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蛋白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盡管許多人每天都在補充,但還是會出現缺乏這種營養素的情況,緊随着身體的免疫力就會減弱!
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充足和均衡的營養是必不可少的,而蛋白質作為細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那麼人體缺少蛋白質的話危害會有多大?吃什麼食物才能獲得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蛋白質是人體三大産能營養素之一,它是人體所有細胞和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的所有重要成分都需要蛋白質的參與,包括頭發、皮膚、肌肉、血液和各種身體器官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一般來說,蛋白質約占人體總質量的18%,最重要的是它與生命現象有關。
人類的身體每天都在不斷地合成和分解蛋白質,蛋白質的合成和分解維持着一種平衡狀态,蛋白質代謝的水平決定了生活的質量。人們始終維持着人體内蛋白質合成的速度大于蛋白質分解的速度,新細胞的數量大于死細胞的數量的動态平衡。
當成熟期達到老年時,人體合成蛋白質的速度逐漸減弱,合成的速度将明顯慢于分解的速度,新細胞的數量将小于死亡細胞的數量。所以,蛋白質對人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蛋白質可以改善皮膚狀況。
身體的許多部分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如皮膚、肌肉、頭發等。蛋白質還可以更新和修複身體組織,充足的蛋白質還可以收縮女性的毛孔,減少油脂的分泌。如果皮膚過于幹燥,多吃含蛋白質的食物并補充一定量的水分,皮膚就會變得水潤有光澤。
2. 蛋白質可以讓人變得聰明。
蛋白質是構成大腦的主要物質之一。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容易引起疲勞和記憶力下降。充足的蛋白質可以提高右腦的感知思維能力。
素食者要注意,植物蛋白會缺乏某些氨基酸而使蛋白質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最好是和動物蛋白混合搭配。每天攝入的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最佳比例是1:2。
3. 蛋白質還可以幫助人減肥瘦身。
與其他生命元素相比,蛋白質産生的能量最少,但在人類的生命活動中消耗的能量卻最多,它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蛋白質在人體内消化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它不會使人感到饑餓,也不會成為熱量和脂肪在體内積累,而且容易消耗。
4. 蛋白質是構成和修複身體各種組織細胞的材料。
人類的神經、肌肉、内髒、血液、骨骼等,甚至體外的頭皮和指甲都含有蛋白質,這些組織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更新。因此,人體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作為建立和修複組織的材料。
5. 蛋白質維持正常的血漿滲透壓,
血漿滲透壓即血漿和組織之間的物質交換平衡。如果飲食中長期缺乏蛋白質,血漿蛋白特别是白蛋白的含量就會減少,血液中的水分就會過多地滲透到周圍組織中,導緻臨床上出現營養不良性水腫。
6. 蛋白質維持肌體的酸堿平衡
人體的組織細胞必須處于合适的pH值範圍内,以完成其正常的生理活動。人體維持酸堿平衡的能力是通過肺部、腎髒和血液緩沖系統完成的。蛋白質緩沖系統是血液緩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蛋白質在維持人體的酸堿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缺乏蛋白質的危害現代生物醫學說,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不會有生命。隻有确保給身體注射足夠的蛋白質,身體才能健康。很多人因為錯誤的生活方式,如愛美人士為了快速減肥而過度節食;糖尿病患者怕血糖過高,往往會因為主動減少主食而導緻蛋白質缺乏,進而影響健康,傷害身體。
當然,也有一些人因為挑食而加速了蛋白質的缺乏(兒童和少數成年人)。那麼如果人體缺乏蛋白質,會出現什麼危害?
1. 免疫力下降
缺乏蛋白質最直觀的表現無疑是免疫力的下降。
當缺乏蛋白質時,體内的血紅蛋白、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的含量也會相應減少,身體的抵抗力将大大降低。患者往往表現為精神狀态不佳,工作時間呆滞,容易疲勞,肌肉彈性減弱,懶得運動。相應地,人體的新陳代謝率也會大大降低。
這時,外界因素,如溫度的影響,會使人容易生病,甚至對普通感冒的抵抗力也會大大減弱,容易被外界細菌、病毒感染生病等等。在生活中及時補充蛋白質是必要的。一旦人體缺少,免疫力就會被破壞,所以這個時候更容易危害健康,影響生活質量。
2. 肌無力
如果一個人長期缺乏蛋白質,就容易導緻人體肌肉重要元素的流失。如果缺乏這類物質,很容易造成肌肉松弛無力,甚至明顯感覺到自己體力下降,特别是對于一些運動員,或者對于一些健身愛好者,身體狀況更加明顯。如果情況比較嚴重,會出現肌肉萎縮、肌力衰減,包括平時爬樓梯的時候也會感覺無力,有的還會出現少量的肌肉疏松症。
進入中老年後,人體的骨密度下降,肌肉力量迅速下降,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肌無力、肌松等問題。蛋白質可以為肌肉組織提供氧氣和血液,可以保證有足夠的肌肉力量,不會出現肌肉松弛或無力。
3. 降低血管彈性
人體内缺乏蛋白質會降低血管的彈性,使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減慢。長期缺乏蛋白質可能會引起低血壓、頭暈、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因此,對于長期低血壓的患者,有必要考慮身體是否存在蛋白質缺乏的問題。
身體出現蛋白質缺乏後,皮膚會出現幹燥、發黃、無色、脫發等問題。有的人還會出現指甲粗糙、易斷、嚴重的皮膚病和全身代謝降低等問題。
4. 水腫
長期缺乏蛋白質會導緻水腫、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以蛋白質供應不足為主,主要發生在嬰兒和3歲以下的幼兒。臨床表現為全身浮腫,皮膚幹燥和萎縮,脫屑,眼睑和下身部位水腫,頭發變脆和易碎,指甲變脆有橫溝,食欲不振,經常腹瀉和水樣便。
5. 疲憊無力
除上述情況外,蛋白質還能參與提供人體内的營養能量。蛋白質的缺乏使人容易感到疲乏,無法集中精力。很多人總覺得自己一直很累,認為自己沒有休息好,其實也可能是體内缺乏蛋白質。
三、四種優質蛋白質食物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如何保證蛋白質的供應是确保身體功能、生命延續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前提。可見,蛋白質一旦缺乏,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吃什麼來補充呢?有這四種優質蛋白質食物可以補充。
1. 奶蛋類食物
乳制品和雞蛋中仍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都是高質量的蛋白質,很适合補充營養。此外,牛奶和雞蛋所含的營養物質不僅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很多其他營養物質。像各種微量元素,鈣是非常充足的,而且鈣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之一,對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很大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在補充牛奶和雞蛋食品時,飲食方式要正确。最好選擇純正的酸奶和牛奶來喝,不要購買添加劑或含有大量糖分的,這樣容易給身體增加負擔。對于雞蛋,最好以蒸、煮、熬湯、炒等方式食用,這樣對健康更有好處。
市場上的牛奶有很多種類,包括鮮牛奶和常溫牛奶。由于消毒過程,常溫奶中的維生素等熱敏性營養物質不可避免地會流失;而鮮奶不僅能很好地保留這些營養物質,而且更新鮮,所以更推薦喝鮮奶。
2.豆制類食品
大豆、青豆等豆制品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還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同時,它們是植物蛋白中最豐富的大豆蛋白,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是素食主義者,體内缺乏蛋白質,不妨多吃點豆制品,這将有助于降低人體内的膽固醇含量。
豆制品食物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還可以避免發胖。可以說是一石二鳥。如果不喜歡吃肉,又對雞蛋過敏,豆制品是最好的選擇。
3. 肉類食物
肉類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蛋白質,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在正常情況下,動物蛋白含量要比植物蛋白含量高得多。因此,蛋白質缺乏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當多吃一些動物肉,如牛肉、豬肉、鴨肉等。另外,肉類中的蛋白質更好消化,同時氨基酸種類多,很适合人們食用。
4.堅果類食物
除了豆類和肉類的高蛋白含量外,植物性堅果其實也很好吃。在《中國居民飲食寶塔》中,明确建議成年人每天食用30克左右的堅果,以利于人體健康。堅果是植物的種子,而種子負責發芽和繁殖,所以它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不僅是蛋白質,還有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甚至還有各種酶和植物活性成分。
但同時也應該明白,堅果雖好,也不能多吃,因為其脂肪含量相應較高,所以建議每天不要超過30克。如果掌握不好量,擔心吃多了,有很多非常人性化的日常堅果,獨立包裝,一天一袋,也有好幾種,一袋25克到30克不等。
總之,蛋白質作為身體中非常重要的物質,一定不能缺少,缺少了影響會非常大。這些影響會悄悄出現,損害健康,造成很多不适。合理的補充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借助于食補,效果好,但是一定要注意蛋白質補充不是越多越好,應該合理補充。
如果在日常飲食中沒有辦法滿足身體的需要,那麼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蛋白質補充劑。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補充劑,最好是來自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