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雙節假期,動畫電影《姜子牙》第一天的票房達1.45億人民币,刷新同類電影首日紀錄。
提起姜子牙,阜陽人,尤其臨泉朋友,格外親切和自豪,因為他是本市、本縣曆史名人。在臨泉,有姜子牙廟,姜子牙廣場,姜寨,姜子牙釣台遺址,有傳統民俗節目《姜太公背姜婆》,還有出土漢代石碑“姜尚故裡”,等等。鄉親們世代相傳:姜子牙是姜寨人士。以至鄉人蓋房,都要在房梁上寫,“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檢索出版物,如《中國縣市概況》、《安徽人物大辭典》等,均載明“姜尚(即姜子牙),臨泉縣姜寨人。”安徽名人館也塑有姜子牙像。
姜子牙,亦作姜尚。其先祖曾做四嶽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地,所以又稱呂尚。考之以典籍,鄭樵《通志》記載:“呂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後也。虞夏之際受封為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呂,今蔡州新蔡即其地也,曆夏商不墜。”按,呂侯的封地為呂國,位于河南省新蔡縣。依古制,現臨泉楊橋至滑集以内,包括鲖城、姜寨、瓦店、呂寨、艾亭、土陂等鄉鎮,當時均在呂侯國界之内。明朝中期,姜寨、瓦店等地劃歸颍州,原屬阜陽縣,今歸臨泉縣。
姜子牙,商朝末年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稱呂尚,别号飛熊。姜子牙投奔周西伯(即周文王),輔佐周氏立奇功,成為興周的聖人,被稱為“太公望”,拜他為師即太師。武王繼位後,尊太公望為“師尚父”。他為武王出謀劃策,指揮周師,滅除纣王優勢兵力,安定天下,成就一個新朝代,史稱西周。
對曆史人物呂尚——姜子牙,如《詩經》《史記》等典籍,孔、孟諸子,以及曆代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作家等,關于他的貢獻和影響,都有高度評價或熱情稱頌。
延至明代,小說家許仲琳,以姜子牙為文學題材,在宋元話本《武王伐纣平話》基礎上,博采故事傳說,馳騁藝術想象,寫出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約70萬字),以武王伐纣為框架。前三十回寫纣王暴虐,姜子牙歸隐,文王訪賢,在姜子牙輔佐下,武王推進伐纣大業。後七十回寫商、周之戰,摻雜宗教鬥争,最終纣王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有功于國的人、鬼,各有所歸。這部小說,表現對于仁君賢主的擁護和贊頌,對于無道昏君的不滿和反抗;藝術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以荒誕的幻想塑造人物,展現故事情節。《封神演義》自問世以來,廣受歡迎,确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通俗小說。
近年以來,根據《封神演義》改編的影視作品,可謂熱度不減。從1981年版《封神榜》,到2009年版《封神榜之武王伐纣》,2014年版《封神英雄榜》,再到2016年《封神》等等。雙節放映的《姜子牙》,系動畫電影,講述昆侖弟子姜子牙,率衆神齊力伐纣,赢得封神大戰勝利,但因一時過失,引得昆侖大亂,以緻被貶北海,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他踏上旅途,備嘗艱辛,終于尋回自我。相比以前影視作品,此片明顯不同處,在于主人公是所謂成人版姜子牙,創作者把他作為普通人,經埋頭苦幹,最終修煉成仙,其創作意圖是,通過姜子牙的奮鬥故事,讓年輕人明白,如何堅信自己,同時找到和社會的契合點。
作者:谷興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