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用詞語表
(1)默而識之(《論語》十則) 識:(古義:記 今義:知道,認識)
(2)居十日,扁鵲複見(《扁鵲見蔡桓公》) 居:古:停留、過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鵲見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詞,利益、益處.
(4)臣是以無請也(《扁鵲見蔡桓公》)請:古:“問”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問這(《扁鵲見蔡桓公》)故:古:副詞,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湯:古:熱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狀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兩小兒辯日》)去:(古義:離.今義:到.(用于從所在地到另一個地方.))
(9)春社近(《遊山西村》)社:(古義:土地神.今義:社會的一個團體,指共同工作或一種集體組織.)
(10)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郭:(古義:外城.今義: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為學》)鄙:(古義:邊境.今義:品質低下.)
(12)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顧:古:反而,難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爺名(《木蘭詩》)爺:(古義:指“父親”.今義:指“爺爺”.)
(14)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木蘭詩》)但:(古義:隻、隻不過.今義:轉折連詞)
(15)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安:古:疑問代詞“怎麼”.今:常用于“安靜”、“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專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複,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記》交通:古:交錯相通.今:泛指交通運輸或郵電事業.
(18)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妻子:(古義:是妻子和兒女.今義:是專指男子的配偶.)絕境:(古義:是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是沒有辦法,沒有出路的境地.)
(19)無論魏晉(《桃花源記》)無論:(古義:更不必說.今義: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
(20)詣太守,說如此(《桃花源記》)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就是“這樣”的意思.)
(21)芳草鮮美(《桃花源記》)鮮美:(古義:鮮豔美麗.今義:食物味道好.)
(22)雖人有百手(《口技》)雖:(古:即使,表假設的連詞.今義:雖然,表示轉折關系.)
(23)兩股戰戰(《口技》) 股:(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24)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傷仲永》文理:古:文采和道理.今:文章内容和詞句的條理.
(25)無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無為:古:無須,不要.今:順其自然,不必有所作為.
(26)兒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兒女:(古義:小孩和女子.今義:指子女.)
(27)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愁什麼.今:表示反問語氣,不值得,犯不着.
(28)談笑有鴻儒(《陋室銘》) 鴻:(古義:大.今義:鴻雁,書信.)
(29)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絲竹:古:指琴瑟箫笛等管弦樂器,這裡指奏樂的聲音.今義:絲綢和竹子. (30)聽婦前緻詞《石壕吏》緻:古:對.說話.今:在舉行某種儀式時說勉勵、感謝、祝賀、悼念等的話.
(31)出入無完裙(《石壕吏》) 裙:(古義:泛指衣裳.今義:指裙子.)
(32)烈士暮年(《龜雖壽》烈士:古:指有雄心壯志的人.今:指為正義事業獻出生命的人.
(3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一般:(古義:一種.今義:指普通.)
(34)年已蹉跎(《周處》)蹉跎:(古義:過時.今義:用于光陰白白地過去.)
(35)令名不彰(《周處》) 令:(古義:好的.今義:命令.)
(36)何坐(《晏子故事兩篇》)坐:(古義:犯罪.今義:多用于“坐下”.)
(37)其實味不同《晏子故事兩篇》其實:古:其:它的;實:果實.今:一個詞,用來說明某一事實的連詞.
(38)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記》小生:古:小青年,後生.今: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39)居數月(《塞翁失馬》)居:(古義:停留,這裡是經過的意思.今義:住.)
(40)死者十九(《塞翁失馬》)十九:(古義:十分之九.今義:指一個數目“十九”.)
(41)請獻十金(《公輸》)金:古:古代計算金屬貨币單位,一兩為一金.今:金銀的金.
(42)高可二黍許(《核舟記》)可:古:大約.今: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許可、值得等.
(43)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古義:簡拔,選擇.今義:簡單.)
(44)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古義:吉祥.今義:休息.)
(45)蓋為不識者(《荔枝圖序》)蓋:古:句首發語詞,表示推論.今:蓋住、蓋子.
(46)卒中往往語(《陳涉世家》)往往:(古義:到處、處處.今義:常常.)
(47)夜篝火(《陳涉世家》)篝火:(古義:用籠罩着火.今義泛指在空曠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燒的火堆.)
(48)借第令毋斬《陳涉世家》借第:借:古義是即使,假使.今指暫用别人的`錢或物.第:古義是僅、隻.今表次序.
(49)号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會計:古:是兩個動詞,聚會商議.今:一個詞,名詞,指從事财務工作的人員.
(50)郁郁适茲土(《送董邵南遊河北序》)适:(古義:往.今義:适合,适當.)
(51)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雲邪《送董邵南遊河北序》惡:(古:讀wū,怎麼,表疑問.今:罪惡,厭惡.)
(52)為我謝曰(《送董邵南遊河北序》)謝:(古義:緻謝.今義:常作禮貌用語.)
(53)鸢飛戾天者(《與朱元思書》)戾:(古義:至,到達.今義:罪過,乖張.)
(54)經綸事務者《與朱無思書》經綸:古:治理,籌畫.今:政治規律,如“滿腹經綸.”
(55)山河表裡潼關路(《山坡羊.潼關懷古》)山河:(山:古義:指華山.今義:泛指一切山.河:古義指黃河.今義:泛指一切河流.)
(56)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孟子》二章)親戚:(古義: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親.今義:專門指族外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5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池:古:護城河.今義:池水,池塘.
(58)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 語:(古義:告訴;說.今義:話語;說話.)
(59)子何恃而往(《為學》) 子:古義:敬稱,相當于您.今義:兒子.
(60)雙兔傍地走(《木蘭詩》) 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61)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将:(古義:或許.今義:接近.)
(62)不習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耳:(古義:罷了.今義:耳朵.)
(63)得錢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去:(古義:離去.今義:到哪;前往.
(64)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口技》)但:(古義:隻.今義:表示轉折的連詞.)
(65)微聞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聞:(古義:聽.今義:用鼻子嗅.)
(66)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 是:(古義:此.今義:判斷詞.)
(67)惟吾德馨(《陋室銘》) 馨:(古義:美好.今義:芳香.)
(68)無案牍之勞形(《陋室銘》) 形:(古義:身.今義:樣子.)
(69)方七百裡(《愚公移山》) 方:(古義:方圓.今義:方形)
(70)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并,尚且,連.都.今:曾經.
(71)傅說舉于版築之間(《孟子》二章) 舉:(古義:被起用.今義:舉起.)
(72)征于色(《孟子》二章) 征:古:表現,征給.今義:征求,象征.
(73)發于聲(《孟子》二章) 發:(古義:被任用.今義:送出,交付.)
(74)而後喻(《孟子》二章) 喻:(古義:明白,了解.今義:比喻.)
(75)入則無法家拂(《孟子》二章) 入:(古義:國内.今義:進入.)
(76)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鐘:古:一種容器.今:計時器具或中空的響器.
(77)誠宜開張聖聽(《出師表》)開張:(古:擴大.今:(店鋪)開始營業)
(78)引喻失義(《出師表》)義:(古:适宜,恰當.今:意義,含義.)
(79)未嘗不歎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痛恨:(古:痛心,遺憾.今:極為仇恨.)
(80)不宜異同(《出師表》)異同:(古:差異,偏義複合詞.今:不同與相同.)
(8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道德品質十分惡劣.
(82)由是感激(《出師表》)感激:(古:感動,激動.今:感謝.)
(83)當獎率三軍(《出師表》)獎:(古:勉勵,鼓勵.今:獎勵,嘉獎.)
(84)此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所以:(古:用來…的原因.今: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
(85)臨表涕零(《出師表》)涕:(古:眼淚.今:鼻涕.)
(86)以精力自緻者(《墨池記》)精力:(古:精神與毅力.今:精神和體力.)
(87)又何間焉(《曹刿論戰》)間:古:參與.今:隔開,不連接,中間,空間,或時間.
(88)肉食者鄙(《曹刿論戰》)鄙:古:鄙陋,這裡指目光短淺.今:輕視,看不起.
(89)犧牲玉帛《曹刿論戰》犧牲:古: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今:為正義事業舍棄生命.
(90)忠之屬也(《曹刿論戰》)忠:(古:盡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誠.)
(91)小大之獄(《曹刿論戰》)獄:(古:訴訟案件,罪案.今:監禁罪犯的地方.)
(92)可以一戰(《曹刿論戰》)可以:(古:可以憑借.今:表示許可,可能.)
(93)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論戰》)情:(古:實情.今:感情.)
(94)一鼓作氣,再而衰(《曹刿論戰》)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95)滕人持湯沃灌(《送東陽馬生序》)湯:(古:熱水.今:食物煮後所得的汁水.)
(96)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假(jiǎ):(古:借.今:虛僞的,不真實的.)
初中語文文言文一詞多義
1、 安:①怎麼—安求其能千裡也 。《馬說》 ② 養—衣食所安 。《曹刿論戰》
2、比:①等到—比至陳。《陳涉世家》②類比 —每自比于管仲 。 《隆中對》
③靠近—其兩膝相比者。《核舟記》
3、 鄙:①鄙陋,目光短淺—肉食者鄙。《曹刿論戰》② 見識短淺—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師表》
4、 兵:①士兵—行收兵。《陳涉世家》②兵器—兵甲已足。《出師表》
5、 并:①一起 —二石獸并沉焉。《河中石獸》
6、 策:①馬鞭 —執策而臨之。《馬說》②鞭打、驅使—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③記錄—策勳十二轉。《木蘭詩》
7、 誠: ① 果真—誠如是。《隆中對》② 的确、實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③誠心 —帝感其誠。《愚公移山》
8、 乘:①量詞,古時一車四馬叫“乘”—車六七百乘。《陳涉世家》② 坐—公與之乘,戰于長勺。《曹刿論戰》
9、 從: ①跟随 —從先人還家。《傷仲永》 ② 由,自—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③順從、聽從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刿論戰》
10、旦:① 早晨—每日霜旦(《三峽》)②第二天—旦日《鄒忌諷齊王納谏》
11、殆:①有害—思而不學則殆。《〈論語〉十二章》②大概—磁帶天之所以資将軍。《隆中對》
12、道:①道義—伐無道。《陳涉世家》②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13、堵:①牆—環堵蕭然。《五柳先生傳》
14、度:①估計、估量—度已失期。《陳涉世家》
15、而: ①作連詞 (表并列關系,相當于“又”,也可以不譯)—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 ②(表承接關系,相當于“接着”“然後”,也可不譯)—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③(表遞進關系,相當于“而且”“并且”,也可不譯)—飲少則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記》④(表修飾關系,相當于“地”“着”,也可不譯)—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⑤(表轉折關系,相當于“但是”“可是”“卻”)—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16、凡:①凡是—凡所應有。《口技》②總共— 凡三往,乃見。《隆中對》
17、方:①當……的時候 —方其遠出海門。《觀潮》②方圓,面積— 方七百裡。《愚公移山》
18、芳:①香花—野芳發而幽香。《醉翁亭記》
19、奉:①通“俸”,侍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魚我所欲也》②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③ 供養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
20、負:①背—命誇娥氏父子負二山。《愚公移山》
21、更:①重新—即更刮目相看。《孫權勸學》②古時計時單位 — 是日更定《湖心亭看雪》
22、孤: ①幼時無父的人—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道之行也》
②封建時代侯王對自己的謙稱—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對》
23、股:①大腿—屠自後斷其股。《狼》
24、故: ①舊——溫故而知新。《〈論語〉十二章》 ②所以—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③原因—公問其故。《曹刿論戰》④故意—廣故數言欲亡。《陳涉世家》
25、固:① 頑固、固執—汝心之固。《愚公移山》② 堅決—吾義固不殺人。《公輸》③鞏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6、顧:①回頭看—元方入門不顧。《世說新語》②看望、拜訪—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27、觀:①觀賞—予觀夫巴陵勝狀。《嶽陽樓記》 ②景象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28、國:① 國都—去國還鄉。《嶽陽樓記》② 國防—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孟子〉兩章》
29、躬:① 親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
30、苟: ①如果—苟富貴,勿相忘。《陳涉世家》
31、規:① 計劃—欣然規往。《桃花源記》
32、歸:① 一道— 微斯人,吾誰與歸?《嶽陽樓記》 ②歸宿 —男有分,女有歸。《大道之行也》③ 回,回來—歸來見天子。《木蘭詩》
33、過:①過于—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②犯錯誤—人恒過然後能改。《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③ 到,經過—及魯肅過尋陽。《孫權勸學》
34、好:①美麗,容貌美—好鳥相鳴。《與朱元思書》 ②友好 —外結好孫權。《隆中對》③喜歡,喜愛—好為《梁父吟》。《隆中對》
35、号:① 别号—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号焉。《五柳先生傳》② 取别号—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記》③ 命令—号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
36、河:①黃河—飲于河、渭《誇父逐日》
37、恨:① 遺憾—未嘗不歎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38、患:① 擔憂、憂慮—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送東陽馬生序》 ②憂患—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9、會:①适逢、正趕上—會賓客大宴。《口技》 ②聚會—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嶽陽樓記》③ 體會、領會—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傳》
40、惠:①恩惠—小惠未徧。《曹刿論戰》 ②通“慧”,聰明—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41、或:①有時—而或長煙一空。《嶽陽樓記》②或許—或以二者之為。《嶽陽樓記》③有的人—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42、及:①到了—及郡下。《桃花源記》 ②如,比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43、極:①盡頭,極點—此樂何極。《嶽陽樓記》②非常—初極狹。《桃花源記》
44、集:①鳥停息在樹上—沙鷗翔集。《嶽陽樓記》
45、計:① 計算—可計日而待也。《出師表》②盤算、謀劃—号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
46、加:① 增加—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②益處—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③虛誇 —弗敢加也。《曹刿論戰》④給予 —大王加惠。《曹刿論戰》
47、假:① 借—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
48、間:①夾雜—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② 參與—又何間焉。《曹刿論戰》
③ 暗地—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④偶爾—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谏》
49、簡:① 挑選—蓋簡桃核修狹長者為之。《核舟記》 ②選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
50、見:①引見—胡不見我于王。《公輸》②召見,接見—曹刿請見。《曹刿論戰》
③通“現”,表現—才美不外見。《馬說》④了解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⑤拜見—子墨子見王。《公輸》
51、将:①将軍;率領—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隆中對》 ② 将要—公将戰。《曹刿論戰》
52、津:①渡口—遂無人問津。《桃花源記》
53、盡:①完,沒有了—林盡水源。《桃花源記》②全部取得—利盡南海。《隆中對》
54、景:①日光—春和景明。《嶽陽樓記》
55、就:①完成—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②從事—蒙乃始就學。《孫權勸學》③ 接近,趨向—此人可就見《隆中對》
56、居: ① 經過—居數月。《塞翁失馬》 ② 居住—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57、舉:① 發起—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②推舉— 是以衆議舉寵為督。《出師表》
58、具:①詳細—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②工具—未嘗識書具。《傷仲永》
59、絕:①極點—以為妙絕。《口技》②消失—群響妙絕。《口技》③與世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④極,很 —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60、可:①大約—高可二黍許。《核舟記》②可以—刿曰:“未可。”《曹刿論戰》
61、憐:①愛戴—楚人憐之。《陳涉世家》②愛戀—仍憐故鄉水。《渡荊門送别》
62、寇:①入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輸》
63、類:① 像—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64、臨:①面對—執策而臨之。《馬說》②到—臨溪而魚。《醉翁亭記》③靠近—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 ④将要—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出師表》
65、名:①命名—名之者誰。《醉翁亭記》② 出名,有名氣—有仙則名。《陋室銘》
③說出—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④名氣— 則名微而衆寡。《隆中對》
66、乃:①判斷動詞,相當于“是”—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②竟然—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③ 于是,就—陳涉乃自立為王,号為張楚。《陳涉世家》④才—羽飛乃止。《隆中對》⑤你,你的,你們,你們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67、戚:①憂愁、悲傷—不戚戚于貧賤.。《五柳先生傳》② 親,親屬—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8、其:①做代詞
第三人稱代詞
1、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相當于“他(們)”“它(們)”,不能加“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記》
醉能同其樂《醉翁亭記》
2、用在名詞之前,帶有領屬意思,相當于“他(們)的”“它(們)的”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大道之行》
懸泉瀑布,飛溯其間 《三峽》
指示代詞
1、表遠指。相當于“那”“那個”“那些”“那裡”。其必曰:“先天下…而樂乎(《嶽陽樓記》2、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狼》
做副詞
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度、反問、期望等語氣,相當于“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不譯。
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69、期:①約定— 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②期望—期在必醉。(《五柳先生傳》③ 期限—度已失期。《陳涉世家》
70、啟:①開,打開—啟窗而觀。《核舟記》
71、且:①況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72、窮:①生活困難,貧窮—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②窮盡 —子子孫孫無窮匮。《愚公移山》③走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73、趨:①快走—嘗趨百裡外。《送東陽馬生序》
74、去:①離開—一狼徑去。《狼》② 距離—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莽焉。《五人墓碑記》③除去,去掉—去死肌殺之蟲。《捕蛇者說》
75、入:①進入—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76、善:①善于,擅長—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77、少:①稍微—賓客意少舒。《口技》
78、勝:①優美的—予觀夫巴陵勝狀。《嶽陽樓記》②盡—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隆中對》③勝利 — 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能承擔,能忍受—高處不勝寒。《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9、市:① 集市,市場—東市買駿馬。《木蘭詩》②買—願為市鞍馬。《木蘭詩》
80、食:①吃—食不飽,力不足。《馬說》②食物—百姓孰不箪食壺漿以迎将軍。《隆中對》③通“飼”,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馬說》
81、使:①命令,派遣,讓—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②派遣,讓;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③假使,假若—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魚我所欲也》
82、适:①合,适宜—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②正好—而此地适與餘近。《滿井遊記》
83、書:①書信—家書抵萬金。《春望》② 字條—得魚腹中書。《陳涉世家》③書寫— 乃丹書帛曰。《陳涉世家》
84、舒:①展開—柳條将舒未舒。《滿井遊記》
85、孰:①仔細—孰視之。《鄒忌諷齊王納谏》②誰,哪個—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谏》
86、屬:①動詞,連接—屬引凄異。《三峽》②類似 —神情與蘇黃不屬。《核舟記》
③下屬—号令徒屬曰。《陳涉世家》④類—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⑤ 通“囑”,叮囑—屬予作文以記之。《嶽陽樓記》
87、損:①除去,減少—至于斟酌損益。《出師表》② 使……削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88、說:①文體的一種—愛蓮說;馬說② 通“悅”,愉快—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二章》
89、素:①向來,一向—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② 白色的—素湍綠潭。《三峽》
90、溯:①溯流而上—沿溯阻絕。《三峽》
91、湯:①誰大的樣子—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嶽陽樓記》②熱水—媵人持湯沃灌。《送東陽馬生序》
92、涕:①眼淚—臨表涕零。《出師表》
93、徒:①隻,僅僅—徒以有先生矣。《唐雎不辱使命》
94、頹:①墜落—夕日欲頹。《答謝中書書》
95、亡:①丢失—暮而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鄰》②通“無” —河曲智叟無以應。《愚公移山》③使……滅亡—且秦滅韓亡魏。《唐雎不辱使命》④逃跑—今亡亦死。《陳涉世家》
96、微:①稍微—土膏微潤。《滿井遊記》②沒有—微斯人。《嶽陽樓記》
97、委:①放棄,丢下—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8、為:作介詞
①(表動作行為的對象,相當于“對”、“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②(表動作的替代,相當于“替”“給”)—為天下唱《陳涉世家》③(表示被動關系,相當于“被”)—山巒為晴雪所洗《滿井遊記》
作動詞
① (作判斷動詞,相當于“是”)—謂為信然《隆中對》②(意思是“做”,根據具體語境可解釋為“建造”“做”“作為”“成為”等—為壇而盟《陳涉世家》釀泉為酒《醉翁亭記》
作名詞 表示行為、表現、心理等—或異二者之為 《嶽陽樓記》
99、謂:①說—謂為信然。《隆中對》②命名—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③認為—予謂菊,花之隐逸者也。《愛蓮說》④ 是—太守謂誰。《醉翁亭記》⑤告訴,對……說—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
100、文:①畫着花紋—皆披發文身。《觀潮》
101、鮮:①鮮豔—芳草鮮美。《桃花源記》② 少—陶後鮮有聞。《愛蓮說》
102、向:①趨向,奔向—則命一上将将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隆中對》②朝向,對着—眈眈相向。《狼》
103、效:①成效—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出師表》②完成—不效,則治臣之罪。《出師表》
104、謝:①道歉——長跪而謝之《唐雎不辱使命》
105、信:①确實—謂為信然。《隆中對》②實情 —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論戰》③信用—日中不至,則是不信。《陳太丘與友期》④信任—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⑤ 通“伸”,伸張—與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⑥誠信—講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106、修:①修建—重修嶽陽樓。《嶽陽樓記》②培養—講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②長—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107、徐:①緩緩的—清風徐來。《核舟記》
108、許:①承認、同意—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②拟聲詞—曳屋許許聲。《口技》③ 處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五柳先生傳》④上下—高可二黍許。《核舟記》⑤贊成—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109、尋:①不久—尋病終。《桃花源記》②尋找—尋向所志。《桃花源記》
110、延:①邀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桃花源記》
111、谒:①拜訪—環谒于邑人。《傷仲永》
112、遺:①給予—是以先帝簡拔以為陛下。《出師表》②留下—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113、贻:①贈送—嘗贻予核舟一。《核舟記》
114、夷:①平—其船背稍夷。《核舟記》
115、已:①停止—是亦不可以已乎。《魚我所欲也》② 完結—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③ 罷了—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④同“以”—自董卓以來,豪傑并起。《隆中對》
116、以:①作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方法、憑借、依靠等,相當于“用”“拿”“憑借”“依據”“按照”等。—以衾擁覆。《送東陽馬生序》 何以戰《曹刿論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二章》
2、表示動作行為所處置的對象,相當于“把”。—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3、表示動作行為産生的原因,相當于“因”“因為”“由于”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嶽陽樓記》 以其境過清《小石潭記》 扶蘇以數谏故《陳涉世家》
②作連詞
1、表修飾,同“而”的用法相似,可譯作“而”,或省略不譯。—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隆中對》俯身傾耳以請《送東陽馬生序》
2、表動作行為的目的,相當于“來”—無從緻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河曲智叟無以應《愚公移山》
3、表動作行為的結果,相當于“以緻”。—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師表》
作動詞 認為,以為—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谏》
117、異:①認為……是奇怪的— 父異焉。《傷仲永》②奇異—奇山異水。《與朱元思書》③不同—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嶽陽樓記》
118、易:①改變—寒暑易節。《愚公移山》② 交換—寡人欲以五百裡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壽命》
119、詣:①拜訪—詣太守。《桃花源記》
120、益:①增加—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②更加— 香遠益清。《愛蓮說》③ 好處—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勸學》
121、引:①拉—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②引用—引喻失義。《出師表》③ 拉開—丁壯者引弦而戰。《塞翁失馬》
122、盈:①滿—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
123、于:①作介詞
用在動詞後,引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範圍、對象等。
1、引出時間,相當于“在”。—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2、引出地點,表處所,相當于“在”。—躬耕于隴畝。《出師表》
3、引出地點,表由來,相當于“從”。—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
4、引出動作行為的對象,相當于“向”“對”等。—胡不見我于王《公輸》
用在動詞後,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被動,相當于“被”。—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用在形容詞後表示比較,有超過的意思,相當于“比”或“比……更……”。
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谏》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
124、語:① 話—如有所語。《核舟記》②告訴—此中人語雲。《桃花源記》
125、與:①給予—借旁近與之。《傷仲永》②通“舉”,選拔—選賢與能。《大道之行也》③連接詞,可譯為“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十二章》
126、獄:①案件—小大之獄《曹刿論戰》
127、緣:①沿着,順着—緣溪行。《桃花源記》
128、越:①及,到—越明年。《嶽陽樓記》
129、再:①第二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論戰》②兩次—日再食。《送東陽馬生序》
130、造:①往,到—造飲辄盡。《五柳先生傳》)
131、之:①作代詞
代人—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傳》
代物—名之者誰《醉翁亭記》
代事、理—肉食者謀之《曹刿論戰》
② 作助詞
用在偏正結構中,相當于“的”—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嶽陽樓記》
用在主謂結構中,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
用在提賓結構中,做賓語前置的标志,無實義—何陋之有《陋室銘》
用在時間副詞或不及物動詞後,用來補足音節,無實義—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公将鼓之《曹刿論戰》
③ 作動詞 到,往—辍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132、止:①停止—一狼得骨止。《狼》②通“隻”—止有剩骨。《狼》
133、志:①标記—尋向所志。《桃花源記》②思想,志向—必先苦其心志。《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③作标記—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134、緻:①得到,取得—無從緻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135、逐:①競争—誇父與日逐走。《誇父逐日》
136、資:①資助、給予—此殆天所以資将軍。《隆中對》
137、走:① 跑—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木蘭詩》
138、足:①值得—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139、卒:①士兵—騎千餘,卒數萬人。《陳涉世家》②終于,最終—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
140、作:①完成;創作—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②發出—百千齊作。《口技》③勞作,勞動—其中往來中作。《桃花源記》④做—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⑤興起—盜竊論賊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