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什麼
小學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什麼
更新时间:2024-12-28 11:05:09

小學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什麼? 摘 要:面對博大精深,凝聚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人文精髓的文言文,我們的孩子卻望而卻步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方面由于小學階段文言文篇數少,另一方面是教師不夠 重視教學方法,導緻枯燥單一浮于表面的低效教學針對這一現狀,筆者主要從白話文中 鋪墊,文言文來接龍,日積月累中拓展三方面來激發學生興趣;課堂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讀出文言之韻,讀出文言之意,讀出文言之言,讀出文言之蘊,開啟學生文言文之旅,讓孩子品味到綠意蔥茏,繁花似錦,充滿生機的唯美的文言文世界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學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什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什麼(開啟學生文言文之旅)1

小學文言文的教學要注意什麼

摘 要:面對博大精深,凝聚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人文精髓的文言文,我們的孩子卻望而卻步!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方面由于小學階段文言文篇數少,另一方面是教師不夠 重視教學方法,導緻枯燥單一浮于表面的低效教學。針對這一現狀,筆者主要從白話文中 鋪墊,文言文來接龍,日積月累中拓展三方面來激發學生興趣;課堂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讀出文言之韻,讀出文言之意,讀出文言之言,讀出文言之蘊,開啟學生文言文之旅,讓孩子品味到綠意蔥茏,繁花似錦,充滿生機的唯美的文言文世界。

關鍵詞:文言文 教學策略 拓展 朗讀

一、興之所至,趣之所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隻要對某種事物感興趣,就會産生接近這種事物的傾向,并積極參與有關活動。學生之所以看到文言文就害怕,一則因為第一眼望下去,文言文拗口,難讀;二則即使字都認識,一遍讀下來一頭霧水,什麼都沒懂。這就直接使學生 對文言文産生了某種莫名的壓力。那麼怎樣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呢?

1.白話文中鋪墊

現在我們很多的白話文都是編者根據文言文改編過來的,尤其是學到一些曆史故事時,我們可以在學習了白話文後,出示原來的文言文進行對比,孩子 一讀就懂,而且常常佩服古人有才,這麼多的意思竟然短短幾個字就能表達到位,傾訴清楚。如《晏子使楚》一課,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腳尖碰着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這段文字時,我問學生:“晏子在這裡表達齊國人多,用我們現在的成語來說就是什麼呢?”學生紛紛回答:“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摩肩接踵”。我趁此機會出示了原文:“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闾,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一讀一比較,學生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成語就是來自文言文呀,而且文言文表達得簡潔又不簡約,字少意豐厚呀!學完本文後,有不少學生就提出來要看《晏子使楚》的文言文原文。經過這樣的鋪墊,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已經被點燃!

2.文言文接龍

孩童時代喜歡的莫過于遊戲了,同樣的事情如果 披上了遊戲的外衣,哪怕就是簡單的接龍遊戲,學生 也會樂此不疲!于是筆者就在語文課堂上騰出三到五 分鐘時間,進行了文言文接龍。剛開始筆者鼓勵學生 找些比較熟悉又簡單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學生在介紹這個故事時,特别強調了“有耕者”的“者”的意思,“有耕者”是“有個耕種的人”,那麼“者”是“的人”的意思。孩子對“者”進行了拓展:那麼“作者”就是——(寫作文的人);“舞者”就是——(跳舞的人);“編者”就是——(編撰文稿的人)……找到了規律,孩子們一下子覺得文言文很有趣,迫不及待地想進一步閱讀!在後來的文言文接龍中,學生介紹了《自相矛 盾》《鹬蚌相争》……這一個個小文言文故事猶如是 一場場春雨滋潤着孩子,也播下了文言文的種子!

3.“日積月累”中拓展

我們小學課本上有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很多時候學生隻是會背耳熟能詳的幾句,對于具體的背景或者其中的前因後果還不了解。此時,我們可以還原這幾句名言的原文,使其加深對文言文原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日積月累”時,其中有一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在教學時,筆者把嶽飛的《滿江紅》原文分享給學生,學生讀後了解到的不僅僅是對現有時間的珍惜,更是看到了一個決心重整山河和對君王忠心耿耿的嶽飛。學生更是被他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所震撼!

二、“讀”占鳌頭,别有洞天

文言文跟現代文相比,更有韻律感,更有節奏美, 加上特有的神韻,而且篇幅都不長,所以特别适合朗 讀。

1.讀出文言之韻

文言文語言精練,具有音韻美和節奏美,讀起來 琅琅上口。所以古人稱讀書為‘吟”“詠”。我們要引導學生讀好文言文,首先就是要引導學生讀出文言之韻。那麼該怎麼讀呢?筆者認為首先要讀準字音,尤其關注通假字、生僻字的正确讀音,比如:《兩小兒辯日》中“孰為汝多知乎”,這裡的“知”不是讀成現在的“zhi”第一聲,應讀為第四聲,因為它是通假字,通“智”,是“智慧”的意思。其次是引導學生正确斷 句,就是要注意文言文句子中的合理停頓。例如:《楊氏之子》中的“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學生在原始狀态下的朗讀,幾乎都是讀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因為“家禽”在我們現代文中就是一個常用的詞語。但這樣的停頓就是破壞了這句文言文的味道和意思,顯然學生對這句話理解錯了。我們教師就是要抓住這些易錯的停頓進行斷句,并引導學生反複讀,感受其中的韻味。當然,我們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借助搖頭晃腦等肢體語言,可以使其更有味,更有韻。

2.讀出文言之義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學現代文是如此,對于文言文來說,反複朗讀就顯得更為重要,古文不朗讀幾乎就體會不到它的妙處。例如《伯牙絕弦》中,“伯牙善古琴,鐘子期善聽。”我就讓學生自由讀,說說你了解到了有關伯牙和鐘子期的什麼情況?學生一讀就了解到了伯牙善于彈奏古琴,而鐘子期善于聽。于是 筆者緊接着提問:那大家再去讀讀文章,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牙善古琴,鐘子期善聽”?學生再次讀文章,感悟到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兩句。這兩句又是文章的重點,接下來筆者引導孩子們:“讀着讀着,你覺得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心中浮現了怎樣的高山?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深深感悟到了“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用同樣的方法,感悟到了“洋洋兮若江河”的意思。在一次次的想象讀中,學生已經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帶着孩子們一次次不同形式的讀,讀着讀着,其實已經引着孩子徜徉在文言文之意中了!

3.讀出文言之言

閱讀教學的理想狀态是“言意兼得”,所以“得意”隻能說是完成了閱讀教學的一半任務,另一半“得言”同樣重要。現代文如此,文言文亦如此。例如在教學《楊氏之子》揭題讀題後,就問學生:這是誰家的孩子?學生脫口而出“就是姓楊家的兒子。”師:“姓楊家的兒子用古文說就是——”學生齊答:“楊氏之 子!”在這一正一反的問答讀中,學生已經領悟了其中的語言表達形式。接着我追問:“如果你姓張,就可以稱呼為——”學生:“張氏之子”;“如果你姓王,就可以稱呼為——”學生:“王氏之子”。學生感悟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後,讓同學互相用這種方式稱呼一下。在一次次不同的稱呼中,學生不僅感悟了其中的語言形式,還學以緻用。又如課文第一句:“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在學生初讀後,問:“楊氏之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從哪兒知道的?”孩子們搖頭晃腦再讀,就恍然大悟:“聰明!從‘甚聰慧’中知道。”接着讓學生也用這樣的方式來誇誇自己班中的同學,有的說:“中國馬氏子十二歲,甚帥氣!”“嘉興黃氏之女十三歲,甚勤奮!”……從孩子們的朗讀回答的重音中,已經明顯感受到了他們已經“得言”了。

4.讀出文言之蘊

人教版小學階段共安排了四篇文言文,雖然短小精煉,但都蘊含着豐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要學生感悟到其中的“内涵”,需要我們教師慢慢引導,引導他們去細細品讀。如《兩小兒辯日》一文,故事内容簡單明了,學生借助注釋一讀就懂。但本文中真正的内涵卻要好好讀,好好品。在學生讀懂其中之意後,追問學生:文中兩小兒笑曰中的“笑”是什麼意思?你認為該不該笑呢?學生開始了新一輪的品讀了。經過反複品讀後,有的學生認為是“譏笑、嘲笑”的意思;有的認為就是善意友好的笑。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笑?就在這反複品讀,發表見解的過程中,他們已經感悟到了文章的内涵:兩個小孩善于思辨、敢于挑戰權威;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謙虛精神!

(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