師是完全無法掌握的。”
對此,餘建波解釋道,雖然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三個平台吸引了大量的老師和慕課課程,但它們卻各有特色。
“中國大學MOOC的使用者側重于社會學習者,大概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社會學習者,而非在校生;智慧樹的使用者90%是在校生;學堂在線的使用者中,社會學習者和在校生則大約各占一半。”他說,使用者是在校生的話,慕課平台就更注重教學運行的過程管理,教學運行效果會比較好,而社會學習者的随意性比較大,課程完成率很低,大部分課程的完成率隻有1‰或1%,因此過程管理也就沒那麼嚴謹。
而之所以中國大學MOOC的使用者多是社會學習者,餘建波認為,“可能是由于宣傳渠道的原因,主要通過網絡渠道而來。
雖然如此,陸鳴卻依然擔憂,因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評選的導向作用,客觀上可能會帶來一定的隐患。
“‘慕課宣傳周’的舉辦和‘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評選,讓冷了兩年的慕課再次快速發展起來。各高校也極為重視。畢竟,評選上精品課程,對學校來說‘面子上很好看’。”陸鳴擔心,很多人會把精力放到慕課課程建設與精品課程評選上,而對慕課課程的應用卻重視不足。
其實,他的擔憂不無道理,開始于2012年的精品資源共享課評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當時,各高校響應教育部印發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從内部評選出優秀課程,進行課堂全程錄像,放到教育部官方網站“愛課程”上,但如今,課程依舊在,觀者卻寥寥。
平台建設現狀堪憂
事實上,除了官方平台與民間平台發展不均衡外,當前,我國慕課平台建設更嚴重且更需要及時解決的,是可持續發展問題。
正如李志民所說,至少到目前為止,國内的慕課平台幾乎都是在虧損運營,長期找不到盈利模式,“這就需要考慮是否應該将慕課平台設計成非營利性組織,以政府投資支持、開放校友捐贈等方式來維持運營”。
對于這一觀點,餘建波深表贊同。
他說,所有慕課平台或者不收費,或者通過給其他學校提供選課服務收費、通過培訓拓展課程資源收費,但都收費極少。按照當前的運營情況來看,慕課平台基本上都處于虧損狀态。“但每年的服務費用,包括流量費、平台的開發費用、系統的維持費用等,還是挺大的。總的來說,各個平台都要謀求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5年4月,教育部在出台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中,明确提出,慕課平台建設要形成“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模式。
“而早在2014年5月,深圳大學就牽頭建立了優課聯盟,探索可持續發展模式。”孫忠梅說,四年多來,深圳大學一直在探索,後來成立了優課在線公司,構建了可持續發展機制。但從目前來看,這條路還沒有完全走通,沒有形成良性的運行模式。“從成立至今,深圳大學在優課聯盟上累計投入約3000萬元,包括教師課酬、助教費以及優課在線公司的平台開發、運行維護等,但是單靠一所高校來投入并非長久之計。”
此外,慕課建設标準尚未達成共識、核心專業必修課等慕課課程的跨校應用模式有待探索、市場化運作後的知識産權問題等,都是當前和未來慕課平台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亦官亦民融合發展
談及慕課平台建設現狀與慕課的未來發展,李志民認為,須在兩方面作長足改變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一方面是國家政策開放和認可在線學習學分的認定、在線學習學位的認定,在流程上做得更加科學,通過制定一系列規範來評估線上學習的有效性,并利用技術手段保障學習過程和測評過程的合規性。當然也需要人事用工方面的觀念和政策變化。”他說,另一方面是在政策認可後,必然會出現新的商業機會,而商業機會必然會導緻資本跟進,進而帶來慕課技術發展和規模的快速擴張。
對于未來慕課平台的理想模式,孫忠梅透露了她的設想:最好是分層次的、差異化的、特色鮮明的不同平台。
“首先,平台的技術功能要先進,比如優課聯盟,有人臉識别、直播、大數據分析,甚至學生成績還能與區塊鍊相結合。”她說,教學運營服務意識要強,慕課課程放到平台上之後,要有學生互評、老師互動等,而且要順應師生的新需求及時進行開發、完善。“市場運作能力也要加強,就是在慕課資源的聚集與課程市場的拓展上,慕課平台要與學校、教師團隊等形成一種良性的市場運行機制去推廣。但這并非高校強項,所以最終還是應該形成公司化的運行模式,同時還能解決盈利問題。”
因此,她建議,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在宏觀指導和頂層設計上,引導全國形成差異化發展的不同慕課平台,以服務各類型的高校。畢竟不同層次高校的學生對慕課的需求程度也是有差異的。比如,優課聯盟等民間平台着重服務地方高校、民辦高校。
而且,慕課平台建設還應該分層次,教育主管部門在支持、指導中也要分層次,不能都在一個标準、層次上去競争。“否則,對地方高校、民辦高校等很難起到作用,最終有可能變成形象工程,失去其應有之義。”
采訪中,餘建波提供了另外一種思路。
他建議,慕課平台不必太多,有三五個即可,将一些小的平台、地方高校等納入其中,就好比是淘寶商城與各個店鋪的關系。平台提供運行規則和服務保障,并收取服務增值費。具體的教學工作還是由使用平台的老師、學校或機構來提供,它們運營具體的慕課課程,再相應收取課程使用者的費用。至于教育主管部門,則隻需選擇其中一些好的課程給予鼓勵、獎勵和認證就可以了。
《中國科學報》 (2019-01-10 第1版 要聞)
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