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姑表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着筋;姨表親,不叫親,死了姨娘斷門親"
魯迅先生曾對漢字有過一番評論,被很多人诟病,但仔細品味他那句話,感覺是對漢字最大的褒獎。在那個我們還落後的年代,在世界上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在用拼音文字的年代,先生感覺到沒文化太可怕。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崛起,首先便是文化,便是知識,而漢字相較于拼音文字入門難度高了不止一個檔次。這樣便不太有利于文化和知識的傳播,說通俗一點就是大大的增加了全民掃盲的難度。當然,漢字一旦入門用起來卻比拼音文字方便、科學的多。
這也恰恰證明了漢字的博大精深,我們的漢字就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光輝璀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種體現。
而漢字,也是最能完整、準确的表達一件事物的文字。因為漢字方塊字的形式可以自由組合,甚至許多單個的文字,它同字不同音字義便不同了,還有些同音同字,但字義也是不同。
比如說"姑父"、"姑夫"和"姨父"、"姨夫",雖然現在這四種叫法都還存在,但這兩組詞的差異還是很大的。
姑父和姨夫你叫錯了嗎?
"姑父"、"姑夫"、"姨父"、"姨夫"目前這四個詞有點亂,存在混用的情況。比如孩子稱阿姨的丈夫為姨夫,而很多地方父親稱妻妹的丈夫也稱"姨夫",還有很多地方,稱妹妹的丈夫也稱"姨夫",這不就亂套了嗎。
其實最正确的稱呼是這樣的,姑姑的丈夫稱"姑父"而阿姨的丈夫稱"姨夫",這是晚輩對長輩的稱呼。
隋盧思道《北齊興亡論》:"胡長粲以從舅之親,馮子琮以姨夫之戚,俱受寄托,并當樞要。" 明王志堅《表異錄·親戚》:"袁聿修為姨丈人崔休所知賞,蓋今之姨夫也。"
而同輩之間的稱呼是這樣的,妹妹的丈夫和妻妹的丈夫都應該稱之為"連襟"、"同盟"之類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卻是丈夫的夫?兩者到底有何區别?
為何姑父用父而姨夫卻用夫
這其實是一個曆史問題,在中國宗法制度中,我們一直是父系家長制,孩子随父姓便是父系家長制的體現。所以,自古便有着内親外戚的說法,親戚一詞也是由此而來的。
親稱之為内親,親是指與父親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比如:姑姑姑父、叔叔嬸嬸、堂弟、堂妹、姑表弟、表妹,爺爺奶奶、堂爺爺等。
戚則稱之為外戚,戚指的是與母親有血緣關系的人,像阿姨姨夫、舅舅舅媽、表弟表妹等 。
父則是對父親血緣關系的親人的稱謂,伯父、叔父、姑父都可稱之為"父",而母親血緣關系的親人則不能稱之為"父",所以阿姨的丈夫不能稱之為姨夫,而應該是姨夫。
有一句話經常被用在容易男女愛情關系,那便是"日久生情",其實在生活中,對于親戚的親疏這樣說法也同樣有道理。
大部分人在姑姑和阿姨之間,姑姑會相對親一些,而堂弟和表弟之間,堂弟會親一些。為什麼呢?自古以來,我們都是氏族集居,所以從小便是跟姑姑在一起,甚至有許多人是姑姑帶大的,而阿姨卻是很少見面,堂弟和表弟更是如此,堂弟幾乎天天見如果年齡相差不大,甚至會是一起長大的發小,而表哥也是不常見面。所以,從人類情感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姑姑、堂弟比阿姨、表弟更親近。
其實姑父比姨夫親,還有個說法是因為漢高祖劉邦。劉邦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又娶了一房小妾,雖然說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父親雖然疼他,但繼母卻對劉邦非常刻薄。最後甚至到了有"我"沒"他"的地步,劉邦為了父親,為了這個家,無奈之下隻能自己搬出去住,這樣一來父子關系也淡了。
不料劉邦是個有出息的,斬蛇起義最後更是成為天下之主。劉邦稱帝後,便冊封文武功臣,當然也少不了冊封自己家族的親人。
繼母雖然對他不好,劉邦從内心也不想冊封她,但出于祖制以及做一個孝的表率,無奈之下他将自己讨厭的繼母追封為"大夫人"。有句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劉邦稱帝後各種親戚都來找他。他繼母的妹妹和妹夫也來找他要封賞。
劉邦對繼母都讨厭無比,更别說繼母的妹妹和妹夫了。他不但沒有見他們,甚至還将他們讨要封賞的簡書直接扔火裡燒了。
封建社會,帝王就是天就是一切,皇帝做的一切都是萬民的表率,所以從那時候開始,稱阿姨的丈夫都不稱作"父"了。
鴻雁說
當然随着社會的進步,大多數人已經不去斤斤計較這些稱呼了,随着城市化的推進,氏族集居也慢慢的在弱化。而親戚之間的親疏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有可能很多人幾年見不到姑姑一面而和阿姨常見。因為都不是住在一起的,所以親疏關系更多的還是在于平時的來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