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外科肯定都不陌生,尤其是做手術,但是在手術後,切下來的“肉”,會送到哪裡去呢?那就得提到一個有點陌生的科室——病理科。作為一個病理科醫生,在接到患者送來的标本時,經常會聽到患者問“幾天出報告?”、“能不能快一點呢?”。通常,病理标本報告時間在3-5個工作日。但是,出報告的時間是不能提前的。為什麼呢?在這裡,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病理報告是如何發出的,您也許就知道為什麼報告時間不能提前了。在切除的“肉肉”離開身體的時候,這塊“肉肉”要在第一時間放入固定液中——“10%甲醛”,其作用是為了讓離開人體的組織細胞保持在活體時的狀态,浸泡時間是24小時,這樣一天就過去了。組織固定充分後,緊接着是取材。送來的“肉肉”有大有小,小的标本,如胃鏡活檢、宮頸活檢等如小米、大米般大小的标本,要全部取材。但是對于大标本,如子宮、膽囊、肝髒等,不可能全部取材,就需要針對病變部位取材。标本取材結束,就要進行下一步——脫水和浸蠟。脫水,顧名思義,就是将組織細胞内的水,用由低到高濃度的酒精、二甲苯置換出來,整個過程基本在十三、四個小時左右。浸蠟,就是将脫水後的組織泡入液态石蠟,這一步需要的時間也長達5-6個小時。如此,第二天又過去了。
要進行包埋、切片和染色,這幾步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但也隻是相對于上述幾個步驟而言。完成脫水、浸蠟工作的組織,在包埋後就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蠟塊。經過半小時左右的冷凍,蠟塊變得堅硬,再用切片的專用設備——石蠟切片機,經過修塊、切片,攤片、撈片、烤片,病理切片就已初具雛形。
這個時候的切片,我們稱之為白片,因為片子上的組織,是淡淡的白色,放在顯微鏡下,是無法區分組織細胞的形态及結構的,需要給它“上色”,也就是HE(蘇木素-伊紅)染色。染色的過程,大概需要2個小時左右,染色後的白片,細胞核為藍紫色,細胞漿為淡粉紅色。貼好标簽,就進入最終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診斷。
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通過觀察切片内組織、細胞的形态結構,給出診斷結論,再輸入電腦,最終以圖文報告的形式,将送檢組織的情況告知醫生或患者,醫生則會根據病理結果為病人采取下一步的診療措施。自此,從将切除的“肉肉”送至病理科到拿到最終報告,三天過去了。
也許你要問,那三天就可出的報告,為什麼要給病人說3到5天呢?那是因為,有的标本情況比較複雜,隻用HE染色還無法診斷,需要采取其他染色方式來進行輔助診斷,包括特殊染色和免疫組化染色。當然,不需要重新取材、脫水、浸蠟,而是用已經做好的蠟塊再切白片來做其他方式的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