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艇仔粥
舊時喺荔枝灣,遊河小艇在河上穿梭往來。其中有不少艇子,上插一“粥”字黃旗,叫賣粥品。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的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艇仔粥也成了廣州人熟悉的味道之一。
2、雲吞
雲吞是廣東小吃的一種,源于北方的“馄饨”,初期被歸類為餅的一種。傳入南方時因“馄饨”與“雲吞”的粵語發音相近,又取其“一口一顆”的意思,于是南方人逐漸把“馄饨”稱為“雲吞”。再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南方的“雲吞”亦有了自己獨立的風格,跟目前北方的馄饨有一定區别。
3、拉腸
拉腸是一種使用米漿作成的廣東小吃,又稱布拉腸,腸粉。拉腸分别有齋腸、牛肉腸、鴛鴦腸、豬肝腸、魚片腸、蝦米腸等,豉油和油是不可忽略的佐料,它直接影響到拉腸的味道。現在拉腸是廣州茶樓、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備之品。潮汕地區的拉腸與廣州地區的拉腸制作方式相同,但是由于配料不同,因而口味也有較大的地區差異。
4、蘿蔔牛雜
有人說,認識廣州就得從蘿蔔牛雜開始,也有人說,沒吃過蘿蔔牛雜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廣州人。如果你曾到過珠三角,卻未曾吃過一碗蘿蔔牛雜,你的美食之旅一定是帶着點遺憾的。現在廣州乃至整個珠三角各大步行街,都會有賣蘿蔔牛雜的小店。無論是繁華喧嚣的北京路、上下九,還是在狹窄破舊的古街小巷,你都可以見到飄着那種獨特香味的蘿蔔牛雜店,它們多是一些小店,有時甚至就是一個窗口、一輛小推車。而那些捧着小碗、捏着竹簽在那團團熱氣裡大快朵頤的,或踎(蹲),或企(站),或濃妝,或淡抹,或素面朝天,但個個吃得油光滿面,滿嘴留香。外地人一看,斥之不雅;本地人卻稱,滋味認真正(味道真是好)。
5、麥粟香餅
這是一款廣州市特色小吃。根據中醫“藥補不如食補、藥食同源”的理論,研制出适合國人營養特點的二十餘種餡料,人們可以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适合自己的餅,并且精心搭配各種配料的比例,做出來的餅甜、鹹、辣各種味道盡到好處,不論您是南方、北方或者西部等地的人,不論您偏向哪種口味,總會在麥粟香餅裡找到一種合适您的。
6、濑粉
濑粉是廣東人十分喜愛的著名小吃。開平、恩平等地的老百姓還特别把濑粉作為中秋節的傳統小吃,從選料到制作,工序頗為複雜,而且必須合數戶人之力始能制作。簡單來說,用米粉團放入架在沸水大鍋上的濑粉木槽中擠壓;這樣,木孔中就“濑出又長又韌又爽又滑的粉條,故名為“濑粉”了。
7、雙皮奶
正宗雙皮奶的做法非常地考究,一步都不能馬虎。将清晨新擠的水牛奶煮熱,但不能開,趁熱倒在碗裡,熱氣會使鮮奶表層結出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卻之後,再留皮去奶,而後再在倒出的牛奶裡添加細糖和蛋白,攪拌均勻,把拌好的牛奶緩緩倒回原來的碗中,使原來的奶皮浮起,放到火上去蒸,不久就又可以結出一層皮來;一碗饞刹眼球的雙皮奶就做成了。要吃雙皮奶,其實最要緊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層滑爽厚道。
8、姜撞奶
從前,在廣東番禺沙灣鎮,一個年邁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後知道姜汁可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無法喝下去,媳婦不小心把奶倒入裝姜汁的碗裡,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牛奶凝結了,婆婆喝了後頓覺滿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灣鎮流傳開了,沙灣人把“凝結”叫“埋”于是“姜撞奶”在沙灣也叫“姜埋奶”。姜撞奶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風味獨特且有暖胃表熱作用。
9、雞公榄
雞公榄的名字源于賣榄人為了吸引顧客注意,把一隻色彩缤紛的紙紮大公雞模型套在自己身上,吹着唢呐叫賣,穿街過巷賣橄榄,而且賣榄人能用唢呐摹拟公雞的叫聲,‘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用廣州話來說就是“雞公榄、雞公榄、雞公榄,雞公榄”,因此,廣州市民稱之為“雞公榄”。賣榄的人會先吹出“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唢呐聲,接着就會喊:“雞··公··榄··有辣有甜有不辣··” 大公雞模型大小可以依身自定,中間腹背中空;然後将人套在裡面,用一條過肩帶把彩雞提起來,人走“雞”也走。所賣的榄都會放在雞腔内,味道任選。
10、沙河粉
沙河粉是廣州一種大衆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鎮而得名。其做法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漿蒸制,切條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曆史。其粉潔白薄韌,食法有幹炒、濕炒、泡(湯粉)食、涼拌等。沙河飯店專門有沙河粉專席,除鹹食、甜食外,還加以各式果蔬榨汁制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缤紛,味道各異。沙河粉最初産于廣州沙河鎮而得名。沙河位于白雲山東麓,山上有九龍泉,該鎮沙河飯店制作沙河粉的水就取自該泉。加上獨特的制粉技術,故沙河粉晶瑩雪白,爽、韌、軟滑,富有特色。沙河粉是一種用大米磨成稀漿蒸制而成的薄粉條。因為粉以沙河鎮産的最好,故内外都稱之為沙河粉。正宗沙河粉的制作方法頗為講究,原料采用精選龍眉白米,用水質特優的白雲山泉水浸米或磨漿,拉出的粉薄而透明,韌而爽滑。
想要了解更多美食!歡迎關注“老四美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