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世界經濟的蕭條,全球化趨勢的逆行,美國美元美政客的搗亂,影響到這三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增加,大多數本科畢業生畢業後都隻能“各謀生路”。
有的同學選擇直接就業,不管私企國企外企,投簡曆,面試,有班就上,不管薪酬,先到社會中鍛煉自己,擇機創業,而有的同學選擇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曆,将來再找工作時能輕松一些,薪資待遇會好一些。也有很多同學選擇考公務員。
當然,選擇“考研”和“考公”也是各大名校畢業生選擇最多的出路。
那麼,“考研”和“考公”到底哪個更難呢?
共同之處:
考研和考公務員都是畢業生的出路,無論是“考研”還是“考公”,都需要大家投入财力和精力等,每天争分奪秒地學習,比高考還緊張,基本沒有老師指導,都是靠自學,搞題海戰術,還得有“落敗”的風險,承受巨大的競争壓力,兩者都會對心理造成打擊。
不同之處:
“考研”和“考公”其實有很大區别,這兩個根本不是一個級别(考研和考公到底有哪些不同):
兩者本質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1. 考試性質不同
考上了研究生,隻是可以以學生的身份進一步研究學習,從而完成更高層次的學習,将來研究生畢業後再選擇就業,以後就業有更好更廣的選擇,還是在學習中,未進入社會就業。
而考上公務員就是就業了,而且工作穩定,就已進入體制内,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
2. 競争激烈程度不同
雖然兩者競争都非常激烈,但是相比之下,考公務員的競争更顯得激烈。
考名校研雖然難,但也不至于每年隻有一個兩個上岸,而公務員招收通常崗位都特别少,筆試先刷掉一批人後,基本按3:1的人數進入面試,如果是隻招收一名,筆試時前三名到了面試時隻錄到其中的一名。
3. 考生年齡不同
研究生考試沒有年齡限制,很多人都已經入職工作了,還會有報考研究生的情況,不管年齡大小,隻要自己想考,都可報名參加考研。
而考公務員在年齡方面有着嚴格的要求,一般限制在35周歲以下,為了找到工作崗位,很多競争對手已經是職場人士,甚至已在崗而還沒編制的人員,競争非常大。
4. 考試複習難度不同
考研時大家都會選擇目标學校目标科目,然後備好指定書目,不停背知識點、刷題來進行複習,可以說隻要是大家足夠努力,考研過線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的,有付出有收獲。
而公務員考試複習相比起來沒有那麼系統,比較複雜,知識面比較廣,考的主要是行測和申論,更傾向于考察能力,複習範圍也比較廣。範圍廣到一時半會難以背誦,刷題。
要注意的重點:
1. 看招錄比例:
疫情這幾年,考研與考公務員的人都越來越多,如果想報考這兩種的,必須從招錄比例上看看。
公務員考試每年的報名人數相對算是比較穩定的,但不同崗位之間的錄取情況不一樣,整體的錄取率大概是在3%左右。
但考研大軍雖然每年人數都相對較多,2021年考研人數一度達到457萬,但整體的錄取率卻是在30%左右的。
這也就是說比公務員要高出不少。
2. 看考試情況
研究生考試每年隻有一次機會,都是在年底12月份左右考試,所以這會給大家更多的準備時間,無論是從上大學開始就有考研準備,還是到了大三大四才有準備的人,其實都不算太晚。
公務員考試的考試次數則更多,國考每年隻有一次,但是各省的公務員考試一年可以有很多次,如果這次不過,同年還有機會準備其他考試。
3. 看優勢與劣勢
如果未來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取得一定成就,并且對自己的專業有所追求,那考研是相對更有優勢的。
如果隻是想通過這種途徑來讓自己的就業起點更高一些,那就需要從多方面考慮了。而考研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考公務員可能直接就能獲得一份比較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兩相對比下可能考公更有優勢一些。
結語
無論是錄取比例還是複習難度,
“考公”要比“考研”更難更靠實力,
沒有誰是沒有付出努力随随便便成功的,
考名校研究生同樣也很難,
都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所以,無論是“考公”還是“考研”,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什麼人适合什麼崗位,冥冥之中已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