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堵車這種情況?今天來聊聊大家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堵車,尤其是上下班高峰,節假日的高速,遇到堵車,想必有時會心生煩躁,有時半小時的路程,遇上了堵車,一個小時還沒開到百度在AI開發者大會上提出智能交通将是影響未來10至40年的重大技術,李彥宏(百度創始人)更是認為該技術可使中國大城市5年之内不需要限購限行汽車,并可在10年之内解決堵車的問題但到底為什麼會發生堵車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為什麼會有堵車這種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為什麼會有堵車這種情況
今天來聊聊大家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堵車,尤其是上下班高峰,節假日的高速,遇到堵車,想必有時會心生煩躁,有時半小時的路程,遇上了堵車,一個小時還沒開到。百度在AI開發者大會上提出智能交通将是影響未來10至40年的重大技術,李彥宏(百度創始人)更是認為該技術可使中國大城市5年之内不需要限購限行汽車,并可在10年之内解決堵車的問題。但到底為什麼會發生堵車呢?
汽車越來越多了這一點也是直接原因,比如一所學校,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那麼早上去操場做廣播體操肯定越來越擁堵,所花時間越來越長,201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為0.91億輛,到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2.81億輛,翻了将近三倍。以國内一線城市上海為例,2010年上海汽車保有量為170.25萬輛,到了2020年,上海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440萬輛,這還是上海在推出每月汽車牌照拍賣制度的情況下,汽車數量仍在增長。汽車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城市就這麼大,尤其到了早晚高峰,大家一窩蜂的出行時間,越來越堵也就可以理解了。
人的駕駛水平和習慣不一每個司機駕駛水平不一樣,駕駛習慣不一樣,注意力集中程度不一樣,比如和前車的安全間距每個司機定義不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等紅綠燈時第一輛車注意力集中,馬上起步了,但第二輛車覺得沒到安全距離,等了3秒再起步,第三輛車開車更審慎,等了7秒才起步,等到二十輛車時可能已經延遲了5分鐘了,就會形成一個堵車點,同時如果兩個路口之間距離不夠長的話,可能還會波及到下一個路口。另外,司機的開車習慣不同,勢必會有變道,加塞的情況發生,比如嫌棄前車開的慢,我決定變道超車再變回來,但這個動作可能會導緻被超的車輛有一個刹車的動作,并幹擾了旁邊車道的正常運行,很可能會讓原本可能已經混亂的交通造成新的堵車點。
道路環境複雜優劣城市道路複雜多變,比如四車道過了一個路口變成了三車道,直行車道開着開着變成轉彎車道,路邊突然竄出一輛闖紅燈的電動車,前方道路正在施工等等,任何一個因素都會導緻刹車變動,這兩個動作又會影響後車,在高峰時期就容易造成堵車,另外,不同城市由于曆史原因,許多城市道路又不是像被北京那樣四四方方、筆直筆直的,且輔以隧道高架緩解交通壓力,會存在各種小路,大路交錯,沒有高架隧道,讓道路複雜性又進一步提高,也就更大可能導緻擁堵了。
如何解決擁堵?從第一個問題入手解決不太現實,汽車行業作為科技含量很高的行業,我國好不容易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達到世界前列水平,國家不可能希望減少汽車來達到緩解擁堵,另外,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對消費,就業也有很好的帶動效果,如果從減少汽車來解決擁堵,存在本末倒置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确實可以通過自動駕駛來緩解,百度在本次大會上注重解決的就是這個,每輛車駕駛習慣一緻,速度均達到理想狀态,提前規劃好行程,不會無理由加塞刹車,确實有助于緩解交通擁堵,但是想要完全不擁堵也不現實,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井然有序,還是以上學廣播操來當例子,如果早上全校開始做廣播操,學校會先放音樂,讓低樓層的先入場,高樓層後入場,大家入場速度一定都不快,但也不慢,自動駕駛普及後更多的給人是這個感覺,因為汽車的保有量以及出行需求擺在那邊。
第三個,可以從簡化道路環境入手,那麼怎麼簡化呢?其實各大國家城市也都在做了,造更多的高架、隧道、高速公路,如果一條道路路況簡單,沒有紅綠燈,也能很大程度上緩解擁堵,又比如馬斯克提出的“反堵車隧道”,也是從簡化道路環境入手解決擁堵的。
堵車是一個世界難題,曾經中國的京藏高速上有過堵車堵了100多公裡,堵了九天多的情況發生,如果将來自動駕駛普及能降低事故率的情況又能緩解堵車,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