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小伊發現,在家裡,她和老公孩子的大多數矛盾,就來自于她内心的3個字“你應該”。
舉兩個例子:
她的單位和老公的單位離得很近,平時上下班都是由老公接送她。
寒冬的一天,下午下班之後,老公急匆匆說:“今晚不回家了,一會還要着急見合作方,快晚了,就直接走了。”
小伊看老公沒有主動提出先送她回家,心裡有點失落,勉強說:“就近給我放下吧,我坐公交回去。”
老公很利索地把她放在公交車站,走了。
看着他開着車遠去,她的心中一陣一陣泛起了莫名的滄桑感和委屈感。
凍了一會兒,坐上公交車,她就想哭:
剛下完雪,這麼冷,要是以前,肯定主動提出送我回去了。
什麼客戶這麼重要啊,明明送我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他應該先送我回家啊?
為什麼他對我這樣冷漠?
我說不送就不送,他應該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
她越想越生氣。
晚上,老公回來,興高采烈地說:“之前那個大單子,我今天終于搞定了!”
小伊不冷不熱地說:“恭喜啊,把老婆扔在雪地裡,換來的大單子……”
老公立馬捕捉到她的不滿,反問一句:“你什麼意思?”
小伊說:“我能有什麼意思?”
……
兩人吵了起來,最後不歡而散。
後來,小伊也有點後悔: 就這麼點小事,我鬧什麼勁兒?他沒時間送我,我自己打車回來就行了,為啥要在公交車上哭哭啼啼,回來還不給他好臉色?
帶着疑惑,小伊請教了教練和同伴,在大家的帶領下:
她看到了自己在婚姻中的“應該”模式:“不管多忙,老公都應該猜得到我的需求,還要毫無怨言馬上滿足我。”
不但在親密關系中,親子關系中,她也有強大的應該模式。
有一天晚上,兒子躺在床上說:“我不想去上英語輔導班。”
小伊問他,為啥不去?
孩子說:“學校本來就開英語課,而且輔導班老師講得太難,我們都聽不懂,沒必要上。”
小伊心想,作為一個學生本來就應該不斷努力,不斷提高,畏難是怎麼回事?
她開始勸孩子,說了一大堆道理,嘴巴都說幹了。
孩子還是不想去。
她一下子不淡定了,開始擔心孩子就此退縮不上課,采用了原來的固有模式:摔門而出、不看他、威脅他。
平靜了一下,還是不願意放棄,又來給兒子講道理,結果兒子還是說不去。
她一下子失控了,沖孩子大吼大罵。
孩子也開始大吵大鬧,吼着說:“你打死我也不去!”
一晚上,雞飛狗跳。
過了幾天,小伊突然想到:之前孩子明明很喜歡去上課啊,為什麼突然喊難?他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
她才意識到:自己都沒有細問理由,就開始貌似“商量”實質是“威脅”兒子,軟硬皆施地要求他滿足她的需求。
她對孩子有一個強大的“應該”模式:不管什麼理由,兒子就應該好好上課,好好學習,聽我的話。
親愛的,你的内心有沒有認定别人應該做的事呢?
這個“應該”給你帶來了什麼呢?
所有不滿的後面,都有一個你認為的應該。“應該”是痛苦之源。
沒有人會完全按照你的标準行動。
如果僅僅因為對方是你的父母、孩子、朋友、愛人,你就認為他們應該為你做什麼,就必須對你負責任,因為他們沒有滿足你的期望,就得背負理所當然的譴責。
也就是說,所有和你有關系的人,就自然而然地欠了你一生還不清也說不清的債務一樣。
你所認定的“應該”真的合理嗎?
假如用一些“應該”來要求你,你是什麼感受呢?
例如:
作為孩子、愛人和父母,你也要背負起很多“應該”——
因為你是孩子,你應該要孝順父母,聽父母的話;
因為你是妻子(丈夫),你應該要猜到愛人的需求,無條件滿足TA的需求;
因為你是媽媽(爸爸),你應該為孩子付出一切,事事以他為先。
……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的人生被這些“應該”綁住,這該多麼可怕!
完全為别人而活,完全沒有自我!
如果在一段關系中,你和對方都感到疲憊不堪,這關系一定有了問題。
你可以覺察一下:
你是不是想了太多的應該、不應該、公平、不公平、誰對誰錯?
你是不是用了太多的精力想讓對方按你的标準和方式說話、做事?
你是不是用了太多的時間對抗、逃避、糾結?
在任何關系中,我們永遠應該要求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對于他人,我們可以邀請、請求,但最有效的還是通過要求自己、改變自己從而去影響他人。
可我們經常的做法是,隻要自己認為好的,就要強迫别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或是違背他人的意願,以愛之名做傷害Ta的事。
如果一味地對他人提出要求,那就隻會出現一個結果:你會常常失望和痛苦。别人也不會喜歡你,會漸漸遠離你。
當現實和你的預期不同時,先别急着抱怨,而是懷着好奇,問為什麼?
然後,再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就不會經常跟自己過不去,跟别人過不去了。
每個人骨子裡都希望随心所欲,所以人與人之間會有矛盾,而健康的關系是在自律和任性之間找到平衡。
當我們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評價,隻是單純觀察對方當下的樣子,關注他當下的感受,并願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這樣才是真正的陪伴。
放下應該,從此以後,你的世界海闊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