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什麼時候會被完全取代,這或許是很多讀者都思考過的一個問題。智能手表這類産品由于使用場景并不多,功能也不夠完整,短時間内很難承擔起“取代手機”的重擔。因此就有一些企業将希望寄托在另一種産品上,也就是那種看起來就很高科技的智能眼鏡。
9月14日,小米官方宣布推出一款概念新品——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從外觀來看,這款眼鏡與我們常見的眼鏡差别不大。小米官方宣稱“戴上它,畫面躍然眼前”,簡單來說,小米這款智能眼鏡能夠将某些特定信息以一個特殊的方式投放到佩戴者的視野當中,那麼小米智能眼鏡的推出是否能重新掀起智能眼鏡的熱潮?
小米智能眼鏡有什麼用?從小米官方給出的解析來看,小米智能眼鏡探索版搭載四核心ARM處理器、電池、觸摸闆、Wi-Fi/藍牙模組等組件,運行Android 操作系統,整機重量51g。為了智能眼鏡顯示出畫面,小米采用了MicroLED 光波導技術,将芝麻大小的 MicroLED 微型顯示屏隐藏于鏡架之中,通過先進的光波導鏡片,讓光線進行無數次反射和擴散,最終傳遞到人眼前。
不過對于智能眼鏡來說,能夠顯示畫面隻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它不能發揮什麼實質性作用,那也隻能被稱作是噱頭産品,并無實用性可言。因此小米在眼鏡中集成了497顆微型傳感器和通訊模塊,并擁有四核心 ARM 處理器、電池、觸摸闆、Wi-Fi/藍牙模組等,運行 Android 操作系統,讓它成為一款具有獨立操作邏輯的智能終端。
至于功能方面,根據小米官方放出的宣傳片可以初步了解這款智能眼鏡主要有五個功能:信息通知、接電話、地圖導航、拍照以及語音翻譯。
其中讓小雷比較感興趣的是導航功能,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小米智能眼鏡不但可以顯示地圖,還能顯示時間、車速以及預計到達時間/距離。相比起手機和手表上的導航,智能眼鏡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要更勝一籌,對于那些需要經常騎行的用戶來說,可能會是剛需。其他的功能小雷就不在這一一細講了。
但這個視頻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小米智能眼鏡的顯示區域隻有右鏡片,并且顯示的色彩隻有單一的綠色,長時間使用很有可能讓用戶眼睛感到疲勞。同時考慮到它的機身重量僅有51g,基本不可能配備一塊大電池,因此在續航方面,小米智能眼鏡的表現可能很難讓用戶滿意。
最重要的是,小米這款智能眼鏡雖然說隻是一款概念産品,但它依舊沒有脫離近十年前谷歌眼鏡留下的框架。嚴格來說它并不算是一款從無到有的産品,最多也就是把谷歌眼鏡進行了一次全面升級。
智能眼鏡其實并不新奇其實早在 2012 年,智能眼鏡就已經誕生,其中讓小雷最深刻的就是谷歌推出的Google Project Glass。從外觀上來看,谷歌智能眼鏡就像是一個來自未來的産品,它集中了人們對可穿戴設備的各種想象,其裝載了攝像頭、顯示屏、揚聲器、麥克風等諸多元器件。
谷歌的這款眼鏡就像是一款可佩的智能手機,讓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指令實現拍攝照片,發送信息,以及運行其他功能。雖然它看上去确實很酷,也基本能夠滿足當時用戶的需求,但顯示技術方面的不成熟和1500美元的售價使得它很難被市場所接受。與其說它是一款智能眼鏡,不如說它是一款售價高昂的高檔玩具。
因此谷歌在2015年宣布停止銷售第一版谷歌眼鏡,并關閉了Explorer項目。種種原因使得谷歌眼鏡不但沒有成為行業先驅,反而變成了智能眼鏡的“犧牲品”。
不過谷歌并未放棄對智能眼鏡的深入研究,2019年,谷歌發布了第二代谷歌眼鏡,相比起第一代,這款眼鏡的主要面向群衆從普通消費者變成了外科醫生、技術工人等專業人群,售價也降低到999美元,根據美國聯邦勞工統計局2012年的數據,大約4600萬美國人從事的行業,需要穿戴設備的協助,而到了2022年,這一數字将增長到5200萬人,智能眼鏡的前景十分開闊。
但它的缺點依舊存在:缺少生态和應用程序,很多特定功能需要企業自行開發定制,個人用戶很難體驗和發揮兩款眼鏡的全部實力。
除了谷歌,像微軟、Facebook等企業也紛紛入局智能眼鏡市場,不過它們的産品皆停留在商業市場,沒能改變在消費級市場缺少實際價值的窘況。真的就沒有企業能夠做出一款讓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智能眼鏡嗎?
蘋果或許能夠改變市場,業内猜測蘋果智能眼鏡可能于未來兩年左右發布。用戶戴上眼鏡後,就能呈現出電影、地圖和其他内容,取下眼鏡之後,這些AR的功能就能立刻在iPhone上顯示。
與微軟,谷歌這些企業相比,蘋果最大的優勢在于生态足夠完善,或許能夠為智能眼鏡提供更多的使用場景。用戶看到完善的軟件生态才會購買,市場規模擴大,研發成本降低,價格也會随之慢慢下降,如此形成正向循環。
智能眼鏡會取代手機嗎?不管如何,智能眼鏡要想被市場所接受,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價格控制在普通消費者都能接受的程度。在價格未下降至消費者預期之前,智能眼鏡很難普及,也絕不可能取締手機成為下一代人手一台的智能終端設備。
在小雷看來,未來會取代手機的不會是任何一種單體設備,而是由進化成本地計算中心的手機 手表 眼鏡 耳機等多種可以互相通訊的産品所共同組成的系統。無論是小米智能眼鏡也好,還是蘋果AR Glass也罷,都僅僅隻是這個系統當中的一小部分,從當前産品的表現和市場的體量來看,它都絕對不可能成為所謂的下一代個人智能終端。
不過,我們也不能說小米的這款智能眼鏡完全沒有實際意義,雖然當下的智能眼鏡都沒能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也很難讓消費者為其買單,但它的誕生能夠讓更多消費者重新注意到智能眼鏡市場,也很有可能會促進這一行業産生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