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滿樓
聞名遐迩、享譽至今的《納蘭詞》作者納蘭性德,他不是别人,正是明珠長子。納蘭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的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之女,阿濟格是皇太極之弟、多爾衮之胞兄,他老人家在多爾衮死後企圖政變,後被順治賜死。
不過,若真論輩分,康熙還得稱明珠一聲“堂姑父”,而納蘭性德,則與康熙算得上表兄弟關系(納蘭性德比康熙小一歲)。
納蘭性德天縱奇才,禀賦異常,其自幼飽讀詩書,科舉上也是一帆風順,他17歲入國子監,18歲中舉人,21歲中進士(康熙十五年丙辰科二甲第七名,1676年),可謂少年得意,令人豔羨。
期間,納蘭性德曾拜國子監祭酒徐元文、翰林院編修徐乾學兄弟為師,并在兩人的幫助下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一時名動京城。
當然,和他的詞作相比,納蘭性德在儒學方面的成就未免要黯然失色多了。
22歲那年,納蘭性德的妻子盧氏(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因難産而死,後者悲痛之餘,将其諸多悼亡詞編選為《側帽集》,此為《納蘭詞》之發端。
後來,納蘭性德又著《飲水詞》,後人在兩部詞集的基礎上增遺補缺共349首合為《納蘭詞》傳世。
據時人雲,“家家争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納蘭詞》在當時即廣為傳唱,為文人騷客們廣泛認同。
納蘭性德才華橫溢是不争的事實,而尤其難得的是,他與父親明珠一樣喜歡交結漢人士大夫,尤其文壇名流,更是他的座上常客。
據記載,納蘭性德待友真誠,仗義疏财,與其來往者“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為江南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彜尊、陳維崧、姜宸英等。
其中,顧貞觀與納蘭性德為營救好友吳兆骞所作的三首《金縷曲》可謂清詞絕唱,其中的曲折故事更是在士人中傳唱一時。
最終,在明珠父子的援手下,遣戍甯古塔二十三年的吳兆骞最終獲得赦免,納蘭性德與明珠也因此受到士人的極大贊譽。
更多精彩故事,敬請關注筆者康雍乾專欄:
與江南士人所不同的是,納蘭性德文武兼通,深受康熙皇帝賞識。同父親一樣,納蘭性德也是從三等侍衛坐騎,後升為一等侍衛,并多次随駕出巡,備受青睐。
有人說,曹雪芹之《紅樓夢》說的就是明珠家事,其中主角就是納蘭性德;也有人說,納蘭性德早年鐘情于他的表妹,但後者被選秀入宮,這就是惠妃納喇氏。
當然,納喇氏并非納蘭性德的表妹而是堂妹,後者為康熙生下兩個兒子,一個是承慶(夭折),另一個就是皇長子胤褆。
所以,納蘭性德如果真的與康熙有過三角戀愛的糾葛,那這個表妹恐怕得另有其人了。
花邊新聞暫且放下不提,這裡說一說納蘭性德的結局。正所謂天妒英才,納蘭性德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時即因病去世,時年30歲。
有記載說,納蘭性德在與友人遊宴後偶染風寒,七日不汗而死;也有人說,這是因為納蘭性德扈從康熙東巡後,又受命考察雅克薩前線,由此染病回京而死。
而巧合的是,當雅克薩捷報至京時,正是納蘭性德的頭七。
納蘭性德去世後,京師士人無不痛惜,但頗為吊詭的是,贈哀辭者均為漢人,滿人卻蹤迹全無。
這一情景如果是真的話,或許也體現了滿人同族對明珠父子偏好漢儒的不滿吧。
明珠的次子納蘭揆叙同樣才華橫溢,他曾先後擔任翰林院侍讀、掌院學士、禮部侍郎、工部侍郎、左都禦史等要職,一向為康熙所賞識重用。
至于明珠第三子納蘭揆方,其名雖然不顯,但也是好讀書之人,據說于書無所不讀,乃至于廢寝忘食。
不過,或許因為太過勤奮,揆方不久即英年早逝,留下兩個兒子,後來過繼給了伯父揆叙,并在後來做上了内務府總管、侍郎等高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