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0日下午,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在總督府門前,親手接過被降下的英國國旗,這裡從此和他再也沒有半點關系。
五年的任期,彭定康見證了大英帝國最後一抹餘晖落盡。在香港回歸的歡呼聲中,彭定康一家人和英國王儲、以及撒切爾夫人等人,于7月1日淩晨,登上不列颠尼亞号,黯然返回英國。
彭定康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失意的一生。他人生的最高光時刻,就是在香港的這五年。因此,在他離開香港已經多年以後,他還依然沉迷于殖民舊夢中……
末代總督
1984年,中英雙方簽署聯合聲明,确定香港回歸這一事實。可是英國人卻一直無法接受這件事,他們不甘心自己經營了一百多年的香港就這樣還給中國。所以在協議簽訂之後,英國仍一直想方設法在香港問題上搗亂。
彭定康來到香港的時候,也肩負着給中國搗亂的任務。
彭定康早年的人生可以說是按部就班,平平穩穩。他沒有遭受什麼重大挫折,但是也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
他早年就讀于牛津大學,1966年,加入英國保守黨,從此開啟他的政治生涯。在政壇,彭定康一直安穩地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到1990,他才成為了英國保守黨主席。
1992年大選的時候,保守黨面臨着十分不利的局面。
為了扭轉局面,身為主席的彭定康親自走街串巷、發動群衆,他還對着鏡頭毫無顧忌地吐着英式三字經,這樣的做法在英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他的老派做法讓他赢得了大多數藍領工人的喜歡,所以保守黨成功逆襲,大獲全勝。
但是,在彭定康自己的選區裡,中産階級對他的粗俗行為厭惡不已,他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議席。
而此時的香港原總督衛奕信,為了在香港回歸後,給中國政府留下一個沉重的财政包袱,所以提出了斥資1270億港元興建香港新機場的“玫瑰園計劃”。
他的真實目的被中國政府一眼看穿,所以中國政府毫不客氣地否定了他的提議,這讓衛奕信十分尴尬。
再加上之前數次和中國政府談判時,他都沒有占到便宜。所以衛奕信直接向英國内閣提出了辭職。
為了選一位手段強硬的政治家解決香港問題,也為了安撫賣力幫助保守黨選舉而“犧牲”自己的彭定康,梅傑首相決定,讓彭定康出任香港總督這一“肥缺”。
來香港之前的彭定康,信誓旦旦地要完成英國政府給他的任務,盡最大可能地給中國惹麻煩。
可是彭定康忘記了,他面對的中國政府,早已經不是一百多年前的清政府了。
彭定康,請閉嘴1992年7月9日,一身便服的彭定康,躲開在啟德機場等候他的衆多記者,悄悄地乘坐一艘遊艇,來到了香港蔔公碼頭。
彼時的香港衆多報紙都宣稱,彭定康會在十月份宣讀他的施政報告,他會展現他的強勢手段,挽回英國在與中國談判中的影響……
10月7日,在蟄伏了三個月後,彭定康強勢出場,宣讀了他作為香港總督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他提出了一套謀劃已久的政治改革方案,而這些方案,都是與《中英聯合聲明》明顯抵觸的。
在彭定康的改革中,他希望把香港基本法中的行政主導體系變為立法主導體系。
他提出,改變原來香港的雙委任制,把立法局和行政局分開。彭定康宣稱,這樣可以使香港的投票人數擴大到全香港的270萬人。彭定康還美其名曰,這是在為香港争取民主。
而實際上,按照彭定康的改法,香港立法局直選的人員會大大增加,這些人在香港回歸以後,是依然可以在香港政府中享有發言權的。
而這些人都是英國殖民政府當政時選出來的,在香港回歸後,英國政府依然可以通過這些人,控制香港。
另一方面,他再一次提出興建新機場的“玫瑰園計劃”,說這是英國送給香港人最大的慷慨和仁慈。
彭定康的做法,不僅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精神,也違反《基本法》。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彭定康在給中國埋雷。
他要在香港培養出一個不信任、不接受中央主權的精英階層,在香港播下分裂的種子。
在英國殖民者離開所有的殖民地之前,都會把當地的社會和經濟搞得一團糟。彭定康希望,把香港也變成這個樣子。
彭定康的做法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嚴厲抵制,在強大的中央政府面前,彭定康早已不是來時的氣勢洶洶,而是變得底氣全無。
此時在英國内部,也出現了許多反對彭定康的聲音。因為他的做法太過激進,損害了許多在香港的英商的利益,還加深了中英兩國之間的矛盾。
彭定康的計劃最終沒有得逞,所以他對中國一直十分仇恨。離開香港多年後,他依然不忘對香港内部事務指手畫腳。
自從香港修例風波以來,彭定康一直在網上撰文,極力抹黑中國。
他不僅為暴徒洗白,還污蔑緻力于保衛家園的香港警察。這種颠倒黑白的做法,引發了香港輿論的反感和炮轟。
為了給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借口,彭定康居然大言不慚地說,英國在香港回歸後還是要對香港承擔責任的,說香港的《國安法》違法了《中英聯合聲明》。這種言論,真的是荒謬絕倫。
為此,香港《大公報》專門發文表達對彭定康的讨厭,文章題目為《“千古罪人”假道義,“末代總督”不知恥》,字裡行間都在表達着一個意思:彭定康,請閉嘴。
彭定康不僅在中國不受待見,在本國,也遭到了衆人的排擠。
麻煩制造者香港回歸以後,如何安置彭定康,對于英國政府來說,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1997年回到英國以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授予彭定康名譽勳位。這樣做一方面是出于對海外孤臣的獎賞,另一方面也是避免他到處亂說中英談判中的細節。
可是,此時的彭定康依然是滿心不甘、躁動不安,将他安排在哪裡都不合适。
1998年,終于有人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将他任命為北愛爾蘭治安獨立委員會主席。
名義上是補償這位剛剛失去“領地”的總督,實際上是想把他打發到一個荒涼的地方。
可沒想到,彭定康依然不死心,遙遠的距離并不能阻擋他制造麻煩的腳步。
1999年,彭定康提出了一份《新開始:北愛爾蘭的治安》的報告。這份報告的政治議題十分敏感,因此他又一次引起了轟動。
英國政府忍無可忍,決定給彭定康來一次明升暗降,将他任命為歐盟委員會的英國代表,派駐到布魯塞爾。
對于英國政客來說,布魯塞爾雖然生活得十分安逸舒适,但是也基本上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結束,所以此後的彭定康也過上了半退半隐的生活。
但是精力旺盛的彭定康并不打算就這麼徹底放棄,2004年他再一次試圖角逐歐盟委員會主席的職位,不過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經此打擊以後,彭定康決定離開政界,在别的行業“發光發熱”。因為他牛津大學畢業生的身份,再加上資深的政治背景以及豐富的從政經驗,他被選中擔任牛津大學校監之職。
在此期間,彭定康還一邊兼任許多商業公司的顧問,一邊積極推銷自己的回憶錄。
如果就這樣過下去,彭定康的晚年也算平靜富足,可是身為麻煩制造者的他,還要再制造一次麻煩。
2011年,保守黨卷土重來,卡梅倫政府希望能夠整頓一下暮氣沉沉、官僚味十足的BBC。
此時的彭定康不僅是上議院的彭定康男爵,還有老派平民硬漢的形象,因此,卡梅倫決定請他掌舵BBC。
可他似乎覺得BBC的問題并不是很嚴重,不需要改革,又或者是壓根沒有将這份工作放在心上。
上任兩年多以來,他幾乎無所事事。因為他的放任,BBC爆出一系列醜聞,彭定康也再一次深陷巨大的輿論壓力中。
最終,他以心髒病為由辭去職位,從此徹底淡出曆史舞台。隻是當初對他抱以厚望的卡梅倫政府,不得不處理他留下的一堆爛攤子。
作為一個政治家,彭定康可以說是十分失敗的。他虛僞、冷血、偏執,他的頭腦始終跟不上他生活的時代。
在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以後,他的大腦依然活在殖民時代;在這個平等獨立的新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的時代,他依然秉承着老派官僚主義的作風。
或許,他是壓根就不願意承認曆史的發展。無論怎樣,無視時代發展的人,注定會被時代抛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