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季#
每到高考季,最受大家關注和熱議的莫過于每個地區的作文題目,現在小編就帶大家用“古詩分析”的方法解讀一下今年的全國高考1卷作文題目,感悟“本手、妙手、俗手”。
首先,有請第一位選手,來自于唐朝年輕人:杜甫同學。
他給我們帶來的作品是唐詩《望嶽》。作者先以一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以“遠望”的角度,用寫實的手法描繪出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緊接着“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由自身的思想感受出發,用聯想的手法突出泰山的高峻奇險;然後鏡頭慢慢拉伸,“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通過細節描寫突出泰山的幽邃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最後一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直抒胸臆,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的雄心,以及欲成就一番豐功偉績,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該詩布局精巧,風格遒勁峻潔,氣魄雄放,又立志高遠,堪稱“妙手”。
現在,有請第二位展示者,來自不承認自己是晉朝人的三國時期魏國人:阮籍同志。
他給我們帶來的作品是古詩《詠懷》。阮籍所在時期,魏明帝曹叡駕崩後,曹爽、司馬懿共同輔佐曹芳,兩派勢力明争暗鬥,政局十分險惡。後來,司馬氏取代曹魏,為鞏固統治開始清除異己。阮籍傾向于曹魏皇室,面對現實又無能為力,隻能佯狂裝醉,明哲保身。
《詠懷》開頭六句“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毫不掩飾直接用“太陽落暮”“天涼似秋”“人世渺茫”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然而“白日”“天涼”“天道”都是人力無法控制扭轉,作者心中的失落無奈,躍然紙上。
第七到十句“齊景升丘山,涕泗紛交流。孔聖臨長川,惜逝忽若浮。”分别引用齊景公“牛山沾衣”,孔子“逝者如斯夫”的兩個典故,感歎人世滄桑,與前六相互照應。
緊接着,後六句“去者餘不及,來者吾不留。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遊。漁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直截了當的表示“過去的時間就過去了,以後的時間我也不會珍惜”,自己将去太華山随着赤松子當神仙或者跟屈原的“漁夫”一樣放浪形骸,随波逐流。100多年後,陶淵明讀到此句直呼“内行”。
該詩平鋪直叙,手法上也沒使用特殊的技巧,脫離了儒家政治教化的需要,尋找文學自身的内涵,屬于标準的魏晉抒情小賦。正好符合“本手”的要求。
接下來,我們就請出最後一位選手的作品:
《遊泰山》
遠看泰山黑乎乎,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俗,實在太俗了,這就是山東大學首任校長張宗昌的水平。隔壁的郭沫若同志已經急哭了,也立馬拿出大作參賽:
《荷花》
宋朝的周敦頤曾做文稱贊,
他說我們是出污泥而不染。
這其實是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隻嫌污泥,别的功用全不管。
藕,我們的根,滿身都是污泥,
蓮藕蓮花難道不是一體?
誰要鄙視污泥而标榜清高,
那是典型的腐朽思想而已。
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在這裡張宗昌是完全符合“俗手”定義。
顯而易見,杜甫是妙手,阮籍是本手,張宗昌是俗手。
就如一句古詩所說:世事如棋居居新,仔細分析作文題目内容,結果似乎并非如此。
比如題目中對本手的解釋是:“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紮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一些初學者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符合這段論述的人隻有年紀輕輕就胸懷大志的杜甫,杜甫的命運也一如題目所言,沒有在政治前途中把功夫做紮實,一直到老都窮困潦倒。就連自己心心念念的李白都從來沒有理他。這麼說來杜甫算得上是“俗手”。
再如題目對妙手的定義,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造。一般來說,對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現妙手。雖說阮籍一向放蕩不羁,卻在當時雲詭波谲的政治鬥争中生存了下來,堅守了自己的内心,本來是必死的局,竟被他下成了活棋,不得不承認阮籍是個“妙手”。
接下來就是狗肉将軍張宗昌了,沒什麼文化,聲名最劣,無建樹可言。就是這樣的人,在那個年代竟混的風生水起,還組建了山東大學,寫了幾句打油詩流傳度比不少狀元都廣泛,一個“俗手”也算成了“本手”。
由此看來,阮籍成了“妙手”,張宗昌是“本手”,杜甫最後成了“俗手”。
可是,現今杜甫的文章光耀千古,阮籍也是一代名士,張宗昌最後還是被定在了恥辱柱上。
所以,到底何為妙手,何為本手,何為俗手。
願每個人都可以成就最棒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