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怎麼由來的
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怎麼由來的
更新时间:2025-04-02 14:22:11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粽子的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種祭祀用食品。粽子的來曆是什麼?你或許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曆和紀念屈原有關,但是你知道吃粽子的來曆是何時開始的嗎?而粽子為什麼要用葉子包起來嗎?人們為什麼要把粽子扔到水裡面去?其實這些由來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怎麼由來的(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曆依據與粽子的來曆)1

竹筒粽_圖

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靈。東晉範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謂‘角’,是指古代祭祀時最高級的供品為牛,粽子的形狀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種黃黏米。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陽’;包角黍用的‘菰葉’(粽葉)為‘陰’,陰陽結合,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怎麼由來的(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曆依據與粽子的來曆)2

屈原和端午節_圖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将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并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粽子來曆的另一種說法

山西民俗學家認為,粽子的來曆和古時三晉先民治水的故事有關。

台骀,作為遠古曆史人物,據山西省曆史學者考證,台骀治水從年代上要早于大禹治水,是颛顼帝時代治水官員。

當時台骀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導汾水,一路導水至靈石山頭被阻,台骀帶領百姓奮戰在靈石山頭,開山洩水工程異常艱難,人們日夜施工吃住都在山上,挖山不止。

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怎麼由來的(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曆依據與粽子的來曆)3

台骀為治水_圖

當時水滿為患又無路可通,也沒有船隻,(禹王治水時也是徒步上下,才有三過家門而不進的故事,據考證台骀治水要早于大禹,台骀治水以汾水為主,是以治水的曆史和傳說隻在山西流傳,而大禹治的是黃河,所以大禹的治水足迹和功績要大于台骀)台骀和他帶領的開山百姓每天的飲食來源就成了問題,汾河兩岸每家都有勞力在随台骀治水,為了保證糧食的按時運送到工地,不耽誤和影響人們的飲食保障,人們想出了以水送食的辦法,用竹桶和蘆葉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順流而下,把食物送給下遊的治水的人們,途中也有不少食品被水中的魚蝦吃掉。随着人口的流動,很快(粽子的最早原形)這種食品就傳遍了整個漢民族。

現在山西民間,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骀,祭品中就有粽子。

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曆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而粽子的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吃的粽子是怎麼由來的(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曆依據與粽子的來曆)4

南方粽子_圖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北方小年在臘月二十三中國大部分省份,特别是廣大的北方地區稱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是臘月二十四為小年,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
2025-04-02
十月裡的習俗
十月裡的習俗
正日初十,傳說這天是石頭生日,因十與石同音。這一天,中國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習慣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民間還有“老鼠嫁女”的說法,這個習俗很獨特。正日初十,傳說這天是石頭生日一、初十石頭生日的由來01大年初十這天老百姓...
2025-04-02
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
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
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是農曆的癸亥年五月十一,這一年生肖是豬,這一天是禮拜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1983年6月21号是農曆什麼日期是農曆的癸亥年五月十一,這一...
2025-04-02
上中下元節的傳統習俗
上中下元節的傳統習俗
元氏民俗:正月二十五天倉節作者:王仁君俗語:二十五、老天倉,不中榨菜洗衣裳。正月二十五,俗稱老天倉,也就是填倉節,這是民間一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
2025-04-02
成語的由來及解釋
成語的由來及解釋
根據《吳越春秋》記載“夫椒之戰”後勾踐被囚禁于吳國,不但要為阖闾贖罪守墓,還要為夫差洗車養馬,并且還是夫差的馬凳。一日勾踐進宮謹見夫差,一連等候三日而不得見。伯嚭說大王偶感風寒卧病不起,勾踐趕忙請求進宮向夫差問安。見到夫差大便竟然用手指沾了...
2025-04-0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