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重慶是巴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曆經千年發展,形成了豐富的人文積澱和鮮明的地域特色,造就了燦爛的民俗文化,“渝味”悠長,兼具川黔風姿、鄂湘風韻。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些珍貴的民俗文化,守住山城根脈,重慶地方志微信公衆号特推出《重慶民風民俗》專欄,從物質生産、商貿工匠、飲食服飾、居住出行、歲時節日、人生禮儀和民間崇拜、遊藝競技等方面,展現重慶民俗文化的變遷和發展,激發廣大幹部群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美好情懷。
農耕文化,是以農業生産為中心而形成的一種民俗文化。它包括農事、農具、農藝、農俗、農時、農曆、農作物等文化内容,是中國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類型。以"男耕女織” “耕讀傳家”為代表的農耕文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農耕生活,就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理想與追求。
農 俗
打春,也稱“打春牛、鬧春牛”,農耕祭祀習俗。在立春的前一日,由人扮成句芒神鞭打耕牛。立春這天,民衆組織舞龍、舞獅隊和表演戲曲故事的亭子戲(擡閣),準備用五色彩紙紮成的春牛、句芒神、五谷倉等擡桌,由舞龍、舞獅隊開道遊街,一起彙集于郊外耕地上,由長者焚香行禮,主持迎春祭祀儀式,犁田撒 谷,說春打牛。在石柱西沱沿江一帶,打舂習俗演變為有娛有樂的“玩牛”習俗。2014年11月11日,石柱 “玩牛”習俗作為傳統舞蹈被列入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薅草鑼鼓,也稱“山鑼鼓、打鬧歌、挖土歌、挖土鑼鼓歌”,農耕勞作習俗。秀山、雲陽、黔江、城口、石柱等區縣在農事勞作時,一人持鑼,一人打鼓,走在薅草人群的前頭,鳴鑼擊鼓伴以唱歌,一邊敲唱,一邊勞動,為勞動者消疲助興,形成了土家族勞娛結合的獨特習俗,這一習俗也催生了土家族的民歌“嬉草鑼鼓歌”,歌詞内容主要有歌頭、請神、揚歌、送神四個部分。秀山、雲陽、黔江、城口、石柱的薅草鑼鼓農俗分别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二月二祭龍王,農耕祭祀習俗。農曆二月二日,俗稱“龍擡頭”,民間在這天祭祀龍王,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棊江區黑山鎮的“黑山請水習俗”,起源于明萬曆年間,包括“龍王廟會”和“請水”兩大部分。龍王廟會是在每年農曆五月二十日龍王生日時,舉行祭祀祈禱、舞龍遊行,請龍求雨,祈求當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請水習俗由"請水、護水、俸水、還水”四部分組成。重慶市的黑山請水 習俗、梁平禮讓草把龍習俗、豐都水龍祈雨習俗分别被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圖為農戶們正在田坎上喝“栽秧酒”
開秧門、關秧門,水稻種植習俗。在第一天扯秧、栽秧時要“開秧門”,秧子插完後則叫"關秧門”。開秧門時,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第一個扯秧,扯秧時要面向東方扯半個秧,再面朝南方扯另一半秧,然後合攏到一起,用稻草捆紮成把,兩半叉開,置于田坎上,然後大喊“開秧門啰”,同時說上一段吉祥豐收的祝福話語。開秧門後,主人便把酒菜和糍粑送到田間,給幫忙的人們吃喝,并在插秧領頭人的碗中放塊蓋碗肉。在插秧時則邊喝酒邊唱栽秧歌,相互打趣嬉鬧且比賽插秧,看誰插秧插得最快,插得慢的人往往會被插得快的人圍住,最後關在秧田中間出不來,這叫“關豬籠”。這時候, 先插完的人就抓起泥巴向被關在裡面的人砸去,叫作“糊倉”,身上的泥巴糊得越多,收成就越好。關秧門,即栽到最後一塊田的最後幾行秧時,需把手中多餘的秧苗全部栽在田邊水中,留作以後補秧用。
撻谷飯,也稱“撻谷酒”,農耕勞作習俗。重慶收割水稻的農事稱“撻谷子”,而撻谷飯是在水稻收割時, 主人備好酒菜,款待前來幫忙收割的衆人的習俗。舊時,人們在平時都是吃雜糧,但在撻谷這天,一定要煮淨米飯,備好酒菜,讓幫忙撻谷的衆人吃飽喝足,俗稱“撻谷飯”。
嘗新,俗稱“吃新節”,農耕生活習俗。在農曆七月初七時,煮新米飯,殺雞宰鴨,舉行家宴,慶祝秋收,叫作“嘗新”。嘗新時有“擇期、請客、備祭品、請樂班、沐浴、擇新谷、供祭品、祭祖先、入席”等儀式。入席時,先将新米飯和菜供天地、祭祖先,再将新米飯喂給狗吃,然後按家中長幼次序嘗新米飯。
換活路,也稱"換工”,農耕勞作習俗,是在農忙季節,人們輪流為各家幹活,互幫互助的習俗。
敬土地,農耕祭祀習俗。在農曆二月初二 “土地爺生日”時,要用豬頭、雞蛋、香蠟紙燭等供品祭拜土地神,祈求五谷豐登。開春時祭拜土地神叫"春祈”,秋收後祭祀土地神稱 “秋報”。
(摘編自:重慶市地方志辦公室編《重慶市志 · 民俗圖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