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詳解丨倚闾之思
讀音:yǐ lǘ zhī sī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3回:“住了兩個月,忽動力倚闾之思,遂買了回家人情物事。”
釋義:闾:古代裡巷的門。靠在門上,想念親人。指子女思念父母等。
字裡字外
可憐天下父母心
“女(汝)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闾而望。” 當你不再身邊時就會坐立不安,隻得倚靠着街門,朝你歸來的方向眺望。那是一種怎樣的急切的思念?能做到這一步的這樣做的,恐怕隻有生身父母了。
本則成語來源于《戰國策》。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齊闵王田地(就叫這名字,别問我為什麼)的侍衛王孫賈是個媽寶。由于15歲就被召進宮,他媽特别愛憐他,每當他入朝,總要再三叮咛早些回家。每天下班回家時,他的母親總是倚在巷口的街門等他。
公元前某,燕昭王派樂毅統領秦、趙、韓、魏五國聯軍伐齊,大軍到處如摧枯拉朽,很快攻下了齊都臨淄。闵王倉惶逃竄至莒城,這天,王孫賈沒有在齊王身邊,聽說齊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尋,因不見齊王,隻得回家。
母親見了,問:“何不護駕”。王孫賈道:“我不知道大王在什麼地方。”母親聽言,一改常态,再沒了慈祥面孔“ “既為大王的近衛,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兒了,那你還回家幹什麼?還不去找?”王孫賈聽後,很慚愧,馬上離家再去打聽齊王下落。
無獨有偶:嶽飛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而在他參軍前,他媽母在他的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保家殺敵。
徐客霞少時想要外出遊曆,但因為母親年齡較大,必須在家盡孝。一天,徐母不讓其進門,告誡他要做翺翔的蒼鷹,否則不與他見面。徐遂外遊,成偉大的地質學家、探險家家。
孟子想去外國開講座,但為了奉養老母而一再遷延,光陰荏苒,悠忽三十年歲月過去了,孟母已經年逾古稀,而孟子也已是知命之年,整日長籲短歎,悶悶不樂,孟母問明原因,又對兒子說出了一段千古名言:
“以言婦人,無擅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也,故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當然這裡面提到的一些桎梏人性的封建道德在今天并不值得提倡,但在當時社會來說也算是至理名言了,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太太能講出這一番言語已經是很了不起的。
孟子聽言,心中的積慮一掃而空,于是孟子再次周遊列國,受到了空前的歡迎,可惜就在兒子揚眉吐氣的時候,孟母卻一瞑不視了……孟母歸葬故鄉馬鞍山,引鄉鄰争相在路旁祭奠,極盡哀思。
一方面愛子心切,害怕子女離開自己的羽翼,受到一丁點委屈;另一方面,又比誰都盼望子女能在事業上取得最傲人的成就。于子女教育的問題上,中國的父母總是特别的矛盾、糾結。但你應該理解他們,他們的内心也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不是出于愛,他何必這樣用生命跟你死磕呢?
圖 / Roger Haus
文 / 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