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的農曆十月初一,是進入寒冬的第一天,古時候有“授衣、開爐、祭祀”的習俗,提醒大家冬天要來了。這天家裡管事的人要準備好過冬用的棉衣,送給在遠方戍邊、服徭役的親人們禦寒,所以這天也被稱為“寒衣節”、“授衣節”。
人世間秋去冬來,另一個空間亦或寒風凜冽,寒衣節給親友們送冬衣的習俗,也延續到祖先、亡人一并“送”去過冬的寒衣,同時進行祭掃燒獻,紀念親人。
千百年來的習俗得到了傳承,民間逐漸将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并稱為中國三大“鬼節”。
寒衣節要做的三件事第一件事:送寒衣,祭拜逝者
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對當時的京城寒衣節做了記述: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
寒衣節祭拜逝者是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按照老傳統要購買一些彩色的花紙,剪成衣服的形狀,講究點家戶的還會把這些紙衣服、紙錢放入到紙袋做的“包裹”中,上面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諱,抓把土畫個圈,焚燒幹淨,用于祭拜逝者。
第二件事:和家人一起吃一些冬令的食物老話說“十月一,油唧唧”,進入農曆十月,時節上已經來到了冬日,中國大大小小的節日離不開吃,寒衣節也是如此,和家人一起吃一些冬令的食物也是傳統之一,北方多食餃子,過冬節吃餃子不能吃素的,有錢沒錢,都要包一頓肉餃子來解解饞,驅驅寒。
南方一些地方會吃糍粑、紅豆飯等等,如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無論南北,都要記得吃一些暖身的冬令食物。
第三件事:穿冬衣,疏通一下煙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一天要把家裡的棉衣拿出來曬一曬,不管熱還是寒,都要象征性地給丈夫、子女穿在身上,表示家人在寒冷的冬季不會挨凍,有厚衣服穿。
家裡有煙囪的,也要在這天通一下煙囪,讓爐火生旺,順利地度過寒冬,現在當然很少有家戶有煙囪、火爐了,也可以把家中的燃氣竈整修一下,擦拭幹淨,圖個吉利。
——老井說——人生不過百年,草木不過一秋,人的這一生,有三千繁華,也有辛酸苦楚,但都匆忙如煙,誰都抵不過終老孤苦,别太在意,過好當下就行,寒衣節将至,記得披件寒衣。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