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鄒大叔終于明白了給七彩魚苗大量投喂是一定會出問題的,因為在昨天又發現了一缸七彩魚苗出現一條死亡的現象,這一次他是真害怕了,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去大劑量投喂了,我們先來說說他的投喂方法,看看各位魚友有沒有相似的做法。
一、總擔心自己的魚苗吃不飽這是很多魚友經常會犯的毛病,就是我們總是在擔心自己的魚苗吃不飽,但是又不采取其他的任何措施,隻是一個勁的加大投喂量,它們不死誰死呢?
他現在的魚缸大約是70厘米長,100斤水左右,裡面飼養有大約100條,一厘米左右的财神和紅卡雜交的七彩魚苗,因為一開始魚苗太小,老鄒大叔總擔心有些魚苗會搶不上食,所以就會往魚缸裡大量的投喂活魚蟲,一天三遍的喂,幾乎投喂一次,魚苗可以吃上兩三個小時,有時候魚缸裡總會有剩餘的魚蟲。
雖然他也會适當的進行抽底換水,但是還會有不斷死去的一些魚蟲沉落到魚缸底部或者水妖精後面,因為抽底換水不可能做到那麼精确仔細,總會有底部的魚蟲發生變質現象,這樣就會給小魚苗造成損傷。
再者這個魚缸裡隻有一個水妖精,而且氧氣量開的不大,小魚苗也沒有水流刺激,進行過多的鍛煉,還有一點問題就是目前的水溫并不高,也就是二十二、三度,這些原因綜合加起來,就會緩慢的導緻小魚苗的死亡了,其實還是腸炎的問題。
如果是過于瘦小的,體質不佳的魚苗,死了倒也無所謂的,但是遇到一些個體較大的,比較貪吃的,死去了就很可惜了,而這一次死亡的恰恰都是個體最大的。
二、為什麼魚場裡投喂的遍數很多也沒事?這個問題我也說過的,一個是因為魚場裡全部采用高溫飼養,小魚苗長期生活在高溫下,本來就會促進它們的消化和排洩能力,而且也會加強小魚苗旺盛的食欲。
再者魚場裡一般都會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雖然一天喂上個十遍八遍的,但是每次的投喂量就以小魚苗肚子微鼓就可以了,即使投喂稍微多一點,直接就通過大量換水來解決了,大量換水可以迅速改善魚缸裡的有機物殘留,同時也會有效促進小魚苗的新陳代謝和食欲。
最後一點,魚場裡一般采用的都是孵化的豐年蝦,相對來講還是比起魚蟲處理的要幹淨一些,其實魚蟲本來也可以處理的很幹淨的,隻要我們少量的撈取、少量的投喂,應該是可以做到保質保量。
但是如果我們就想着一個勁的往魚缸裡扔魚蟲,這就要求我們撈取的魚蟲數量要多,魚蟲數量一多,必定出現大量死亡現象,久而久之,再不去配合大量換水的話,早晚有一天,這些不安定因素就會導緻我們的魚苗患病,以現在的溫度看,這種大劑量的投喂方式,必須提高一定的水溫,否則就要降低投喂量。
三、我們以前也會采取這種大劑量投喂養魚老道以前繁殖燕魚的時候,也會采取這種大劑量的投喂方式,就是說魚缸裡除了晚上之外,基本上魚蟲在魚缸裡能夠持續一整天,但是一定是分多次添加的。
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魚蟲比較易于撈取,也不是現在這種小青蹦,死亡率極高,那時候都是那種紅色的小魚蟲,我們這裡叫做紅蜘蛛,死亡率要比小青蹦低很多。
再一個我也是在室外有單獨環境培養,這是第一點,保證了投喂在魚缸裡的魚蟲質量,還有就是在每一次的投喂數量上還是要比老鄒大叔投喂的量少多了,我們可以讓它們一個小時吃完之後再去添加,也不能扔上一網,三兩個小時都不管了。
再有一點就是,我們不得不說,那個時候的燕魚質量比起現在還是要強太多了,一窩繁殖個四、五百條屬于正常現象,甚至于多的七、八百條的成活率。
而現在呢?一窩燕魚的成活率能夠有個二、三百條,我們感覺自己就是高手了,這絕對與這些觀賞魚長期的近親雜交和用藥有關。
另外還有一點與衆不同的就是水流的問題了,小魚苗非常小的時候,我們投喂的量也少,魚缸是淨水環境,等到小魚苗長到了一厘米左右,我們需要大量喂食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适當造流讓小魚苗充分的運動起來的,沒有運動光去整天吃吃吃,它們怎麼可能消化得了呢,所以說時間長了,它們就會患病。
四、适當造流有利于小魚苗的快速成長
我們這裡主要指的是燕魚和七彩魚苗,其他魚苗也用不上這種投喂模式,金魚魚苗是不能遭遇大水流的,那就把它們的體型給整廢了,但是燕魚和七彩魚苗可以,當它們的體型初現了燕魚的側扁形狀,如果我們既不想去太過大量的換水,又想去增加一定的投喂量,在充分保證魚食的新鮮度和少食多餐的原則之外,我們就要加大魚缸的水流。
說白了就是讓它們能夠不斷的運動,生命在于運動嘛,至于造流多大,那就看個人經驗了,總不能把魚苗吹得一下從魚缸這頭就到那頭了吧,那是傻子才幹的事。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加大水妖精的氧氣供應量來予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以前是根本沒有水妖精的,也想不到。
所以我們隻有使用一個小水泵和一個所謂的塑料盒,那麼我們就可以讓這個水泵來空泵運轉,也就是說,濾槽裡沒有任何東西,隻是為了造流提高小魚苗的運動量,其他雜物通過換水來解決即可,一般使用的都是上濾,隻要是水泵不能把小魚苗吸進去即可。
小魚蟲當然是怎麼吸進去怎麼流下來,倒也沒有什麼影響。
五、千萬活食投喂,少食多餐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要麼我們就要少食多餐的投喂,這是對于小魚苗最好的選擇,我們又不是魚場,非要讓它們快速生長,如果有一些體質較弱的,同窩差距太大的,搶不上食,餓死了也就餓死了。
如果我們想要它們生長迅速,就必須提供各種适應它們保持較高攝食量的條件,包括了魚食的清潔和衛生,大量換水、高溫刺激,多多運動等等,再一個就是任何觀賞魚的小魚苗在生長期必須活食投喂,否則是不可能長起來的,也很容易患病。
方法都是人想的,盲目的不計後果的大量投喂,小魚苗一定是會出問題的,就像我的迷你鹦鹉魚苗,我也很在意,但是絕對不會讓它們攝食過多,如果按照一定的比例換算,老鄒大叔的投喂量能有我的十倍都不止,這樣子怎麼能不出現問題呢?
其實我也是喜歡大量投喂觀賞魚的養魚愛好者,隻不過是死的魚多了,慢慢就學乖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