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期間,還在拼多多擔任食品飲料大客戶及新銳品牌負責人的申悅人發現了一個現象:拼多多後台的複合調味品,比如面包糠、酵母粉、雞翅腌料等搜索詞,搜索量在飛速增長。
“說明年輕人分配出時間給到廚房了。雖然複工之後下廚需求會有回撤,但是簡單下廚會成為年輕人get的一項新技能和用餐新選擇,這個變化是有趣的。”申悅人對 36 氪說到。
申悅人看到了機會,曾做過早期風險投資的她迅速研究了調味品市場,她發現如今的中國調味品市場,與20、30 年前的日本有極多相似之處。
從家庭環境的變化看,日本在1980到2010之間30年經曆的,一是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家庭平均人口數下降,3人及3人以上人口家庭數量急劇下降),二是适齡女性外出就業的比例提升,照顧家庭的時間減少。
“我們判斷這幾個要素的疊加,是在呼籲更便捷、更場景化、更簡單操作的産品,就是适配小家庭’即插即用’的調味産品和料理輔助産品。”申悅人這樣認為。
今年 9 月底,申悅人從拼多多離職,創建了調味産品品牌公司“加點滋味”。據 36 氪獲悉,加點滋味目前已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青山資本領投。
先普及下複合調味品的定義,即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調味品配制,經特殊加工而制成的一種調味料,比較典型的是火鍋料、下飯醬、煲湯寶等,與之對應的就是單一調味料,如糖鹽醬醋等。
占有率低、市場分散,是國内複合調味品的特性。中國在複合調味品的滲透遠低于發達國家。2019年,國内複合調味料行業CR3(業内前三市場占有率)達12.57%,日本複合調味料CR3達則達61.89%。
一面是亟待爆發的用戶需求,一面是尚未飽和的市場狀态,這也是申悅人将複合調味品作為創業方向的原因。
落實到具體的産品上,加點滋味計劃首批推出兩條産品線,分别針對年輕人就餐的不同場景:
1、廚房場景-“刻鐘廚房”,以炒飯料、湯料、炖菜鹵料等料包為主,主打用戶在 15 分鐘内可以做出一餐1-2人份美食。
2、餐桌即食場景-“每醬”,推出諸如“宣威火腿雞枞菌佐飯醬”、“四川臘肉香腸佐飯醬”、濑戶風味飯撒粉/拌飯料等品類,也有便攜包裝支持辦公/差旅/野餐/外食調味場景。
申悅人透露,未來廚房場景還将根據季節性推出鹵味淋汁、海鮮撈汁等調味汁類,配合一二線城市高度發達的O2O生鮮配送體系,讓年輕人自己動手做一些佐酒小食。
别小看這樣的産品規劃,複合調味品的SKU 成千上萬,對于剛剛成立的加點滋味來說,如何挑選适合早期發展的産品線,在保證銷量的同時也不造成過度的庫存負擔,尤為重要。
“一上來就做兩個産品線好幾個SKU,有朋友會覺得我們會不會負擔有點重?”申悅人也對 36 氪談到自己之前有過類似的顧慮,但在初期跑了一圈工廠後,她發現供應鍊情況要比她預想的柔性很多。
調味品工廠的現代化程度給了申悅人不少信心。與更加标準化的食品飲料不同,調味品品類的分散加上消費者的衆口難調,導緻調味品工廠供應鍊産線被磨練得靈活程度更高,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單品能夠拿到的市場空間非常有限,口味的快速創新會是決勝關鍵。
加點滋味團隊有自己的一套創新邏輯,通過分析社媒美食類目熱點數據、電商評價數據、電商品類數據、餐飲趨勢數據、美食紀錄片熱點等抓取口味創新的機會。
這當中實則有 C2B 的理念,即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倒推工廠叠代市場現有産品、将餐飲熱銷品翻譯成廚房級别的調味産品,申悅人也談到,加點滋味做的,也正是消費者需求的篩選和翻譯。
除了申悅人以外,加點滋味團隊核心成員主要來自國内新銳食品品牌産品部門和社交媒體推廣部門。可以說,與重供應鍊背景的相似團隊不同,加點滋味更注重對年輕人市場的洞察和新興消費品渠道,這也與加點滋味的團隊構成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