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幾乎每個小區的周邊都會有一些早教的機構,這些早教的機構是給三歲之前的孩子去上的,而且收費都不菲。
事實上,我建議孩子在三歲之前,最好是跟在父母或者是親人的身邊。
因為孩子在三歲之前是建立親子依戀關系的最佳時期,這時候孩子在媽媽在身邊,他才更有安全感,他的大腦才會去仔細地觀察這個世界,才更有利于他大腦的發育。
孩子三歲前,媽媽在家裡面給娃做這幾件事,就能讓孩子更聰明
第1件:允許孩子吃手指
孩子在4個月左右開始喜歡上吃手指這件事情,孩子在吃手指的時候,其實是在打通他觸覺的神經通道,孩子用嘴巴去感受手指的軟硬程度和長短,通過感覺來描繪手指的形狀。
慢慢的孩子又會吃其他的玩具,在啃這些玩具的時候,有一些玩具是很硬的,有一些玩具是相對比較軟的,他在了解“軟”和“硬”的區别,這些都在刺激着孩子的大腦。
聰明的家長幫孩子把手洗幹淨讓孩子吃。
第2件事:給孩子多爬
有兒科醫生建議,孩子的爬行時間最好能超過500個小時,比如孩子從7個月開始爬,爬到一歲有整整5個月的時間,那麼孩子就有150天左右的時間進行爬行,每天爬行3~4個小時就能爬500個小時。
爬行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
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不能集中兩眼的視力,而孩子在爬行的時候,他會去觀察身邊的障礙物,這時候兩邊眼睛就能夠起到觀察的作用,孩子每次爬行都啟動他的視力,要看明白他要去哪裡,而孩子在集中兩眼視力的時候,孩子的視力會越來越好!
孩子視力好,而且觀察能力也強,這對于孩子的大腦發育是非常重要的!
人類潛能開發專家珍妮特多曼說:孩子一生下來就能爬行,因為被太多的衣物限制了,所以一開始不能很好地發展這種能力。
也就是孩子其實一出生我們就可以慢慢地讓他趴着,當他趴的時候,他看到前面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可能會向前挪動,在向前挪動的時候其實就屬于爬行。
所以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讓孩子多爬。
第3件事:給嬰兒一個對比鮮明的環境
家裡面有了孩子就不要全白色的牆壁,可以在孩子睡覺上面換一個五顔六色的鈴铛,讓孩子看到鈴铛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顔色。
待孩子滿月之後就可以給孩子看黑白相間的黑白卡,或者是房間裡面放一些顔色不一樣的水果。
比如說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等等,這些能夠讓孩子感覺到對比鮮明,能夠更好地刺激孩子的視覺,也能夠讓孩子更多的關注這個世界。
第4件事:經常給孩子聽音樂
我們發現每一個波利尼西亞人都是天生的舞蹈家,每一個新西蘭毛利人都能唱出準确的音符,那是因為他們從小都聽着音樂長大的。
所以我們讓孩子從小聽音樂,就能讓孩子感受到音符的世界,而音樂對于孩子來說也能夠很好地開發大腦。
第5件事:多跟孩子聊天
三歲前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候父母多跟孩子聊天,才能更好地刺激孩子大腦的語言中樞,讓孩子能說會道。
孩子的語言不僅僅是通過嘴巴說出來,更重要的是會動用他的大腦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刺激孩子的大腦,孩子語言能力強的話一般會更聰明。
從孩子一出生就要多跟孩子說話,從簡單的話語到複雜的話語。
孩子的詞彙量掌握得越多,孩子就越聰明。
第6件事:每天帶孩子運動
運動不僅僅能讓孩子的肌肉更發達,而且能夠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小時候在農村父母的教育是非常簡單粗暴的,但是農村的孩子為什麼心理問題比較少呢?
那是因為被父母罵了之後,這些農村的孩子就開始跑到田野裡面去瘋跑,在奔跑的過程中這些負面的情緒都煙消雲散了。
所以我們在孩子三歲之前讓孩子多運動,可以讓孩子通過運動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孩子的情緒穩定才能更好地學習,才能更聰明。
第7件事:帶孩子認識世界
經常帶孩子出門,然後教會孩子認識這個世界。
比如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就問問,超市裡面有什麼圓形的東西?比如說蘋果、梨、柚子這些水果,或者說是臉盆,以及一些圓盤,這些都是圓形的東西,還可以教孩子認長方形的東西。
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看誰先找到,看誰先找到玉米,看誰先找到肉。
孩子在三歲前跟在父母身邊多做這7件事情,你會發現孩子上幼兒園之後,能更快的适應幼兒園,能夠更好地跟同學相處,也能得到老師的喜歡。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