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在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吳運铎實驗幼兒園,孩子們展示送給老師的“笑臉卡”。圖/新華社
據南國今報報道,臨近教師節,廣西柳州某學校一個家長群被爆出要求家長湊錢給老師購買化妝品禮盒,其中一名家長表示不參加後,被要求退出家長群。
起因是該班級家委會一名家長在“家長商量群”裡發布了一則信息稱,經家委會商讨,本次感恩教師節活動由家委采購組三位家長購買禮盒,直接快遞到三位老師手上,費用不占用班費,由全班56位家長分攤,金額為每位家長40.72元。據該班級的一名家長表示,目前隻是讨論階段,家長錢都沒有交,禮品也沒有買。
當日,柳州教育局發布公開信,呼籲家委會主動抵制請客送禮歪風邪氣,義正詞嚴拒絕“變相行賄”違規行為,廣大家長如果遇到假借各種名義向教師贈送禮金禮品等行為可向市教育局舉報反映。
對廣大教師而言,最想獲得的禮物并不是什麼物質獎勵,而是學生和家長的真心認可。因此,教師節送禮不在于有形的東西,更在于發自内心的祝福。
話雖這樣說,但向辛勤耕耘的老師表達敬意與祝福,也是人之常情。因此,總有家長想方設法要給老師“意思意思”。 作為擔負家校之間溝通交流重任的家委會,這種時候本應該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倡導家長們用正确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感謝,比如發條短信、送張賀卡或以班級的名義買幾束花等象征性地表示一下。
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不少家委會卻常常“順水推舟”,甚至不惜鼓動家長們集體為教師購買禮品。不管家長們願意還是不願意,不少家委會都會樂此不疲地自我“加戲”。就像這件事中,因為家長不同意“湊份子”就被要求退群,不少網友直呼,家委會可真是“惹不起”。持不同意見的家長,公然遭到家委會排擠。就算其他家長有不同想法,見狀也隻能默不作聲随大流。
廣西柳州某學校一個家長群要求家長湊錢給老師購買化妝品禮盒。截圖來自社交媒體
家委會“綁架”家長,并非個例。去年教師節前夕,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闆向深圳市光明區領導反映,某中學初二年級家委會發動所有班級為教師節購買禮品。經調查,是家委會自主行為,學校教師均未參與。學校在了解相關情況後,第一時間通知家委會将集資退還家長。
兩起事件的具體情形雖然有所不同,但性質如出一轍。所謂的“倡議”看似“自願”,實則有越俎代庖綁架家長之嫌。即便有家長不願意,但礙于情面也隻能不吭聲。家委會屢屢自我“加戲”,背後所折射的是家委會角色錯位問題。
若家委會成了取悅老師的“捷徑”,或者異化成學校和老師的“提線木偶”,不僅有悖設立初衷,更會對教育生态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被綁架的家長固然敢怒不敢言,一旦純潔的家校關系變了味,還可能會害了老師。
近年來,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強調教師不得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每年教師節來臨之際,各地教育部門也會專門作出強調。這早應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不容某些家委會充耳不聞。
值得肯定的是,并不是所有家長都對家委會的越界行為保持沉默。深圳和柳州的兩位“另類家長”,敢于向家委會說“不”,表達了相當一部分家長的心聲,也警示家委會要恪守邊界。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教師節即将到來的特殊時刻,家委會更要充分發揮正面功能,讓家長不再為送禮的事情而焦慮,也讓老師們過一個風清氣正、心情舒暢的節日。
撰稿/胡欣紅(教師)
編輯/徐秋穎
校對/陳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