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儀滲透于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調整着中國人全部的社會關系。
禮之用和為貴,中國社會因此緻力于和諧,《禮記》曰:“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所謂五禮,是指吉禮、嘉禮、賓禮、軍禮與兇禮。其中祭禮是最重要的禮節,屬于吉禮,不同于屬于兇禮的喪禮。祭禮不是外界強加于我們的規定,而是我們發自于内心,出于内心的深情與敬畏,而奉之以禮的行為。
所謂“祭禮”,就是祭祀或祭奠的儀式。《禮記·祭統》雲:“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又雲:“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 孔子認為禮得之于天,效法于地,配合鬼神,貫徹到喪葬、祭祀、加冠、結婚、朝會等各種活動中。隻有遵循禮,才能治人,才能治理好天下國家。“五禮”(吉、兇、軍、賓、嘉)中的吉禮就是祭祀之禮,古人認為天地、宗廟、神祇關系到國運之興盛,宗族之延續,故排列在五禮之首。
祭禮不僅是人與天地、祖先溝通的橋梁,而且是跨越時空的活态媒介。在祭祖活動中,祭拜者、祭拜對象、祭拜儀式的規定與指向恰恰應對了“哲學三問”,或許正是因為解答了人生的終極問題,所以“祭祖”禮儀一直長存不衰。可以說,祭禮告訴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作為傳統社會的主流文化形态,也是我們中華文化血脈延續的重要途徑。
《禮記》認為:隻有賢德的人,能充分理解祭祀的意義,賢德的人祭祀,才能受祭祀之福。所謂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這個福不是平常世人所認為的享受與尊榮。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謂之備。祭禮的福,是備的意思。備,試試凡事都順利的表現,沒有什麼不順利的就叫做備,當我們參照時節,誠意懷念自己的先人時。我們感到一種光榮,一種不辱沒先人的光榮,一種團結家族進而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光榮。一個人會死去兩次,一次是停止呼吸,一次是無人念及。
當歲歲清明,我們作為後人,有尊嚴而幸福地生活着,我們團結和睦,一起到先人的墓前,緻以我們最深切真摯的懷念,先人因此變得以永垂不朽,這樣的禮儀當然是吉禮。不忘祖先,發自内心的祭奠,則一定會得到上天的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