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
在用詞方面不同于現代漢語,而是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自漢時,佛教傳入中國,典籍經文普于世,其衆多成語典故被我們所熟知。
成語,衆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
空中樓閣此語出自《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
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
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
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兩重,隻要最上一層!”
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兩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
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衆人的嘲笑。
《百喻經》全名《百句譬喻經》。
為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共二卷。
書名的意思是說有一百個比喻,但實際上隻有九十八個,内容是規勸世人,宣揚佛法。
這個故事極為有趣,它尖銳地嘲諷了那個飽食終日、一竅不通的富人,贊揚了木匠重視基礎的求實精神。
而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
家賊難防
此本為禅語,見《五燈會元·梁山緣觀禅師》。
問:家賊難防時如何?
師曰:識得不為冤。
按佛教以色、聲、香等“六塵”為“外六賊”,以眼、耳、鼻等“六根”為“内六賊”。
家賊即指内六賊而言,謂六根的貪欲。
如《雜阿含經》卷四三謂:“内有六賊,随逐伺汝,得便當殺,汝當防護…… 六内賊者,譬六愛欲。”
六根以其内在的貪欲,追逐聲色等塵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稱“家賊難防”。
後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難防範。
一刹那
言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刹那”“刹那”,梵語ksana。
“時極短者,謂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一刹那”短到什麼程度呢?
據《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刹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經九百生滅。”
佛家用“刹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性和迅速性,謂之 “刹那無常”。
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禅師》:“無一塵許間隔,末嘗有一刹那頃斷續之相。”
借花獻佛
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淨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佛涅槃時,大衆持香花、寶幢等供養。
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
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
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衆生”,願以五百錢購取五支蓮花。
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願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願”。
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台;後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
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号釋迦牟尼。
後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在佛教各種供物中,花是最常被用來供奉也是最具意義的。
據《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記載,凡誠心、歡喜以花果時馐等物供養佛者,必得安樂、大福德等,并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味同爵蠟
此語出自《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同爵蠟。”
我沒有情欲之心,和你一起行情欲之事,躺在那裡的時候,也隻是覺得味道如同嚼蠟一般,枯燥無味。
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情。後世以此比喻寡淡無味,了無情趣。
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見功名,别舍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後,味同爵蠟。”
十惡不赦
在古代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其專制統治,在法律上規定有十種重大犯罪不能赦免。
曆史上,十惡提法是逐步演變而成的,至北朝北齊時開始規範化,定十條重罪。
即反逆、大逆、叛、降、惡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義十條。
至隋正式把重罪十條改為十惡,并列入法典。
而其最初是佛教中的一個用語,指十種當招緻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故又稱"十惡業道"。
至于"十惡"的具體内容,見《佛說未曾有經》:
"起罪之由,為身、口、意;
身業不善:殺、盜、邪淫;
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绮語;
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
是為十惡,受惡罪報,今當一心忏悔。”
行"十惡"而程度嚴重的,據說要受大苦報。
《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地獄,刀樹劍山,焦湯猛火。
而與“十惡”相反的,稱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
所謂“行十惡者,受于惡報;行十善者,受于善報”(南朝·梁武帝《斷酒肉文》)。
十惡十善之說多見于佛教大、小乘中的諸多經典。
火中生蓮
此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得到解脫,達到清涼境界。
源出《維摩诘經. 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
謂火中生蓮是難得的,在有俗的世間行禅亦是難得的,俗語中常比喻稀有難得的事物。
唐. 羅虬《比紅兒》詩:“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
宋. 蘇轼《陸蓮庵》詩:“陸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蓮。”
漢字是上古時期世界上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豐富的文化内涵和審美意蘊。
它也是世界上最難書寫的文字。
其獨特的方塊字形需要不斷記憶,反複練習才能形成書寫能力。
而成語是中國獨有的語言現象。
四字成章的結構、高度濃縮的寓意、古今同用的曆史以及其内容所表現的中國價值觀,
使成語成為民族文化中最珍貴的遺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