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是孔子贊賞的立身處世的信念和原則,也包含着孔子所期許的君子品格。
西漢戴聖所著《禮記·儒行》有這樣的記述:魯哀公問孔子,儒者的行為準則是什麼呢?孔子從各方面描述了一個真正的儒者形象,其中之一就是“博學而不窮,笃行而不倦”。
就是說,一個人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身體力行永不懈怠,才能實現目标。
笃,字形簡單,内涵深刻。
《說文》解釋:“笃,馬行頓遲也。”《釋诂》稱:“笃,固也。”表示意志堅強。而東吳陸玑《疏》統而論之:“物厚者牢固,純也。”
一個“笃”字所蘊含的誠信、厚道、實幹之意,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修養道德的基本準則,也成為擇友、從政的重要條件。
當我們把“笃”上升到文化層面,就讓“固”和“純”在經典中找到最好的歸宿,并在現實中演變出艱苦奮鬥、團結博愛、奮發圖強的精神實質。
笃行,意味着兢兢業業的實幹。《詩經·公劉》記載了周祖先公劉帶領周氏族由邰遷豳的經過。
“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公劉作為部落首領,不辭勞苦,勘察地形,規劃建設,事無巨細,莫不躬親。
曆史也給了他一個最簡潔的評價,就是“笃”——“笃公劉,忠厚我祖好公劉,匪居匪康”。
他用踏踏實實的幹勁、一心一意的追求,讓一個部落複興、一個民族昌盛。
笃行,是信念堅定而執着,朝着一個方向矢志不移。《論語·衛靈公篇》記載,子張問怎樣能使主張到處行得通。
孔子說:“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雖州裡,行乎哉?”孔子志向明确,希望王道大行,實現仁政德治。
正是在這樣的理想信念下,他一生堅持不懈。一方面積極入仕,先後為魯國“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另一方面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以求實現心中之道。面對長沮、桀溺等人的質疑與不解,孔子堅持“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為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笃定前行。
笃行,連着豁達心胸、堅毅忍耐,也連着一顆赤誠之心。“欲當大任,須是笃實”,忠誠老實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事之要。
北宋晏殊在14歲時,被作為神童推薦參加殿試。結果,他見到試題就說:“臣十日前已作此賦,有賦草尚在,乞别命題。”
此後,宋真宋又提名讓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晏殊據實告之:“臣非不樂宴遊者,直以貧無可為之具;臣若有錢亦須往,但無錢不能出耳。”
與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要把笃行堅持到底,必須用誠實之心去落實。
古人說“不誠無物”,沒有對事對人的誠實敬畏,笃行也就成了無源之水。晏殊以拙誠之心,赢得世人尊崇。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為求學與做事的最後階段,笃行就是努力踐行所學,做到知行合一。
隻有勤學不辍、意志堅定之人,才能真正實現這一點。“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則知之益明。”朱熹的話道出了知行合一的辯證關系。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通過學習豐富頭腦、開闊眼界、提升境界,經過審視、發問、思考、判斷,最後落到行動中。
倘若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抑或隻知其表不知其裡,貿然行動會導緻事倍功半甚至一無所獲。
王安石在《遊褒禅山記》中說:“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笃行緻遠,亦如探險,隻有不畏艱難,孜孜以求,方能達到常人罕至的境界。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年8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