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旅遊
/
跟着古詩遊浙江杭州
跟着古詩遊浙江杭州
更新时间:2025-02-03 00:38:44

跟着古詩遊浙江杭州?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跟着古詩遊浙江杭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跟着古詩遊浙江杭州(跟着詩詞去旅遊)1

跟着古詩遊浙江杭州

▲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即可收聽音頻

課程介紹:每天講一首詩詞,以及一個相關的曆史故事、一處好玩的風景名勝。讓孩子足不出戶,即可輕松學會詩詞、了解上下五千年、遊遍中國好山水,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如果您覺得好聽,

懇請您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來聽吧。

>> 注釋 <<‍‍

(1)憶江南:這裡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長江下遊的江浙一帶。

(2)谙(ān):熟悉。作者年輕時曾三次到過江南。

(3)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紅勝火:顔色鮮紅勝過火焰。

(4)綠如藍:綠得比藍還要綠。如,用法猶“于”,有勝過的意思。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

>> 譯文 <<‍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 作者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賞析 <<‍‍

攝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寫得生機盎然,色彩豔麗。“日出江花紅勝火”一句刻畫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紅得勝過火焰。表現出春天花卉的生機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濃豔、熱烈之美。次句說“春來江水綠如藍”。春水蕩漾,碧波千裡,詩人更誇張地形容它比藍草還要綠,這深濃的碧綠色,與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紅色相映發,便覺更加絢麗奪目。詩人敷彩設色,用色彩明豔的辭藻,很好地顯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像作者這樣長期居住在蘇杭的人自然是“能不憶江南!”即便素未到過江南的人也會急欲一睹為快。

>> 故事 <<‍‍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漫遊江南,旅居蘇杭,對江南很是喜歡,所以寫下了《憶江南》。而白居易在杭州的時候,為杭州做了多件大事,對杭州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政績之一是在西湖東北岸一帶築成捍湖大提,有效地蓄水洩洪,保證農田有水灌溉,人民有水喝。關于大堤的修建有這麼一段趣事。

那一年,杭州大旱。西湖兩邊的幾千畝農田,地皮都裂了長長的口子,稻禾枯黃,像火燒過一樣。老百姓天天到衙門裡去請求大老爺:趕快放西湖水,救救農田。可是,那些官府大老爺對此不理不睬,隻知整天在西湖上尋歡作樂。

有一天,百姓們又熙熙攘攘地趕到衙門裡來,要求大老爺放西湖水。鬧得那位大老爺睡不安、吃不香,隻好親自到衙門口,怒氣沖沖對百姓說:“把西湖水放了,那湖裡的魚蝦會死的!”

這時,隻見人群中走出一個長着五绺(liǔ)長須的老漢,不慌不忙地反問說:“魚蝦與百姓的性命相比,哪一個要緊?”

大老爺一聽,又氣呼呼地說:“把西湖水放了,那菱(líng)角就不能生長了。”

老漢冷冷地一笑,又反問說:“菱角與稻米相比,哪一種重要?”

大老爺一聽,更加氣急敗壞:“放了西湖水,對皇上洪福不利!”其實,這位大老爺想說的是對自己的官運不利,怕說得太露骨了,觸犯衆怒,就把當今皇上擡了出來,吓唬老百姓。

誰知那老漢一聽這話,更生氣了,他理直氣壯地反問道:“皇上與百姓相比,哪一個要緊?假如沒有百姓種稻谷給他吃,做衣服給他穿,他還當得成皇帝嗎?”周圍的百姓們聽了都高興得跳了起來。

大老爺早已氣得渾身發抖:“你,你是哪一個?膽敢當衆頂撞本老爺。”

那老漢又微微一笑,說:“問我哪一個?我是白居易。”

大老爺聽了愣了一下,原來新上任的白居易到了。這老頭兒,當今皇上也怕他三分,不好硬頂,連忙鞠躬作揖地說:“原來是新任的刺史白大人到啦!下官有失遠迎,當面謝罪。請,請到衙門内休息一下。”

老百姓聽說這老漢就是白居易,有的還讀過他關心百姓的詩篇,都說:“白居易來做我們的父母官,我們的農田有救了!”

果然,第二天,碧綠綠的西湖水,嘩嘩地流進了附近的農田;幹枯的稻禾,像喝上了甘露,“刷”地一下子直起了腰;百姓們望着潺(chán)潺的湖水,流進自己的農田,興奮得掉下眼淚來。

後來,白居易又訪問了附近農家,在錢塘門外,修了一條堤,造了一座石涵閘(zhá),把湖水貯蓄起來。他又恐怕後代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壩對人民的利害關系,親自寫了篇《錢塘湖石記》(當時西湖又叫錢塘湖)刻在石碑上,詳細寫明堤壩的用處,以及蓄水、放水和保護堤壩的方法。

>> 思考 <<‍‍

【本期問題】:故事中的大老爺為什麼不願意放出西湖的水,解救幹旱的農田呢?把答案寫在留言裡吧。

歡迎訂閱“快樂成長聯盟”。每天為百萬家庭提供育兒好文、家庭教育理念、小學生古詩必背、跟着詩詞去旅遊、有聲繪本、科學小實驗,全方位指引您培養優秀孩子、營造幸福家庭!您所關心的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