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融入自然風光?【讀書者說】作者:王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雜志副編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心靈融入自然風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心靈融入自然風光
【讀書者說】
作者:王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雜志副編審)
山嶽、高原、江河,如果能堪稱文化形态,當是如何的模樣?
在《自然文化概論》一書中,讀者可以找到答案。
由馬俊傑、程捷主編的《自然文化概論》,是國内首部自然文化通識教育讀本。該讀本在新的時代曆史語境下,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重新廓清了自然與文化的辯證關系。然而,這本書的真正意義其實不僅僅在于學科建設本身,而在于更高層級的兩個融合:其一,文化觀的融合,科學與人文、傳統與現代等觀念交融;其二,思維的融合,詩性思維與科學思維交織。
科學與文化分離的思潮,在五四運動時期輸入至中國。由于彼時中國文化界對西方科學理性的絕對推崇,科學與文化的分割遂深刻地影響了現代中國學術觀念。正如有學者指出,科學“披着在五四運動期間被無比理想化的‘賽先生’的外衣,在20世紀20年代建立了淩駕于其他外國思潮和更加有機的中國式觀念之上的近乎支配性的權力,科學觀完全掌控了教育系統和政策的建立過程。”因此,在過去的百年中,西方的科學理念大行其道,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文化觀一直受到壓抑。
時間行至當下,中國經濟的崛起催生了傳統文化的覺醒與再造之勢。因此,絕對的科學文化觀與中國傳統人文文化觀融合的契機已然來臨。
在此時代背景之下,《自然文化概論》體現了自然與文化的真正融合。在該書第一章“自然與文化”中,作者首先闡釋了“文化”與“自然”這兩個“既對應又對立的概念”,随後将二者合一,稱之為“自然文化”,産生了新的理論内涵。在引出了核心理念之後,該書在分章介紹山嶽文化、高原文化、江河文化等不同的自然文化形态時,皆是從科學文化、人文文化、傳統文化、現代文化的綜合視域來闡釋對象。例如,在介紹“山嶽的形成”過程時,先以純粹的科學理性來論述山嶽的形成及其特點,而在介紹“山嶽形成的地質背景”時,則大量引用《詩經·小雅·天保》《說文》《尚書·堯典》等隸屬人文文化範疇的傳統文獻。此外,“山嶽景觀美學”“山嶽文化的類型及特征”純粹從文學藝術等人文審美範疇觀照對象,“山嶽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則從考古、曆史文獻、中國哲學、文學以及國家政策等多維度多視角綜合論證山嶽文化的生成發展與價值意義。與此相似,該書對每種自然文化形态的研究闡釋,都将自然文化與科學文化緊密融合。這種融合充分彌合了“自然”與“文化”的曆史裂隙。
本書的另一特色在于科學思維與詩性思維的結合。何為詩性思維?以意大利哲學家維柯在其名作《新科學》中命名的思維範式為例,維柯認為,人類童年時期“不能形成關于事物的理智的類概念,于是就需要創造詩性的符号;那就是想象的類概念或普遍物……”維柯所指涉的想象的類概念,是指區别于邏輯思維的類似想象的直感,悟性、創造等綜合性認知能力,這種認知能力沒有邏輯推演的時間過程,而是以詩性的方式直接通達事物的本質,類似于胡塞爾提出的本質直觀、佛教的當下直覺以及傳統文化中的頓悟。按照一般觀念,這種思維方式創生了人文文化,而科學理性則創生了科學文化。《自然文化概論》弘揚了傳統文化中以數呈象的思維模式,在觀照對象的時候,以地質地理物理等嚴謹的形式規定了對象的物質基礎,再進一步闡明物質怎樣影響了文化的生成。例如在“高原文化”一章中,該書首先對高原的海拔、面積、特征列出精準的數據表格,其後則以此為基礎論述了高原民族、民俗文化的形成,頗有科學思維與詩性思維融合的特征。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曾将人文與科學對立。雖然對科學技術的反思,在中西方文化史中都不絕如縷,但是其影響範圍僅存在于文化範疇,而未進入通識教育系統。當今,我們面臨的諸多問題,例如全球性的環境危機,使得人們又開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一根本性問題。可以說,在進入通識教育系統這一方面,《自然文化概論》可謂開拓之作。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0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