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是【面試】的固定話題,讨論各種關于面試的事兒。
于是,就有同學來信詢問——面試中,怎樣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呢?
如今,校招季已經開始啦。
所以,試官和應聘者每天都可能有N多場的面試環節,而且時間十分有限。
這時,“如何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在短時間内,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大當家在翻看自己的輔導手劄之前,先查閱了各種文獻研究,根據商業心理學的觀點,決定一個人第一印象的因素及占比分别是:
55%體現在外表、穿着、打扮;
38%的肢體語言及語氣;
談話内容隻占到7%。
這個理論也被稱為55387定律——通過更直觀的方式告訴大家,形象、氣質和聲音非常之重要。
根據這個理論,占比最大的是外在形象,這一點也是我們反複強調的,比如之前發表的文章《面試=看臉,你面好才給你試一試的機會》,已經詳細的介紹了。
排在第二位的是肢體語言和語氣,其中肢體語言我們在《學鹿晗,get一份職業涵養刻意練習清單》也有過分享,今天就來說一個大家最最容易忽視的元素——你的聲音。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在開篇就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講聲音、語氣的重要性:
人類幾乎每天都要照鏡子好幾次,卻可能好幾年都不會聽一次自己講話的聲音和内容。這是一件大家都習以為常,但想來卻不可思議的事。
最奇妙的是,雖然我們仔細打扮整齊了出門去,但也未必有人盯着我們看。可是,隻要我們開口說話,不管是點菜還是投訴、上台做報告還是私下聊天,那可都是一定有人在聽的哦。
前幾年有兩個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國王的演講》和《鐵娘子》,都是在描述英國政壇大人物說話的故事,看着很勵志,可從另外一個方面,卻也反映出,即便是英國的國王和首相這樣的大人物,也要等到政治生涯的最關鍵時刻,才迫不得已開始調整自己的腔調和音質。
能夠駕馭聲音、讓聲音展現你的優勢,或者單純從讓對方願意聽你說下去的角度看,練習聲音都是值得的。
因為,聲音質量差的人,對方覺得你說的沒毛病,氮素一聽你張嘴就心煩,需要克制自己的感覺才能和你對話,怎麼能有好印象、怎麼約二面呢。
當然,我們都不是專業的播音主持或者配音專業,忽視自己聲音的質量也屬正常。為此,大當家特意邀請了一位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并且連續邊練習、邊請教了N天,整理出2個關于掌控聲音的秘訣。
你如果堅持照做,面試的時候,一定可以拿下55387定律中的38分!
1.構成你聲音質量的要素—性格與情緒。
關于性格和聲音的印象,我們可以用日本動漫的配音來理解,比如一些熱血漫,一堆能打的少年聚在一起,你還是能聽出,有的人很友善,有的人很冷淡,有的人很二。
所以你根本的性格其實會通過聲音傳遞出來。比如我現在回去聽自己10年前的聲音,會發現更尖,那是因為當時年輕氣盛,覺得自己渾身都是本領。
性格短期内不能大的調整,情緒卻是千變萬化的。比如現在為好優的微課,我和門道姐都會提前試講,然後自己再收聽效果。門道姐總是提醒我:你剛才這一段明顯的說的着急,就是往前趕的感覺,你再重新試一試。
所以說,當時當下,你的聲音是能夠展示你的急躁、不自信、快樂、開心等各種情緒的。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調整情緒來調整語言。
建議:面試前自己用手機錄制一遍開場白中的問候 自我介紹,聽聽自己的聲音和語氣是輕松自信嗎?如果能聽到明顯的倉促、尖銳、低沉、嘶啞,都是負面情緒的表現,就要自己拿出幾分鐘調節一下。
2.你發聲的技巧——練習起伏和力度
好的聲音和語氣,能夠有感染力。很多人誤以為感染力是領導和演講者才追求的,我們普通說話不用感染力。其實不是這樣的,聲音感染力,是說你這句話能否引起别人的共鳴。
比如你在面試的時候說:我曾經作為隊長,參加我們學校的創業大賽。當時競争壓力大,而且大家又都有學業任務,這個時候,我通過有效的溝通,合理分配任務,定期跟進才能保證了最後作品呈現。
那麼這一段話,你的聲音如果有感染力,别人就會真的相信——你做了這件事而且有這些能力。
聲音的感染力,用專業的話來說,是發聲過程中,口腔對空氣的掌控、發生的力度和語氣中的起伏,進行了完美的配合。
這裡有一個簡單易行的招數,也是這位播音主持的朋友推薦給我的,就是用下面一段話,進行朗誦訓練。這段話如下: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 海裡成長。
為什麼選擇這段話——第一詞語簡單常見,第二是這句話最容易帶出起伏感。
大家可以每天早上,站着自己朗誦幾遍,時間久了就會掌握聲音的起伏快慢和輕重(一定要站着,朋友說,沒有專業訓練的人,坐着說話會聲音不暢)。
我們是career girl,每天分享職業成長幹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