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節氣吃什麼東西?立春,俗稱“打春”,在這一天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面餅,稱為“咬春”;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不同節氣吃什麼東西?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不同節氣吃什麼東西
立春,俗稱“打春”,在這一天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面餅,稱為“咬春”;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
雨水在北方舊俗裡,這一天普通人家要吃面條、春餅、爆玉米花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馄饨叫吃“龍眼”。“雨水節,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帶的節日習俗,每逢這時,出嫁的女兒要回家探望父母,其中典型的禮品被稱作“罐罐肉”,即用砂鍋炖了豬腳、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送給父母,以對他們的養育之恩表示感謝和敬意。
驚蟄,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幹燥,因梨生津解渴,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在山東的一些地區,驚蟄日人們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在山西的雁北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别離。
春分,舊時民間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苋菜,也稱為春碧蒿。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春分得吃驢打滾,以求避邪祈福。驢打滾來曆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黃米面、黃豆面、紅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足以符合營養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樣化這一條。它的制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别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清明,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幹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制作團子;南北各地有吃馓子(古時叫寒具)的食俗。由于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饽饽;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
谷雨,對于漁家而言,谷雨節流行祭海習俗。南方谷雨摘茶習俗,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