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着力發展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着力發展
更新时间:2025-01-11 11:14:21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着力發展?來源:光明日報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推動老齡事業健康發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着力發展?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着力發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1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着力發展

來源:光明日報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推動老齡事業健康發展

【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老齡工作,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人口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對人類社會産生的影響是深刻持久的。随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球都面臨着老齡化帶來的諸多挑戰。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0年,全球已有99個國家和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即65歲以上人群占比>7%)。面對日趨嚴峻的老齡化形勢,系統研究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與特征,精準識别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發展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客觀分析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獨特優勢與曆史機遇,科學構建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階段性策略,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困難與挑戰

指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總體來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有以下三個主要特征:

一是絕對基數大與快速老齡化共存。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1.9億,占全國人口比重的13.5%,預計2033年突破2.8億。同時,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将進一步加快。

二是面臨“備”“富”不足的雙重老齡化挑戰。我國當前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基礎設施和人才儲備都較為匮乏,老齡人口需要的社會支持系統仍需進一步完善。同時,我國仍處于并将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應對老齡化的物質和經濟基礎尚未形成。如何利用現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條件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衆的多方面需求,是事關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議題。

三是城鄉與地區間老齡化發展不均衡問題凸顯。與城鎮相比,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農村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滞後,農村居民的養老、醫療保障制度尚不健全,養老壓力更大。從地區來看,區域常住人口老齡化呈現出東部有所減緩而中西部不斷加快的态勢,随着中西部青壯年勞動力向東部流動,這種差距還将進一步加大。與此同時,各省份老齡化進程差異巨大,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上海和最遲進入人口老齡化的西藏之間相差40餘年。老齡化的區域不均衡發展進一步增加了應對的難度。

2.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優勢與曆史機遇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讓“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和服務”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同時,随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家宏觀經濟調控能力以及對社會資源的調動與配置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随着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綜合國力的持續提升,我國統籌配置國内外養老資源的能力将進一步增強,這将為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有利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40餘年高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位,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産業體系,為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奠定了較好的經濟基礎。同時,國家财政實力的增加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和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切實改善民生、有效應對各種風險也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從國民儲蓄情況來看,目前以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内,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高國民儲蓄率的基本格局影響有限,說明我國還有保持較快經濟增長的潛力,這為應對人口老齡化赢得了發展空間。

我國社會人口結構轉型,也為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帶來一定的窗口機會。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深,必然會伴随勞動力數量的減少和勞動力結構的老化,從而提高勞動力成本,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經濟和産業的發展。但另一方面,這也将倒逼企業尋求實現資本和技術對勞動力的替代,客觀上有利于産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産業為主向技術、資本、信息密集型産業為主轉型,從而加速我國産業結構的調整,推進我國産業結構的合理化。同時,雖然勞動力成本上漲,但勞動力素質也會提高,加上技術進步、全社會信息化程度提升以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這将會大大提高社會的全要素生産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勞動力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此外,我們還應抓住人口老齡化轉型為醫療、養老、健康等産業帶來的發展機遇,讓“銀發經濟”助力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

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階段性策略選擇

建立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相适應的老齡社會治理體系。首先,進一步建立健全老齡社會治理的法治基礎。近年來,我國頒布了各類涉老法律法規和政策500餘件,初步建立起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主體的老齡社會治理法治框架,但具體涉及老年保障、醫療衛生服務、養老服務、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社會參與等相關内容的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還較為模糊,需要進一步明确和清晰。其次,促進老齡社會治理主體從單一到多元轉化。老齡社會治理涉及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等諸多方面,需要整合政府、社會、企業、個人等多元主體的力量進行協同治理。進一步轉變政府在老齡社會治理體系中的角色和功能,強化政府的兜底保障、投資和監督職能,簡政放權,積極引入市場機制,疏通各主體主動參與老齡社會治理的路徑和渠道,最終實現上下聯動、多元共治的治理新格局。與此同時,推動從“分散管理”向“綜合系統治理”轉變。老齡治理工作涉及面廣、層級分明、分工細緻,僅靠以行政分工驅動的傳統政府部門管理方式往往無法取得良好效果,必須綜合統籌,采取“系統性治理”理念,進一步創新涉老政策的制定實施和運行體系,保障涉老政策有序落實,最終提升老齡社會綜合治理效能。

以“健康老齡化”為核心抓手,進一步釋放“健康人口紅利”。指出:“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首先,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老齡化促進體系。根據生命曆程理論,在每一個生命階段,人們應當發展與這一階段相适應的健康行為習慣、健康身體素質、健康知識素養與健康維護功能,如果個體未能在特定生命階段完成特定健康任務,那麼其未來的健康狀況将受制于以往的健康負債。老年時期的健康狀态是其生命曆程中不同年齡階段健康存量累積和消耗的結果,建立促進個體和群體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行動和政策體系,才能進一步夯實健康老齡化的基礎。其次,要建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長效機制,推行漸進式延遲退休制度。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是把60~65歲的低齡健康老年人口變為勞動力資源,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勞動力财富。随着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及我國低齡老年人群和準老年人群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我國老年人口紅利将得到進一步釋放和凸顯。最後,積極引入市場機制,推進老年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逐步建立競争有序的老年勞動力市場制度,充分調動老年勞動者參與就業的積極性,組建促進老年人就業的服務組織和維權團隊,實時解決老年人在就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進一步疏通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渠道。

建立健全多支柱、可持續的老齡事業保障體系。首先,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夯實養老服務供給保障。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投資老年事業,增加養老服務供給的來源;增加涉老相關行業的人力資源供給,加大老年護理、醫療、康複等行業的人才培養力度;創新養老服務方式,鼓勵智慧養老産品、老年遊戲、老年心理健康服務等行業的發展,進一步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滿足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群體的長期護理需求。其次,完善多層次養老金體系,加強社會養老金融保障。要貫徹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做好養老保險基金的中長期規劃,推進養老金個人賬戶制改革,促進養老金三大支柱協調發展,進一步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财富基礎。

積極發展新技術、新産業,增強全社會的“抗老化”能力。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經濟轉型的關鍵期,原來依靠資本、資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在老齡化社會中已經不适用了,應該把科技進步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支撐,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科技新需求和新挑戰,在人工智能、創新藥、大數據和适老化設備等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推動産業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高社會全要素生産率,從而更好地應對社會老齡化。

(作者:鄭曉瑛、蘇彬彬,均系北京大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北京大學APEC健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