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有四個孩子:長子“子繶,太常寺太祝,先公卒”,過早地夭折了;兩個女兒,一個遠嫁“陝州硖石縣主簿王向”,一個許配給了“國子監主簿文效”。包氏家族繁衍至今,靠的全是包公的這個次子包綖!
都知道,包拯是北宋時期有名的官吏,以剛正不阿、鐵面無私、廉潔清正等美德著稱,是老百姓心目中“清官”的典型代表,也因此,他又被稱為“包青天”,深受世人的敬仰和愛戴。一直以來,作為我國曆史上的傑出人物,人們對包拯傳奇的一生都十分好奇,對于他的死更是衆說紛纭。
由此,也引起了人們對于包公墓,以及包公遺骸研究的關注度。
對于包公遺骸的關注和檢測,早在2015年初就已經開始了,主要是由複旦大學的現代人類學實驗室牽頭,研究目的就是為了确立包公的Y染色體在整個家族遺傳體系所占有的支配地位。
要想完成這項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選取被研究者本人,或者與其有直系親屬關系的人的DNA進行比對,這樣便于得出更加科學的結論。不過,由于包拯的遺骸在經曆了多年的風雨侵蝕,同時,遭遇盜挖以及遷移等不同程度的破壞之後,他的遺骸已經所剩無幾了。
而且,曆經的年代太過久遠,其直系親屬也都較為難找,這就給研究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說到這裡,大家或許對包拯墓産生了好奇,到底包青天的墓地遭遇了什麼,使得現今連他的屍骨都找不到了呢?不僅如此,民間還傳說,之前有一個裝有“包拯三代人遺骨”的小棺材,被偷偷運到了大包村。但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竟不翼而飛了。如果是真的,那麼,現在這些寶貴的研究資料又在哪裡呢?
而這些疑問,則要追溯到1973年。
根據相關記載,包拯死于北宋嘉祐七年,其墓地的原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解集鄉包村。在1973年4月,由于包拯墓葬周圍的廠子需要擴建,所以,文物部門緊急對附近的墓群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在曆經了四個月的整理和挖掘之後,一共出土了包拯家族的12座墓葬,同時,還有4座磚室墓,8座土坑墓。其中,還出土了《包公墓志》,在該墓志上,共記載了3000多個文字,将包公不平凡的一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在其中注明了其真實死亡時間,以及從河南運回合肥的經過。
正是因為這一記載,讓河南和安徽兩地持續多年的“包公之争”得到了解決。此外,在挖掘的過程中,專家們發現了大量被盜挖的痕迹,且從墓葬的破壞程度推斷,應該是金兵所為。當專家們完成對墓葬的挖掘之後,整理出了包拯及其夫人的遺骨,并将其裝好後,準備運到包拯的老家肥東文集安葬。
但是,由于當時正好趕上十年動亂,本應該被作為文物妥善保管好的遺骨樣本,卻被當地拒絕接受,結果隻能重新運回了合肥。後來,還是包拯的第三十四世孫子包遵元,在自家的房山頭上搭建起了簡易帳篷,才給包拯及其子孫們的遺骨找到了一個臨時的“住所”,且這麼一放,就是兩年多。
一直到了1975年的冬天,包拯以及夫人和子孫們的遺骨才被重新裝在了一個小棺材裡,運回了家鄉,并連夜偷偷葬的在了龍山。1986年,當地在原來的包公祠旁邊,重新修建了一座包公墓。随後,人們準備将龍山上的遺骨,遷移到新建的包公墓園内。
但是,當人們來到龍山墓穴,挖開墳墓,打開當年裝有遺骨的11個陶壇時,才發現,由于當年沒有進行密封保存,且經曆了十多年的風霜雨雪,遺骨大部分都已經腐爛,化為烏有。因此,本來是很好的曆史研究資料,具有很高的曆史研究價值的遺骨,就這樣消失了,不免令人感到可惜。
但值得慶幸的是,當年在發掘墓葬的時候,由于鑒定研究以及撰寫挖掘報告的需要,包拯墓内的遺骨并沒有全部裝入陶壇,另外有35塊屍骨,被參與挖掘的科學人員保存了起來。其中,有15塊被保存在了博物館内,而剩下的20塊,則在1987年重建包公墓時,葬在了包公墓園的棺木中。
正是因為這“幸存”留下來的35塊遺骨,才讓對包拯以及其相關基因的檢測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可以說,這不僅是包公遺骨的幸運,更是考古科學以及曆史文明發展中的一次好運氣。經過相關科學家的細緻研究和仔細推算,這35塊骸骨,都來自于年紀40歲以上的成年男性,這與包公去世時的基本特征相吻合,所以,可以斷定,這35塊骨骼應該都屬于包拯。
而且,根據遺骨的尺寸,大小,專家推斷出了包公應該屬于中等身材,身高大概在1米65左右。這與我們平時想象中,以及影視作品中,包公高大偉岸的形象有所出入。此外,有了這些骸骨,對于包公的進一步研究,以及包氏家族遺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可能性。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們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有可能對文物造成損害。要想我們的曆史文化得到傳承,更多的曆史真相得到還原,就必須持謹慎認真的态度對待每一件文物,這樣才對得起前人和來者。
參考資料:
【《包公墓志銘》、《名臣碑傳琬琰集·卷四十五·包孝肅公拯》、《堯山堂外紀·卷四十七·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