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無
【引觞漫談】
唐代的名人多,文人的圈子又小,随便兩個人的相遇,都足以成為流傳千年的盛事。
李白與杜甫的相遇,被後人稱為彗星撞地球般的大事情。而後,還有韓孟,劉柳,劉白,元白等等的詩人組合。許多偉大的詩篇,就誕生于這些人的相互接觸和慰問之下。
在晚唐時,著名的詩人并不多,杜牧,李商隐,最多再加一個溫庭筠和韋莊。
杜牧的一生,相比其他詩人應該過得還是很舒服的,家裡有背景,做官什麼的也都有人罩着。可惜的是生在晚唐,注定避免不了晚唐之人的悲哀,杜牧是一個少見的有政治天賦的詩人,然而在烽煙四起的晚唐,在搖搖欲墜的晚唐,他的天賦并沒有用武之地,反而是作詩的天賦,由于心中的郁悶和悲哀流傳下來。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場杜牧與友人的相遇。他們兩個的相遇并不驚天動地,也沒有對後世造成多大的影響。現代人很少會記得,杜牧曾經在一個秋天,與一個來訪的客人共同登山。那是兩位晚唐人的相遇,是兩位失意者的相遇,那日的山上,濃濃散不去的,是懷才不遇的感傷,是對命運的無力與悲哀。
【臨其詩境】
公元845年,張祜到池州去,拜訪杜牧。
張祜本人其實比杜牧年長,而且在當時,詩歌的名氣也很大,尤其是他寫的宮詞,更是傳唱天下,“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簡單,卻也深情。
張祜在政治上的悲劇,還與另一位著名的詩人有關。唐穆宗時,宰相令狐楚很賞識張祜,曾經上表舉薦過張祜。但是這次舉薦受到了當時同樣在朝為官的元稹的排斥,張祜也沒有能夠得到進入仕途的機會。
也就在這次失意之後,張祜找到杜牧。杜牧當然理解他的遭遇和處境,對他所遭受的不公也是抱一種同情且憤憤不平的态度。
于是兩人一起登山,在高處,或許能夠将心中的郁悶消解一二吧。
【經典原文】
九日齊山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
【條分縷析】
這首詩在當代名氣是很大的,其中兩個字已經暗示了詩中的一段故事,但是在自己第一次讀到的時候,并沒有在意。
這兩個字就是“與客”,杜牧這次的登高并不是獨自而行,是與朋友一起去的。所以這首詩也就很明顯地帶有了“朋友”的色彩,并不隻是杜牧的個人創作。兩人的命運相仿,心意相通,詩中的抑郁之氣,其實屬于兩個人。
秋節将至,大雁又排起了遷徙的長隊,在秋空的一片淨澈中飛過。
江水也是清澈的,映着秋天的影子,連帶大雁的影子,也一并在江中。
秋天的風很涼爽,就在這樣的情境下,兩個失意的人,在一個沒落的時代,帶着酒壺,帶着受傷的心靈,登臨茫茫翠微,看秋雁,秋江,秋風。
第二句是名句,人在這塵世之中,難逢開口一笑。好不容易碰到佳節,那就将菊花插滿頭,大笑一場消盡煩憂吧。
難逢和須插,這兩個詞給人一種不盡興的感覺,就好像是為了開心而開心,強自提一點心氣上來,這也是杜牧當時的真實心境。
再往後,可能喝酒喝得上頭了,心中的煩惱也就越來越少了。
就用一場大醉來酬這佳節時分,我們登山正值夕陽,但也不要對着黃昏感歎。
古往今來都是如此,何不看開一點,何必獨獨在這裡淚下呢?
在晚唐整個時代的壓抑下,杜牧這首詩也不會特别的潇灑或淡然。讀下來,還是感覺到杜牧與張祜對佳節,借酒澆愁的心緒,大家的感覺怎麼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