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同生物對食物的偏愛也是不同的。但如果一種生物,一輩子隻吃一種食物,那就非常罕見了。因為食物的單一會對生物進化和發展帶來很大影響。
比如,我們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但這一習性在竹子資源減少的時候,就會威脅到大熊貓的生存。在國外的中國大熊貓,每天吃的竹子都是從中國空運過去的。澳大利亞的樹袋熊隻吃桉樹的葉子,如果桉樹數量下降,就會直接威脅到樹袋熊的生存環境。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另一種對食物非常執着的生物,它就是蠶。蠶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昆蟲,它吐絲結繭,中國才創造了享譽世界的絲綢,而一直以來,養蠶唯一的食物來源,就是桑葉。世界上有那麼多好吃的葉子,為什麼蠶隻認準桑葉呢?
此前,中科院的科學家專門對此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蠶的體内有一種苦味受體基因,決定了蠶對桑葉的食用偏好。實際上,幾乎所有吃植物的昆蟲都是在“嗅覺受體”和“味覺受體”基因的影響下,決定吃哪種食物的。對蠶的食物選擇影響最大的基因是苦味受體基因GR66。一旦該基因發生突變,蠶就會改變其對桑葉的偏愛,甚至連蘋果和梨都吃的津津有味。但在正常情況下,蠶還是隻吃桑葉或含有桑葉成分的人工飼料。
目前,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去桑葉化養蠶,這将大大降低養蠶的成本,但這會不會對絲綢質量造成影響,還是個未知數。
其實,我們很多人在小時候都養過蠶,當時養蠶的時候還喂過蠶吃其他的東西,雖然吃的不多,但餓急了的時候,蠶也會吃其他的食物,比如生菜葉,榆樹葉和蒲公英等。小時候沒有桑葉的時候,就會用這些葉子來喂蠶。在一千多年前,中國的養蠶技術傳到西方,可是當時西方是沒有大面積種植桑樹的,于是西方人經過實驗因地制宜,轉而采用無花果樹的葉子來喂蠶,也獲得了成功。
所以說,如果未來養蠶不再以桑葉為主,我們也不必感到驚奇,更不必擔心未來絲綢的質量會受到影響。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控制蠶的飲食,來制造不同顔色的生絲,生産出更好的絲綢。對于這種小小的昆蟲,人類還要相處很長時間。
不隻是蠶喜歡桑樹,人類也很喜歡。桑樹的果實桑葚,就是一種非常美味健康的食物。用桑葚制作的幹果和飲料,受到不少人的喜歡。桑葚不但好吃,而且富含多種營養成分,早就作為中藥被古人用來調理身體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