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上官雲
“我每天起早貪黑,為了誰?”“家裡很窮,你得懂事”……對一些孩子來說,這些來自父母的、以愛為名的吐槽,并不陌生。
時移世易,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原生家庭的概念,關注父母帶來的重要影響。天下父母,皆期待子女成才,但那種“自虐”式的教育方式,卻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一
最近,因為一檔節目,“内疚式教育”這個詞兒上了熱搜。有一位媽媽說,她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通過懲罰自己讓孩子提升學習效率。
在和孩子日常的相處中,父母難免有抓狂的時候,這位媽媽很清楚這一點,和孩子相處時會有意識的控制發火的次數,但偶爾也會失态。
有一次,孩子有一個作業要背,重複了很多次都沒有記下來。那個時候已經耗到夜裡十二點左右,媽媽是個完美主義者,有些控制不住脾氣,開始懲罰自己。
“她每次就是到那個地方,她又說錯,我就給自己扇一巴掌。”看到這樣的行為,孩子的表情變得特别驚恐。
對媽媽的做法,很多網友不贊同:從表面看,孩子會因為内疚感産生積極學習的動力。而實際上,父母的自我懲罰,最終可能變為對孩子的情感綁架,帶來難以排解的壓力。
二
比起身體上的“自虐”,“内疚式教育”更常見的是語言上的傷害,這種方式也更加隐蔽。
心理咨詢師楊琳瓊分享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離異後,媽媽一直跟孩子說“我是為了你才不再婚”,一而再、再而三,談論其他事情也能拐到這個話題上來。
母親希望激勵孩子,卻沒想到久而久之,這反而成了孩子的心病,腦子裡隻有一個念頭:這都怪我。
上了高中後,學習時難以集中注意力,成績下降,内心十分自責,覺得對不起媽媽,出現了持續的情緒低落,焦慮 ,與同學也很容易起沖突。
類似帶有極大負面情緒的訴苦幾乎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了這個家,我起早貪黑掙錢”“要不是為了供你上學,我不會這麼辛苦”……
最後的總結,也往往落到一個點上:我付出了這麼多,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你得懂事。
這些話,可能是無意識的宣洩,也可能隻是單純想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隻不過,孩子從中感受到的或許是一種強烈的負罪感:父母過得不好,都是因為我。
沒有人會否定父愛母愛的偉大。可是,當父母用自己的付出作為籌碼來換取孩子的順從時,他們的角色已然變成了親密關系裡的“操控者”。
三
在“内疚式教育”情境中長大的孩子,背負着對父母的歉疚,往往過得并不快樂。
《小歡喜》中,宋倩會對女兒訴說自己過得不好,事業、朋友、個人生活通通不管,無微不至照顧英子的飲食起居,犧牲了太多太多,有意無意要求孩子服從。
她否定女兒的天文夢想,懂事的英子一開始沒有說什麼,犧牲自我感受,盡量讓自己變得符合母親的期待,把所有的情緒都埋在心底。
圖片來源:《小歡喜》劇照
後來,英子患上了很嚴重的失眠症,更諷刺的是,她希望能考到外地,遠離讓自己覺得壓抑的家庭。
角度不同,對一件事的認識容易走上岔路:父母覺得孩子由内疚産生的壓力,可以化為前進的動力,這隻是一種教育方式。
對很多孩子來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内,父母都是成長過程中的權威,近乎“自虐”的“内疚式教育”隻能讓孩子心生恐懼,對自尊心、人格的影響很難在短期消除。
試圖用内疚感讓孩子服從,結果隻能是得不償失。
四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子女與父母存在着天然的情感聯系,懂得感恩并付出行動,這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内疚式教育”,并非維護親子關系的良策。
有文章提到,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将這一類以愛為名的控制行為定義為情感勒索。而情感勒索之所以可以生效,正是因為雙方都珍惜彼此的關系。
孩子沒有機會選擇是否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上,身為父母,不能把對子女的付出當成一筆恩情債。良好的親子教育本就應該是一種正向引導,是一家人相互陪伴、共同成長的過程。
有句話是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于讓孩子以為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一個人的性格、三觀、思維方式等等都深受父母影響,他們的未來,會倒映出你當年的模樣。所以有人說,一流父母做榜樣。努力經營好人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所以,父母給孩子的健康的愛,不是道德綁架式的教育方式,而是懂得尊重,允許孩子成為自己。在這樣的愛裡獲得的信任與安全感,足夠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來源: 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