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新言“憲問”之二十八,蘿蔔/攝影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說,君子如果自己說出的話,自己卻做不出來,就會自慚形穢,深以為恥!
《論語》“學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說,隻會耍嘴皮子,裝模做樣,沒有走心,沒有實際行動的人,不是仁者。
《論語》“裡仁”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孔子說,古代好學求上進的人,必定要求自己言行合一,唯恐自己說出的話,自己執行不了,而名不副實!
《論語》“裡仁”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說,君子做得多,說得少,勤于行,而疏于言!
《論語》“雍也”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說,一個人内涵比外在表現強太多,就會顯得“不太雕飾而粗糙”一些;而一個人太過修飾自己,而沒什麼内涵,就會顯得特别“矯情”。隻有外在行為與内在修為,相得益彰,内外統一,那才是君子應真正具備的狀态。
所以,一個人如果“光說不練”,那就是“假把式”;而說了,也做了,但就是做不到……其實也是自取其辱的“瞎把式”。
筆者按,有言,未必有行,有行未必要言——如何行,是否言?這個尺度,也許隻有君子與聖賢,能拿捏自如,平衡得當!
蘿蔔/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