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新生兒黃疸症狀及處理方法
新生兒黃疸症狀及處理方法
更新时间:2025-02-20 15:55:45

新生兒黃疸症狀及處理方法?來源:【銀川新聞網】銀川新聞網訊(記者鐘曉敏 李博豪)今天,我們來了解一種門診常見疾病——新生兒黃疸,面對這種疾病,到底該如何做?,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新生兒黃疸症狀及處理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生兒黃疸症狀及處理方法(新生兒黃疸不要着急)1

新生兒黃疸症狀及處理方法

來源:【銀川新聞網】

銀川新聞網訊(記者鐘曉敏 李博豪)今天,我們來了解一種門診常見疾病——新生兒黃疸,面對這種疾病,到底該如何做?

王先生的孩子剛出生一周,他發現孩子的皮膚顔色出現了變化,于是帶着孩子到醫院檢查。經過檢查,醫生判斷,王先生的孩子膽紅素比較高,出現了黃疸,需要藍光治療。

據醫生介紹,新生兒黃疸是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一般在新生兒出生2-3天的時候會出現,而後是高峰期。黃疸就是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導緻寶寶的皮膚和粘膜黃染。我們能看到孩子的眼白以及皮膚會出現黃染的表現,可以用手掌作對比,看看手掌的顔色和皮膚的顔色,就能很清楚地發現孩子的黃染。

黃疸的病因主要包括黃疸膽紅素生成過多,排洩障礙,新生兒發育不成熟、肝髒攝取和合成膽紅素的能力不夠,以及腸道重吸收、膽紅素又回到血液裡這四大類,這不是一個複雜的疾病,隻要早發現早治療,就可以及時治愈。同時,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

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副主任羅靖俠介紹說:“生理性我們是不需要處理的,生後2-3天出現,4-5天高峰,2周之内消退,孩子的一般狀況是好的,并且黃疸程度不重,這類我們是不需要處理的。但是病理性黃疸醫生會給予診斷,必須要及時治療。”

據介紹,如果不及時治療導緻重度黃疸的話,嚴重會導緻腦損傷,一旦損傷則是不可逆的。因此,如果孩子出現類似症狀,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的醫院,由專業的醫生來診斷,切記不可自行做出判斷,耽誤孩子的病情。

黃疸可以提早預防,提倡盡早開奶,一周之内保證足夠的入量,多吃多排便,保證體重不要掉太多,黃疸的程度也會相對好一些,重點還是要在7天之内監測黃疸的程度,及時治療。

【責任編輯:闫瑩】

本文來自【銀川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為什麼很多人減肥不成功
為什麼很多人減肥不成功
原創内容,擅自搬運者必究!明明堅持運動,控制卡路裡攝入了,為什麼你瘦不下來?減肥失敗都是有原因的,你應該反省一下,每天的熱量攝入超标了嗎?運動健身的有效時間是多久?身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隻有保證熱量輸出大于熱量攝入,你才能讓身材慢慢瘦下來。...
2025-02-20
倒春寒會引起哪些疾病
倒春寒會引起哪些疾病
“反了春,凍斷筋”有種寒冷叫倒春寒,倒春寒引發的4種常見病&am春天來了,天氣逐漸變的暖和起來,但是有一種天氣叫倒春寒,倒春寒有時會讓人感覺非常的冷,有反了春,凍斷筋的說法,而且這樣的天氣會讓人感覺非常的不舒服,如果處理不當的話,會引發很多...
2025-02-20
祝願家裡老人健康
祝願家裡老人健康
祝願家裡老人健康?簡然看着每天上升的死亡數字,揪心的痛感越來越強烈上海已累計報告138例死亡病例,均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平均年齡均在75歲以上相關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齡的增加,感染新冠病毒後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青...
2025-02-20
什麼情況的婦科疾病能引起腰痛
什麼情況的婦科疾病能引起腰痛
腰痛是久坐的上班族,老年人常見的病,而且引起腰痛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比如久坐會導緻腰疼,老年人常見的骨質問題也會導緻腰痛,男性腎病也會引發腰痛,退行性病變腰椎突出也會導緻腰痛。女性經常腰痛怎麼回事呢?女性經常需要彎腰幹家務,而且每個月生理期...
2025-02-20
安以軒陳喬恩破友盡傳言
安以軒陳喬恩破友盡傳言
近日有台灣媒體報道稱,在演藝圈素來以好人緣著稱的安以軒近來和姐妹淘陳喬恩竟然正式決裂了!今天,二人微博互動一同悼念好友安鈞璨破傳言。安以軒po舊照悼念安鈞璨安以軒陳喬恩互動6月1日,陳喬恩和安以軒在微博甜蜜互動,一同悼念安鈞璨,十分溫暖,力...
2025-02-2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