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建的超然台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蘇轼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譯文:
春天尚未過去,
微風輕柔,柳枝随風飄蕩。
試着登上超然台遠遠眺望,
半河碧綠的春水繞城流淌,
滿城觸目皆是春花燦爛。
煙雨朦胧地籠罩着千家萬戶。
寒食節過後,
酒醒之後不禁歎息。
不要面對着老朋友思念故鄉了,
姑且用點上的“新火”來嘗試烹煮新茶,
趁着春光未盡,
盡情地吟詩飲酒吧!
注:
望江南:詞牌名。
超然台:宋代密州城北觀景台(今山東諸城)。公元1074年秋天,蘇轼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随即命人修葺城北高台,并由蘇轍題名為“超然台”。公元1076年暮春,蘇轼登超然台觀景,有感而發,遂作《望江南·超然台作》。
細:本義指微小,引申為“輕輕地”或“悄悄地”。一指微弱、輕淡。南朝·梁元帝《夜宿柏齋》:“風細雨聲遲,夜短更籌急。”二指慢慢地;輕輕地。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風潛人夜,潤物細無聲。”此處指微風輕柔。
斜:正常讀音念xié,原意指不正、歪斜。此處古音念xiá,詩求押韻,意指随風飄蕩之态。南朝顧野王《玉篇》:“散也,不正也。”
試:本義是按照預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
壕:護城河、壕溝。
春水:春天的河水。
暗:昏暗。
寒食:即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指清明節前一二日,禁煙火,隻吃冷食。
咨嗟(zī jiē):歎息、歎氣。
故國:指故鄉。
新火:乃唐宋習俗,清明前是寒食節。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火”。
新茶:一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屬于當年的首批茶葉。二指剛采摘制成的新茶。
趁:趁着,利用。
年華:一指春光,即春天尚未過去的時光。二指歲月、時光。
蘇轼是西園雅集主角之一 南宋劉松年西園雅集圖卷(局部)
評榜詞
《史上最美茶詩》評為第8名。此詞為宋代茶詞名篇,也是蘇東坡驚才絕豔的一首茶詞。詩賦之美,掩蓋了茶道之美。相比其所作其它茶詩的“茶筍盡禅味,松杉真法音”、“活水還須活火烹”、“枯腸未易禁三碗”的茶道精妙之論,這首茶詞并不着墨于此。但是仍然無法遮蓋住此詞的驚世之美,使得傳誦不休近千載。
公元1074年秋天,蘇轼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随即命人修葺城北高台,并由蘇轍題名為“超然台”,并作《超然台賦》。後來蘇轼作《超然台記》予以回應。蘇氏兄弟一賦一記,皆成名作,共述超然,成為千古佳話。
超然台修葺一新之後,蘇轼在公務之餘,常常登台遠眺、觀花賞景,抑或撫琴高歌、吟詩煎茶,感慨時光,抒發情懷。公元1076年暮春,蘇轼登超然台觀景,有感而發,遂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也就在這一年的秋天,恰逢中秋之夜,蘇轼在超然台上把酒望月,思念七年未見的弟弟蘇轍,感慨世情、歲月與人生,心潮起伏,一揮而就,寫下了千古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超然台
從蘇轍《超然台賦》的序文“《老子》曰:‘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嘗試以‘超然’命之,可乎?”之句,可見蘇轍題名“超然台”的本意。“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大意如下:“雖有華美之居與可觀之娛樂,卻安處其中而超然于物外”。蘇轍取其達觀自處、與世無争、超然物外之意,意圖安慰仕途逆境中的兄長蘇轼。
蘇轍又言:“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場,浮沉于榮辱之海,嚣然盡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達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這句大意如下:“天下間的士人,整日在充滿矛盾糾紛的仕途是非場中奔走,在榮耀與恥辱的名利海中浮沉,竭盡全力地喧嚣得意而忘記回去(謂忘記返璞歸真),也缺乏自知之明,沒有清醒地認識自己。而通達透徹、見識高遠之人,為他們感到哀憐。兩者的差别不是在于超然物外而不被物質所束縛與累贅的緣故嗎?”
《道德經》:“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此詞上阕寫景,下阕寫情,核心正是圍繞“超然”二字。通過描繪色彩變幻的春日景象和内心的複雜變化,既表達了作者對思鄉難歸志難酬的怅惘,也表達了作者超然物外、寵辱不驚的人生态度。惆怅之中見超然,人間何處不清淡。
上阕:“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寫的是景。蘇轼閑步登上超然台,放眼望去,一片暮春景色:輕風、斜柳、城樓、河水、春花、煙雨,以及城裡人家。上阕随筆點明了時間與地點,更是以“煙雨暗千家”描繪了一幅煙雨城池的暮春畫卷!畫面極其唯美,卻又充滿了寂寥與輕愁,具有一種寂靜、樸素、幽暗的獨特美感與意境。同時,詞裡充滿了某種矛盾又和諧的内心情感。你看:動與靜融為一體,風動柳斜,人伫不動。色彩對比強烈,鮮豔與幽暗并存。紅塵與自然,煙火與詩意,一切都是那麼的矛盾,又是那麼的和諧,正如此時此地伫立在高台之上的蘇轼的心境。
下阕:“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将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寫的是情。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暮春人間,煙雨朦胧。蘇轼縱酒解愁,卻難解思愁。清明欲歸鄉,卻歸不得。七年未見弟,卻見不得。怎能不歎息呢?正如此時的煙雨,欲斷難斷,不絕如縷,一片幽暗與朦胧。
一個“休”字,寫出了蘇轼多少的苦悶與無奈?一個“趁”字,寫出了蘇轼多少的灑脫與超然?一句“故人思故國,新火試新茶”,極其對稱,又充滿暗喻。人生雖然充滿了無奈和身不由己,但是日子總得過,是吧?那就暫且放下吧!寒食節後,今日重燃新火,那就用新火來嘗試烹煮新茶,開始新的人生曆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人生不止缭繞熏眼的煙火,還有茶與詩意。
酒醒之後的蘇轼,開始想家想親人,開始憂愁傷感。但是很快地就從那種沉重的情緒中解脫出來,新火新茶新歲月,何不趁着春光未盡,盡情地吟詩飲酒呢?何不趁着年華未老,走好自己的未來路程呢?何不安處其中而超然于物外呢?時光易逝,更應該珍惜春光與年華。人生短暫,更應該安處其中而超然于物外。
至此,全詞由景到情,由景生情,由苦悶到灑脫,達到了詞意的高峰,也強烈地闡述了全詞的中心思想:超然物外。其充滿煙火味和苦難的生活,顯得特别的平凡真實。而其超然物外、寵辱不驚的人生态度,顯得特别的豁達灑脫。這就是蘇轼,這就是具有偉大人格魅力的蘇轼,這就是在九百年後,依然引得一代一代中國人孜孜以求共相憶的蘇轼。
無論生活多麼折磨,無論境遇多麼悲慘,何必那麼在乎呢?何必那麼寒冷呢?反而更要笑對人生,更要快樂、随意和超脫。在有家難回的密州,蘇轼寫出了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出了《望江南·超然台作》和《超然台記》。三年之後,在差點冤死的“烏台詩案”之後的黃州,蘇轼寫出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就是蘇轼面對世界、面對人生的态度,這就是蘇轼帶給我們溫暖與鼓勵的根本原因。
蘇東坡,偉大的文學家與藝術家,宋代茶文化宗師。文人雅士茶道流派的核心代表人物,驚世才華媲美于歐洲的莎士比亞與達芬奇。世人常常忽略的是,蘇東坡其人深厚的茶學茶道功底與成就。若将蘇東坡數十首茶詩的茶類内容提取出來,你會驚訝的發現,其對種茶、識茶、品飲、茶學茶道及茶之美學有着驚人的造詣。其超然物外、寵辱不驚的人生态度,尤其契合于茶道,與道釋儒三者領悟融為一體,化為隐藏在世界級文豪光芒之下的茶道風華。
曆史總是充滿迷霧,我們看到的隻是雪泥鴻爪。想來人生也是如此,我們習慣性的沉迷于欲望、虛榮和萬象之中。可是,天地之間,惟其清,惟其淡,方為本質,方達極緻。
宋 蘇轍《超然台賦》
蘇轍《超然台賦》(并序)
子瞻既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以轍之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既得請高密,其地介于淮海之間,風俗樸陋,四方賓客不至。受命之歲,承大旱之餘孽,驅除螟蝗,逐捕盜賊,廪恤饑馑,日不遑給。幾年而後少安,顧居處隐陋,無以自放,乃因其城上之廢台而增葺之。日與其僚覽其山川而樂之,以告轍曰:“此将何以名之?”轍曰:“今夫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漁者知澤,安于其所而已。其樂不相及也,而台則盡之。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場,噶于榮辱之海,嚣然盡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達者哀之,二者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故邪。《老子》曰:‘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嘗試以‘超然’命之,可乎?”因為之賦以告曰:
東海之濱,日氣所先。巋高台之陵空兮,溢晨景之潔鮮。
幸氛翳之收霁兮,逮朋友之燕閑。舒堙郁以延望兮,放遠目于山川。
設金罍與玉斝兮,清醪潔其如泉。奏絲竹之憤怒兮,聲激越而眇綿。
下仰望而不聞兮,微風過而激天。曾陟降之幾何兮,棄溷濁乎人間。
倚軒楹以長嘯兮,袂輕舉而飛翻。極千裡于一瞬兮,寄無盡于雲煙。
前陵阜之洶湧兮,後平野之湠漫。喬木蔚其蓁蓁兮,興亡忽乎滿前。
懷故國于天末兮,限東西之險艱。飛鴻往而莫及兮,落日耿其夕躔。
嗟人生之漂搖兮,寄流枿于海壖。苟所遇而皆得兮,遑既擇而後安。
彼世俗之私已兮,每自予于曲全。中變潰而失故兮,有驚悼而汍瀾。
誠達觀之無不可兮,又何有于憂患。顧遊宦之迫隘兮,常勤苦以終年。
盍求樂于一醉兮,滅膏火之焚煎。雖晝日其猶未足兮,俟明月乎林端。
紛既醉而相命兮,霜凝磴而跰。馬踯躅而号鳴兮,左右翼而不能鞍。
各雲散于城邑兮,徂清夜之既闌。惟所往而樂易兮,此其所以為超然者邪。
蘇轼《超然台記》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夫所為求褔而辭禍者,以褔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褔。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遊于物之内,而不遊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挾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複,如隙中之觀鬥,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
餘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牆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歲比不登,盜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廚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餘之不樂也。處之期年,而貌加豐,發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為苟全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為台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隐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隐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台高而安,深而明,夏涼而冬溫。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予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撷園蔬,取池魚,釀秫酒,瀹脫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
方是時,予弟子由,适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見餘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于物之外也。
蘇轼(1037—1101),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一代文學巨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進士,曾任翰林學士、知制诰、禮部尚書、龍圖閣學士、各州知府等職。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詞人、茶文化宗師、哲學家、佛學家、醫學家、教育家、經學家、美食家、生活家等。
蘇轼茶詩逾百首,皆驚豔茶史。其經典茶詩有:《望江南·超然台作》《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焙新芽》《汲江煎茶》《試院煎茶》《參寥上人初得智果院會者十六人分韻賦詩轼得》《西江月·茶詞》《惠山烹小龍團》《送南屏謙師》《月兔茶》《行香子》《寄周安孺茶》《和子瞻煎茶》《次韻黃夷仲茶磨》《和錢安道寄惠建茶》《次韻僧潛見贈》《留别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黃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種茶》等。
——摘自《史上最美茶詩》,逍遙哥編著。
圖片來自網絡。
逍遙哥,茶文化學者。《偉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書:《人類茶簡史》、《問茶記:照亮人類文明的茶史巨星》、《茶道之書》、《茶的核心思想》,均擁有完整的著作權,已申請官方版權登記,即将出版。另,第五部茶書《史上最美茶詩》即将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