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科技與狠活兒啊,哥們兒!”
憑借着這句話,再加上極具個性的歪嘴,辛吉飛一躍成為了網絡紅人,
不少網友都稱他為“絕命毒師”。
但随着辛吉飛的爆紅,也讓不少人對食品行業的安全問題産生了巨大的懷疑,究竟還有什麼是能吃的,還有什麼産品是安全可靠,沒有被辛吉飛爆過的。
實際上,還真有兩家國産品牌,讓“絕命毒師”辛吉飛無話可說。
這兩家國産企業,一個年收入超20億,而兩一個則是面臨着破産的風險。
那麼,這兩家國産品牌都是誰?他們又是如何讓辛吉飛無話可說的?
廚房裡必不可少的調料
王守義十三香,基本上是每個家庭廚房裡必不可少的調料,無論是煲湯還是炒菜,總是用上十三香。
而王守義,就是讓辛吉飛無話可說的那個男人。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的“複合調味料”品牌之一,王守義十三香是不少人記憶當中的國民品牌。
1959年,王守義利用自己祖上傳下來的秘方,調制出了十三香。
王家祖上是做草藥香料起家的,因此王守義的十三香可以說是有着百年的曆史。
香料制造出來後,王守義每天都會推着小車去集市上售賣。因為味道好,再加上貨真價實,不少人都前來光顧王守義的小車。
時間久了,王守義也有了不少回頭客,他的十三香也從駐馬店這個小鎮傳到了千裡之外的河北石家莊。
1984年,王守義拿着自己僅有的100塊錢,繼續發展自己的調味品事業。
這一次,王守義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把自己的小生意做成了大企業,成為了國人記憶當中的品牌。
為了能讓人們吃到安心健康的調味品,王守義一直堅守着“貨真價實”的準則,從未有過改變。
從公司創立之初,十三香的價格就從未上漲過,對産品的高标準和嚴要求更是從未改變。
不僅如此,王守義對供應商也有着非常嚴格的要求。一旦讓他發現供應商當中有人弄虛作假,王守義便不會再給他提供産品。
在王守義心裡,誠信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給消費者貨真價實的産品,自己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如今這個物欲橫流,利字當頭的社會裡,不少人都覺得王守義的誠信和堅守就像是一個笑話,隻會成為賺錢路上的絆腳石。
王守義的話或許在一些人的眼裡很可笑,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像他一樣拍着胸脯跟消費者說:“我這東西貨真價實,天然健康又美味。”
王守義的十三香火了之後,有人眼紅,也有人争相模範。
面對這些模仿者,王守義并沒有放在心上,而是一心一意做自己,争取讓顧客吃到原汁原味的産品。
王守義從當初的小作坊生産起家,經曆了幾十年的時間,成為了行業當中的佼佼者,除了運氣和機遇之外,更多是實實在在的專注經營和辛苦打拼。
不少企業家都把“信譽和質量”看作是企業能夠長期運行下去的生命,但随着時代和企業的快速發展,他們早已經将這句話抛在腦後。
為了追逐利益,賺塊錢,誰還會在乎這些。
在如今到處都是“科技與狠活兒”的時代裡,王守義就像是一頭緩步慢行的老牛,一直在食品這條道路上堅守着自己的初心。
王守義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接手了十三香。
對于品質的堅持,他們和父親王守義一樣,從未改變過。
“十三香是進‘口’的東西,我們從不往裡面摻假,也從不缺斤短兩。這是十三香的信譽,幾十年都沒變過,也是别人無法觸及到的核心。”
時至今日,王銀良一直将這句話放在心上。
在外人看來,十三香一直都堅守着初心,但在十三香集團内部也曾發生過一系列的事情,差點讓他們放棄了最初的想法。
随着時代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調味料問世,給十三香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為了維持公司的多元化發展,在2006年,王銀良決定進軍火鍋行業。
對于這一點,公司上下都充滿了信心,甚至還想要成為中國火鍋行業的領軍人物。
但想象很美好,現實卻非常骨幹。
十三香的火鍋店在開張兩個月後都無人問津,最終隻能選擇草草關閉。
在那段時間,十三香除了開火鍋店之外,旗下還有不少‘副業’,例如房地産項目、廣告公司和紙箱公司等等。
但這些公司的經營狀況全都不盡人意,最後隻能選擇關閉。
經曆了這些失敗後,十三香也漸漸放棄了“跨界”的想法,準備将自己的主業好好發展時,卻發現各種各樣的假冒僞劣産品,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跟正品十三香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
更讓十三香感到頭疼的是,以及空前繁榮的市場以及競争者們在市場上的擴張,他們将戰場從超市一路發展到了電商平台和直播間當中。
而面對這些,王守義十三香就如同一個被時代抛棄的老人一樣,逢年過節,自己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房子裡,顯得格外凄涼。
為了能夠趕上時代和市場的發展,王守義十三香也決定與時俱進。
2016年,十三香集團的控股人王銀良,決定建立一座現代化的綜合生産大樓。
在這棟大樓裡,不僅安裝了最先進的設備,同時還設置了最為嚴格的安全衛生制度,争取産品生産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保證。
至此,十三香的生産進入了一個智能化新時代。
除此之外,王銀良還對十三香集團内部進行了制度改革,對産品的原材料進行嚴格把關。
經過改革後的王守義十三香,在面對外界的各種因素沖擊時,依舊能夠保住年收入高達20億的成績。
能夠有這樣的成績,除了改革創新之外,更多的是王守義十三香那份不變的初心。
“消失”在貨架上的彙源果汁
“喝彙源果汁,走健康之路”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讓彙源果汁一炮而紅,打響了自己的國民度。
在不少90後的童年記憶裡,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餐桌上都會有一杯父母買來的彙源果汁。
無論餐桌上有多少美食,最吸引人的還是放在一旁的果汁。
随着時代的發展,超市貨架上的各種飲料果汁,看得人眼花缭亂。但讓人最熟悉的彙源果汁,卻像是“消失”了一樣,怎麼找也找不到了。
如此怪異的現象,讓人忍不住開始懷疑,曾經占據了中國飲料市場半壁江山的彙源果汁,究竟去哪兒了,是破産了嗎?
實際上,彙源果汁曾經在破産的邊緣好幾度徘徊。
1994年,朱新禮帶着30多名員工在北京成立了彙源食品有限公司。
之後,彙源便開始以北京為根據地,在全國各地投資修建工廠,完成了果汁産業的整體布局。
靠着一句“喝彙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和“有彙源才叫過年”這兩句廣告詞,朱新禮帶着彙源果汁迅速打開了市場,成為了中國飲料界炙手可熱的飲料大王。
彙源果汁也一度成為了中國銷量最好的果汁品牌,超市上貨架上最為顯眼的地方,擺滿了彙源果汁。
逢年過節走親戚,彙源果汁也是必不可少的禮物,更是孩子們在餐桌上最可口的美食。
彙源果汁之所以能夠這麼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主打健康無添加。
彙源果汁的創始人朱新禮,是果農出身,曾經擔任過山東省沂源縣外經委副主任,骨子裡有着很深的農民情結。
1983年,31歲的朱新禮成為了山東沂源東裡集團總經理。
當時這個集團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汽車拉着村民們的水果到縣城裡去賣。
有時水果沒賣完,爛掉是要被交罰款的。
看着那些爛掉的水果,朱新禮别提有多心疼了,這些可都是果農辛苦了一年的成果。
彼時的朱新禮,心裡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能夠将這些水果榨成果汁,就不會浪費果農們的心血了。”
說幹就幹,做好了一切準備的朱新禮帶着彙源集團成為了中國飲料果汁界的佼佼者。
公司成立之初,朱新禮便定下了規矩,那就是彙源的果汁一定要保證健康,要用最新鮮的原料來制作。
也正是因為這個規矩,才讓彙源果汁在消費者當中大受歡迎。
2007年,彙源果汁成功在香港上市,營業額也在不斷上升。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彙源果汁,風光無限,能夠和他相抗衡的果汁公司沒有幾個。
但在2008年,彙源果汁因為可口可樂收購事件當中,因為董事長朱新禮的判斷失誤,給彙源果汁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當時的彙源果汁剛剛上市一年,銷售量和營業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就在這個時候,可口可樂卻突然提出了要收購彙源,并且給出了180億港币的價格。
當時的彙源果汁,主要消費市場是在國内,國外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品牌。
朱新禮為了打開國外知名度,簽下了可口可樂提出的收購公司。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與彙源果汁對外宣布,可口可樂公司将會以每股12.2港元的價格收購彙源集團的全部股份。
這個消息一出,不少人先是感到十分震驚,而是又感到十分憤怒。
彙源果汁在當時被譽為民族品牌企業,帶動了不少地方的經濟發展。
在這之前,不少人對國内知名民族品牌被外資收購,已經産生了強烈的不滿。
如今,彙源果汁也被可口可樂收購,這在許多人眼裡就意味着民族品牌的失敗與外國資本的長驅直入。
這種情緒被帶動起來後,反對可口可樂收購彙源集團的聲音越來越大,輿論也開始一邊倒地對朱新禮進行口誅筆伐。
而就在這個時候,可口可樂公司又突然宣布停止對彙源的收購。
這個操作,給彙源集團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在經過這件事後,彙源果汁大受打擊,再不複往日的輝煌,銷售量也走起了下坡路,很快便被其他競争者壓了下去。
到了2021年,走投無路的彙源隻能申請破産重組,董事長朱新禮也因為欠下15億的債款,列入了被執行人行列。
一步錯,步步錯,朱新禮怎麼也想不到,因為自己的一個失誤,讓原本輝煌的彙源果汁成為了曆史。
彙源集團,也一度在破産的邊緣徘徊。
但即便是如此,彙源果汁仍舊堅守了自己的底線,純果汁就是純果汁,健康就是健康。
也正是因為彙源果汁的這份堅守,讓一向以狠辣毒蛇的辛吉飛遭遇了自己人生當中的滑鐵盧。
而在彙源果汁宣布破産,不少人才意識到超市的貨架上已經很少在看到彙源果汁的身影。
直到2022年6月,文盛資産為彙源注入了16億資金,讓快要倒塌的彙源重新看到了希望。
在如今這個,充斥着“科技與狠活兒”的時代裡,像王守義和彙源果汁這樣堅守自己初心的集團,難能可貴。
這份可貴,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保住了我們童年記憶裡的那份味道,更是保住了民族品牌的誠信。
古人雲,酒香不怕巷子深,隻有真真正正的貨真價實,才能夠吸引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