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值盂蘭節,誰無寸草心。”春節、清明、農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這些傳統祭祀日的到來,總會勾起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
近年來,沈陽市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大力開展文明祭祀活動,通過專家解讀、政策引導、宣傳教育、專項整治等一系列活動,引導人們告别傳統陋習,讓文明祭祀成為市民的自覺習慣。
數說丨今年以來,全市各地區、各部門共出動各類執法人員35177人次、執法車輛6809輛次,檢查各類場所13716家次,清理售賣、流動販賣行為3707處;組織宣傳勸導志願者2.7萬餘人次,發放宣傳單、倡議書55119份,勸阻燒紙市民近萬人次。
政策引導輿論先行
早在2004年,沈陽市就出台了禁止焚燒燒紙的相關規定,全市加大了倡導文明祭祀的宣傳力度,引導市民摒棄陋習,崇尚科學,移風易俗。一些街道、社區還設立了“公祭堂”,倡導用鮮花祭祀、網絡祭祀代替燒紙祭祀,通過撰寫紀念文章追悼先人。
2012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在沈陽市全面展開。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将文明祭祀列為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内容,加以整體推進。每逢傳統祭祀日到來之際,邀請相關專家、學者舉辦文明祭祀專題講座,對傳統祭祀日的曆史傳承、時代演變及精神内涵進行深刻解讀,宣傳文明祭祀,傳遞文明力量。
《沈陽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殡葬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在對燒紙祭祀陋習進行規範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衆的知法守法意識。2020年5月1日,《沈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對市民文明行為的養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政策宣傳,循循善誘;輿論引導,春風化雨。各級政府因勢利導,通過深入細緻的工作,引導人們告别傳統陋習,崇尚科學、文明。通過良好家風建設,培養人們敬老孝親、厚養薄葬的現代意識,文明祭祀理念漸入人心。
常态管理疏堵并用
針對燒紙祭祀的陋習,沈陽市相關部門通過嚴控生産源頭,加強運輸管理,整治銷售行為,對生産、運輸、銷售燒紙的企業和個體商販進行處罰,對購買燒紙的居民進行勸阻教育。市區售賣燒紙商戶及燒紙祭祀現象有所減少,文明祭祀總體形勢持續向好。
文明祭祀,整治固然重要,疏導更不容忽視。沈陽市在加強主流媒體宣傳的同時,充分利用交通場站、文化場館、戶外廣告牌、電子顯示屏、社區宣傳欄等載體,刊播設置文明祭祀公益廣告或宣傳标語,利用“兩微一端”等網絡媒體,開展文明祭祀網絡傳播活動,利用“沈陽殡葬服務網”和“沈陽殡儀”微信公衆号等平台開展網上祭祀活動,組織殡儀館、公墓等殡葬服務單位開通“代祭祀”等便民服務。
街道、社區開設公祭堂,邀請群衆代表講述不文明祭祀陋習給城市環境、居民安全帶來的危害,積極推廣“鮮花換燒紙”等文明祭祀新方式。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發動志願者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活動,推廣文明祭祀方式,在全社會營造文明祭祀的濃厚氛圍。
豐富多彩的文明祭祀活動,引導、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轉變觀念,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絡祭祀、社區公祭、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祭祀方式在全市蔚然成風。
沈報全媒體記者:呂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