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可以治療濕熱瀉痢?黃芩,“味苦,平主諸熱,黃疸,腸澼洩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本經》),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黃芩可以治療濕熱瀉痢?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黃芩可以治療濕熱瀉痢
黃芩,“味苦,平。主諸熱,黃疸,腸澼洩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本經》)
黃芩瀉實火、除濕熱,其性寒也 凡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下利,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并皆治之。《經》謂主諸熱者,乃氣血分熱,風熱,濕熱,痰熱,五髒六腑之熱也。陳修園、徐靈胎以黃芩色黃屬脾土,其中空似腸胃,為腸胃濕熱之用藥;黃元禦以黃芩清相火,止呃逆,除痞熱,退郁蒸,為肝膽少陽經之用藥,所論或稍有局限,黃芩之用也廣。
《傷寒論》葛根芩連湯治傷寒表證未解,醫反誤下,邪陷陽明緻成熱利,黃芩清洩裡熱,苦堅胃腸以止利,今用于溫病初起,即見下利壯熱,煩躁口渴,小便短赤,所利之物臭穢異常,肛門灼熱疼痛者;黃芩湯治身熱口苦,腹痛下利膿血,黃芩清熱解毒治痢也,今用于急性痢疾腸炎,又用于寒邪深伏,已經化熱之溫病,黃芩苦寒直清氣分之實熱邪火也;小柴胡湯本治寒熱往來之中風,大柴胡湯治發熱、汗出之少陽熱結,其法亦為後世采用治療暑溫時疫之濕遏熱郁,三焦不利,肝膽相火熾盛者,惟必用黃芩以瀉伏熱郁火也;幹姜芩連人參湯治傷寒本自寒下,脾氣内陷,下利益甚,嘔吐彌增,拒食不納,黃芩洩熱于上,幹姜溫中,人參益胃,陰陽升降複常,寒熱格拒自然可愈;瀉心湯四方皆治傷寒心下痞滿,皆重用黃芩洩郁火熱結也。
外感疫毒、濕溫,黃芩皆系要藥 《醫方集解》普濟消毒飲治大頭瘟流行蔓延甚廣,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焮痛,目難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黃芩清熱解毒,消腫逐水也;東垣二黃湯(黃芩、黃連(俱用酒炒),甘草各等份)亦治大頭天行疫病;三黃石膏湯(生石膏3錢,黃芩、黃柏各2錢,豆豉半合,麻黃1錢,栀子5枚)治瘟證高熱發狂不識人,其力甚雄。
《溫熱經緯》甘露消毒丹重用黃芩、滑石、茵陳三藥治濕溫時疫,邪在氣分之發熱困倦,胸悶腹脹,發黃頤腫等證,夏令暑濕季節最為常用。貴州陳慈煦氏以之治療不明原因持續高熱,其證或有寒戰,入夜盜汗,微咳,膝關節時而酸痛,口渴而思熱飲。餘認為凡屬濕熱瘀滞氣分者,無論沙門菌屬感染、傷寒、病毒感染抑或不明原因之發熱,皆可辨而用之。
黃芩涼血止血 《金匮》瀉心湯,以大黃、黃芩、黃連治邪火内熾,迫血妄行以緻吐血衄血者,氣火下降,血亦漸趨甯靜也,今用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者。
貴州陸鴻賓氏以黃芩加養陰、清涼、除濕之藥,為養陰清膈湯、滋陰涼血湯、清絡清營湯,治療無症狀之頑固持續性腎小球炎性血尿,每有顯效也。又用黃芩與龍膽、栀子、知母等清洩肝膽三焦命門相火,治療冬至後發作之頑固性鼻衄。此非一般之邪熱,乃内生陽氣所過也。
吳讓德氏有清涼止血湯(黃芩、阿膠珠、茜草根、側柏葉、生地各30克,甘草15克)治鼻血、吐血不止者。吐衄反複發作難止,量多血色鮮紅者,直須此類大劑涼血止血藥如本方者。
下血及吐衄,婦人血崩,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黃土湯以黃芩苦以堅陰,合以溫陽健脾,滋陰養血之藥,剛柔相濟,乃脾氣虛寒血證之良方也。
黃芩兼行沖脈,古方一味子芩丸,治女子血熱經水暴下不止者甚效。餘治子宮肌瘤不正常出血者,以子宮氣血分之濕熱也,每以芩連四物湯為主治方,此北京劉奉五先生經驗也。胎動不安,若為血虛濕熱類證,黃芩堅陰清熱,血複而濕熱去,故胎安也。
黃芩又為痰熱類證要藥,其所以除痰,亦去濕熱之藥效也,痰多濕熱所釀成也。王隐君滾痰丸(大黃酒蒸、黃芩酒洗各8兩,礞石1兩煅金色,沉香5錢。水泛丸。)主治實熱老痰,發為癫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痰多,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而膩,脈滑數有力者。用本方得當,可治數十種病證,餘常以之治精神分裂症、老年癡呆、呼吸道感染、急性肺炎、梅尼埃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疫毒性感冒、多發性疖腫之屬痰熱内蓄者。
很高興能普及中藥知識,具體用量和方法還請咨詢醫師根據病症下藥,想要了解更多養生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或點贊轉發,祝大家都有一個棒棒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