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數千年前被發掘出來的一本“禁書”,颠覆了人們對上古時期的認知,當專家讀完後,發現在這本“禁書”裡,不僅記載着和《史記》完全相反的内容,而且還推翻了所有正史中記錄的内容,并且還意外地發現了屬于那個年代的不為人知的曆史故事。
禁書
這究竟是一本怎麼樣的“禁書”?竟然能夠讓專家對正史都産生了懷疑,難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曆史,真的是古人有意而為之的嗎?自古以來,對于古代甚至更早一段時期發生的事情,我們都是從《史記》這本書中的記載所了解到的。
堯舜禹
就拿離我們非常遠的上古時期發生的堯舜禹的故事來講,堯當時把皇位禅讓給了舜,而舜又過了一段時間因為大禹的治水功勞重大,從而又把皇位讓給了禹,這種非常高尚的行為是值得我們所推崇的,
禅讓制
并且經過此件事情,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禅讓”制度,因此曆來我們都對堯舜禹的故事贊賞有加,當然從《史記》中的記載來看,裡面所描述的關于上古時期的事件都是非常美好的,而我們一直以來也把《史記》當做了了解曆史故事的重要依據。
竹簡
但是,随着一批非常“特殊”的竹簡誕生,徹底地颠覆了我們後世之人,對古時候一些事情的認知,而随着這些竹簡的出土,當這些竹簡中所記載的内容被翻譯出來之後,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争相議論着竹簡中所記載的内容。
堯舜禹
就拿堯舜禹這件常被後人所提起的事件來講,在這些竹簡中記載的内容和《史記》卻截然不同,竹簡中記載,舜不僅把堯囚禁了起來,并且還殺了堯,而且在自己最終成功上位之後,還把跟随堯的所有政黨給全部給清理掉了,而在這些大臣中就包括了大禹的父親。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人盡皆知,大禹依靠治水的功勞獲得了百姓的支持,而大禹因為自己父親的緣故,實在受不了欺壓,于是就起兵反抗,而且還成功了,最終打敗了舜。
打敗舜之後,就将他流放到了蒼梧之地,而舜也是因為被流放的地方十分的荒涼,最終也是死相十分的凄慘,這和《史記》中所記載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竹書紀年
當後世之人讀過這個版本的堯舜禹事件後,使得本身很受後人追捧的“禅讓”制度,竟然變成了赤裸裸的篡位,而這本引起軒然大波的“禁書”就是《竹書紀年》。
在《竹書紀年中》還記載了一些,和《史記》完全不同的曆史事件。
河南衛輝
晉朝初年,在當時的汲郡,也就是現在的河南衛輝,發生了一起影響很大的盜墓案件,要知道在當時那個戰火紛飛的時期,民間的暴亂是相當頻繁的,所以盜墓的行為那更是屢見不鮮。
這天,一個在業内相當出名的盜墓賊在汲郡附近勘察時,發現了一座與衆不同的墓葬。
墓室
說他與衆不同就是因為這座墓葬異常的宏偉,從外觀看,這座墓葬竟然比普通官宦富商家的墓葬還要大一些,這個突然的發現使得這個盜墓賊瞬間就來了興趣,于是就要開始動手。
因為從小就練就了一身探墓挖掘的真本事,所以輕而易舉的就找到了墓葬的入口,從而很輕松地就進入了墓室。
墓室
當她進入墓室之後,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隻見墓室内遍地的古董,而且金銀器皿那更是應有盡有,這時的他震驚之餘迅速地調整了情緒,緩過神來就準備搬運這些寶貝。
古墓
但随後卻發生了一件在業内極為不祥的征兆,那就是手上的火把突然熄滅了,作為常年行走在盜墓界的行家,他當然知道這代表了什麼。
于是為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他立馬撿起了散落在地上的竹簡,然後将它們點燃成火把,之後依靠着亮光迅速把随葬品整理成一堆,直接就背了起來,然後立刻離開了這座墓穴。
山洞
第二天,附近的村民在上山做農活的途中,無意間發現了這個非常奇怪的洞口,村民們看見這個洞口的周圍,零零散散地散落着一地被燒了一半的竹簡,看着眼前的這個景象,村民們明白了,這是遇到盜墓賊了,于是就立刻通知官府。
竹簡
等到官府的人到達現場後立馬就順着洞口進入了墓室,但遺憾的是墓室裡的寶貝早就被洗劫一空了,隻剩下一些散落的竹簡。
當這些官員拿起地下的竹簡觀察時,發現竹簡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文字,但是具體内容是什麼,現場并沒有人知道,為了弄清楚這些竹簡的真實信息,他們就把這些竹簡打包起來一同運往了京師洛陽。
司馬炎
在當時那個時期,晉武帝司馬炎剛剛完成全國統一的大業,結束了多年的三國紛争,因此這些竹簡的發現,就成為了晉朝開國以來的第一件文化方面的大事件,因此司馬炎十分重視。
他命令中書監和中書令親自整理,這一整理,就整理出了中國曆史上的一件驚世駭俗的大事。
竹書紀年
經過對竹簡内容和墓葬的分析,專家們發現,這座古墓的主人是戰國時期魏國第四任君主魏襄王,這些竹簡經過整理後一共75篇,總字數更是超過了十萬字。
要知道,這些竹簡還是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流傳下來的,因此十分的珍貴,而這本名叫《竹書紀年》的史書,也就成為了唯一一部躲過秦火的編年體通史了。
竹書紀年
這本史書中,記載了夏商春秋戰國的89位帝王的1847年曆史,因此作為曆史研究資料是非常寶貴的,但令大家意外的是,當把這本史書讀完之後,所有的官員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竹書紀年
因為在起初整理完成時,大家都以為隻是找到了一本能夠填補曆史空白的史書,但是在讀完之後,書中的内容卻颠覆了大家的認知,就比如一些我們熟知的曆史事件在裡面得到的記載可謂是完全不同。
伊尹
《史記》中講,伊尹作為一代賢相,先輔佐了商湯擊敗夏朝,從而建立了商朝,然後又教導太甲治理了國家,并且自己不圖名利,十分愛惜百姓,當時的百姓早已把它看做了聖人。
太甲
但《竹書紀年》裡的記載卻恰恰相反,它裡面介紹伊尹把太甲流放了,然後自己稱起了王,後來在太甲卧薪嘗膽幾年後,潛逃回來把伊尹暗殺了。
周平王遷都
除此之外,還有周平王遷都洛邑建立了東周這件事情,《竹書紀年》中的記載也略顯不同,書中記載,在當時那個時期是兩王并立的,而且在兩王相争後,周王取得了勝利,從而重新建立了東周王朝。
周朝暴亂
而且對于周朝發生暴動的相關事宜,《史書》中記載的是,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掌政權,在一個政期内出現了兩個執政的人,但《竹書紀年》中記載,當時其實是由共伯和另外一個人掌握政權的,後來經過專家的證實,《竹書紀年》中關于這件事的記載完全屬實。
戰場中的梁國士兵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件事令專家疑惑不解,在研究史料的時候通常會出現一個“梁國”,翻閱很多史料也沒有弄清楚它的來曆,但這個“梁國”在《竹書紀年》中卻有記載。
魏惠王
在戰國時期,魏國的别稱就是梁國,而梁惠王其實寫的就是魏惠王,這麼一看,這一時期的曆史事件就很完整地串聯了起來。
史記
從整體來看,《竹書紀年》相對于《史記》來講,少了一些聖潔和美好,多了一些人性的險惡與黑暗,而這些記載的内容孰真孰假,作為後人的我們,是很難進行評判的。
竹書紀年
當然在發現《竹書紀年》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曆朝曆代的專家們,都對《竹書紀年》進行了非常深刻的研究,發現這本史書是很有考究的,之所以沒有那麼人盡皆知,還是和一些敏感的曆史事件有很大的關系。
竹書紀年
其實當時官方并沒有否定《竹書紀年》的存在,而且很多史學家在研究文史的時候還會以此借鑒,但因為一些“特殊 ”的顧慮,始終沒有把它歸為正史。
孔子
不過歸根到底,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在中國流傳的正統都是儒家學說,像西晉這種篡權的行為是非常不受人待見的,而且《竹書紀年》畢竟早已不是最初的樣子,從西晉古墓中出土的一手資料到現在,經過戰亂的紛争和歲月的洗禮,早已遺失大半。
朱熹
就像宋代理學大儒朱熹看到《竹書紀年》後,更是破口大罵,将其歸為邪說,因此導緻了古本的遺棄,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竹書紀年》的版本,已經是幾個朝代的重新編輯後的産物了。
史書
而且這些都是人為編制的,因此這兩本史書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造假的可能性,畢竟作為史書,即使不能夠被歸到正史的範圍裡,但書中所記載的某些内容,還是可以作為對曆史的重要補充。
史書
而且我們不能用一部史書去否定另一部史書,即使史書編寫的準則是實事求是,但編寫者的主觀态度一定還是會不自覺地滲透其中的。
焚書坑儒
并且《史記》之所以會被歸為正史,很大原因就是它符合儒家的正統觀念,而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前,在目前看來就是一本非常混亂的糊塗賬,那時候最真實的樣子,始終不得而知。
秦始皇陵地宮
或許隻有等到在不久的将來,秦始皇陵地宮被真正打開的時候才會真相大白吧,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想那必定會震驚全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