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的一種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種較為安全可靠的有創診斷技術,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标準”。冠脈造影隻能顯示直徑大于0.5mm血管。
冠狀動脈解剖及命名
冠狀動脈走行于心髒表面,環繞心髒分布,主要有兩大分支:左冠狀動脈和右冠狀動脈。
➤左冠狀動脈主幹(LM)起源于升主動脈左後方的左冠窦,行至前室間溝時分為左前降支(LAD)和左回旋支(LCX)。
---前降支通常供應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間隔前2/3的血液,其分支分别向三個方向發出,即對角支(D)、右室前支、室間隔支。
---左回旋支主要供應左心房壁、左心室外側壁、左心室前後壁的一部分;主要分支有鈍緣支(OM)。
➤右冠狀動脈(RCA)開口于升主動脈右前方的右冠窦,供應右心房、右心室前壁與心髒膈面的大部分心肌;主要分支有後降支(PD)、左室後支(PL)等。
左冠狀動脈造影常用的投照體位可以簡便記憶為:觀測方向繞心髒順時針旋轉一圈(如:頭-左肩-左腰-足-右腰-右肩)
正頭位:正位 頭位------AP CRA
左肩位:左前斜 頭位---LAO CRA
蜘蛛位:左前斜 足位---LAO CAU
正足位:正位 足位------AP CAU
肝位:右前斜 足位---RAO CAU
右肩位:右前斜 頭位---RAO CRA
正頭位:正位 頭位:觀察LAD近、中段,LAD與對角支分叉處
左肩位:左前斜 頭位:觀察LAD中、遠段和對角支開口
蜘蛛位:觀察LM、LAD、LCX開口病變,LCX體部、OM開口和體部
肝位:右前斜 足位:觀察LAD、LCX起始部、LCX體部、OM 開口和體部
右冠狀動脈造影常用的投照體位:(左側傾斜或頭位)
左前斜:RCA呈“C”型,觀察RCA開口、起始部至後降支
後前位 頭位:RCA呈“L”型,觀察RCA遠端分支及其開口情況
冠狀動脈造影的适應證
以診斷為主要目的
1.不明原因的胸痛或心律失常,需冠狀動脈造影除外冠心病。
2.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見于擴張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兩者鑒别往往需要行冠狀動脈造影。
3.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複發心絞痛。
4.先天性心髒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術前,年齡>50歲,其易合并有冠狀動脈畸形或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在手術的同時進行幹預。
5.無症狀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職業如:飛行員、汽車司機、警察、運動員及消防隊員等或醫療保險需要。
以治療為主要目的
臨床冠心病診斷明确,行冠狀動脈造影可進一步明确冠狀動脈病變的範圍、程度,選擇治療方案。
⒈穩定型心絞痛或陳舊心肌梗死,内科治療效果不佳,影響學習、工作及生活。
⒉不穩定型心絞痛,首先采取内科積極強化治療,一旦病情穩定,積極行冠狀動脈造影;内科藥物治療無效,一般需緊急造影。對于高危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以自發性為主,伴有明顯心電圖的ST段改變及梗死後心絞痛,也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
⒊發作6小時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發病在6小時以上仍有持續性胸痛,拟行急診PCI手術;如無條件開展PCI術,對于AMI後溶栓有禁忌的患者,應盡量轉入有條件的醫院。AMI後靜脈溶栓未再通的患者,應适時争取補救性PCI。對于AMI無并發症的患者,應考慮梗死後1周左右擇期行冠狀動脈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間隔穿孔等并發症應盡早在輔助循環的幫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療。對于高度懷疑AMI而不能确診,特别是伴有左束支傳導阻滞、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明确診斷。
⒋無症狀性冠心病,其中對運動試驗陽性、伴有明顯的危險因素的患者,應行冠狀動脈造影。
⒌CT等影像學檢查發現或高度懷疑冠狀動脈中度以上狹窄或存在不穩定斑塊。
⒍原發性心髒驟停複蘇成功、左主幹病變或前降支近段病變的可能性較大的均屬高危人群,應早期進行血管病變幹預治療,需要評價冠狀動脈。
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或PCI術後,心絞痛複發,往往需要再行冠狀動脈病變評價。
冠狀動脈造影的禁忌證
⒈對碘或造影劑過敏。
⒉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術者。
⒊未控制的嚴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
⒋電解質紊亂。
⒌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
Proudilit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分級
一級,正常,無冠狀動脈狹窄
二級,輕度狹窄,狹窄小于30%
三級,中度狹窄,狹窄介于30%~50%間
四級,重度狹窄,狹窄介于50%~90%間
五級,次全閉塞,狹窄程度大于90%
六級,完全閉塞,管腔完全閉塞,無血流通過
TIMI冠脈血流分級
TIMI 0級:無再灌注或閉塞遠端無血流。
TIMI Ⅰ級:造影劑部分通過閉塞部位,梗塞區供血冠狀動脈充盈不完全。
TIMI Ⅱ級:部分再灌注或造影劑能完全充盈冠狀動脈遠端,但造影劑進入和清除的速度都較正常的冠狀動脈慢。
TIMI III級:完全再灌注,造影劑在冠狀動脈内能迅速充盈和清除。
常用造影導管
造影用的心導管主要有:豬尾巴導管、側孔造影導管、端側孔造影導管、漂浮球囊造影導管及狀動脈造影導管,小兒常用F5和F6導管。
導管對應尺寸換算表
手術的大緻過程
操作時一般經皮穿刺股動、撓動脈。将導管送到選擇造影的部位。導管在血管及心腔中時要用肝素鹽水(500ml中含肝素40mg)沖洗滴注于心導管内以防導管凝血,如做左心系統造影,導管置入動脈系統中即應從導管中推入0.5mg/kg的肝素進行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造影完畢後退出心導管在要穿刺部位按壓止血,至不再出血 加壓包紮,以免形成血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