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大煙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我國的不同地區都有各自獨特的傳統地方文化,而地方戲這一凝聚着地域民俗民風的表現形式,更是深受當地群衆喜愛的一種表演。比如京劇、川劇、秦腔、豫劇等等。
我所生長的四川省三台縣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當然就是川劇了。在兒時的記憶中,川劇幾乎是整個民間娛樂和文化的支撐。
那時的川劇團火爆到一票難求,為了看一場演出甚至要動用可能的關系走後門;就連大街小巷的老茶館隻要有川劇演出(僅僅是座唱,沒有舞台表演),一定會座無虛席,鑼聲鼓點一響還會引來一大批依門而望的聽衆看客。
随着改革開放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娛樂越來越豐富,外來文化的進入,以及人們對多元化文化的追求,川劇和其他傳統文化一樣,也漸漸沒落了,我們幾乎看不到它的存在了。現代的小孩子幾乎根本不知道什麼川劇,更别說聽川劇、看表演了。
但是,但凡一種文化的東西,哪怕隻一個符号,都不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泯滅。川劇它本身也不止是一種娛樂,它有它的文化内涵,它有它特定的文化意義和藝術魅力,它不僅僅隻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它更有它深遠的文化影響和傳承。
這個七月,在《閱讀時光》的一場川劇表演充分證明了川劇不會在曆史的舞台落幕,我們還有一大批熱愛川劇的票友,還有熱愛川劇表演藝人。
因為本身曆事不深,作為個人來說對川劇是沒有多深的感受的,什麼聲腔、角色更是絲毫不懂,但是這短短的半個多小時表演卻深深的吸引了我。
這折戲是川劇傳統名段《思凡》,講述了一個自幼被送入庵寺入尼的青春女子動了春心、逃離寺廟追求自己幸福的故事。
周豔老師可謂精彩絕倫,聲腔音調的變化把故事演繹得淋漓盡緻:小尼姑青燈古寺的寂寞孤苦、對父母迷信送自己入寺的哀怨無奈、對俊郎青年一見鐘情的遐想、對自己身份的糾結、對美好人倫的向往一一生動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特别是周豔老師表演中表情的變化,那更是絕妙。戲中人物的内心變化情緒波動,都真真切切的寫在臉上。喜、怨、哀、愁、苦、期盼、糾結、掙紮……甚至你能知道人物内心的竊喜、嬌羞,直到最後的毅然決然。
周豔老師雖然剛滿三十,對川劇由衷熱愛使她熱衷潛心學習研究川劇,作為綿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川劇變臉傳承人,她當之無愧,甚至已經是川劇表演藝術家。正是在對川劇藝術的的熱愛下趨使她成立了四川和美海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擔任三台縣群元川劇團副團長去推廣川劇這一傳統文化,使川劇得到更廣大的發展和弘揚。
川劇在數百年的時間裡曾廣泛流行于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等部分地區。能夠有其深遠影響,我覺得除了藝術家惟妙惟肖的表演,還和它質樸的藝術形式分不開,和它闡述的廣大民衆的價值觀分不開。當我們很多人在追求風花雪月、煙雨詩酒的文學藝術時,在虛幻的詞藻間尋求深度的思想境界時,川劇把它獨特的、最樸實的幸福呈現給我們。正如這出《思凡》中所寫一樣:
我與他早日結絲羅
生下五個男娃娃
再養兩個女嬌娥
做一個五男二女七子團圓
喊爹是他喊媽是我
喊的喊爹喊的喊媽
扯的扯來拉的拉
那時節才是真快活
平常人也許會在這出戲中看到青年女子的青春萌動、反叛抗争,不能忽略的是我們最基礎最簡單最直接最成功的幸福不正是兒女繞膝,妻賢子孝嗎?所謂人間天倫樂事不外如此!
随着川劇那特有的鑼鼓聲和周豔老師精彩表演完美謝幕,我相信,川劇,在我們四川絕不會沒落,有這樣年青的表演家傳承這一豐富的表演形式,有這樣一群熱愛川劇表演的人們;特别是《閱讀時光》把川劇從小茶館的煙塵環境中帶入書吧,讓川劇這一曾經小衆的表演在書香中得到升華,川劇一定會越走越遠,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