嶓冢山漢水源名震天下,它的源頭和出身本就神秘。沒想到,還有個流傳于世的禹迹“天書”,上面的八個字實在難認,到今天仍未破解出準确答案。有專家卻分析出大概含義。您可知道“天書”寫了什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嶓冢山又名漢王山,位于陝西省漢中市甯強縣境内。在《尚書·禹貢》中有記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也就是說,嶓冢山代表着漢水的源頭。漢江全長1532公裡,為長江第一大支流。《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可别小瞧了她,漢江也是漢朝的發祥地,故此,她的源頭就有着不可估量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現如今的許多名詞——“大漢民族”、“漢文化”、“漢學”、“漢語”,都是因有了漢朝才定型的。
嶓冢山能夠孕育出流淌在秦嶺南麓的大江,即使在工業化空前的今天,它依然如詩畫般地清澈、安甯、美麗。循着清澈的溪水逆流而上,在絕壁千仞的懸崖半腰,赫然出現一個石牛洞,它也是嶓冢山的景點。傳說,大禹治水時,洪水滔天,滾滾江流穿過嶓冢山而下,忠心的牛為了救主人大禹,主動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洞窟,化身為這塊狀如卧牛的鐘乳石。隻見石牛身下,一線清泉淙淙流淌,這裡,就是漢江的源頭。
在看石牛的背上,有八個狀如蝌蚪的文字。傳說,它們是大禹表彰石牛勒石記功留下的。仔細看去,隻覺得非常迷茫——文字模糊不清,一條條痕迹擰成一團,字迹在中國曆史毫無聯系。難道是甲骨文?有甲骨文專家前去解密,卻給出了否定答案。難道是蝌蚪文?有古文專家再勘測,也給出了否定答案。它們到底是什麼字迹?衆人翻破了資料,撓破了頭,也沒有頭緒,幹脆叫它“禹迹天書”,認定它為獨立于漢字體系的另一種字體算了。
千百年來,石牛背上的八個大字成了“懸案”,誰也沒辦法找到它的字體。不過,有人卻另辟蹊徑——不僅在于它寫的是什麼字,更重要的是,它傳遞了哪些重大信息?是了,衆人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破解文字信息,想要知道它表達了什麼,卻在字體上糾結,反而忘卻了最初的目的。既然隻是想了解它的表達信息,有人便一個字一個字地研究它。
首先第一個字——歪歪扭扭,如“風”似“浩”。根據中文“風”的含義,為鳥飛翔,後來演化為鳳字旁,裡面為雲氣、為蟲的造字。所以,“風動蟲生”故字從“蟲”。“浩”的含義,它為水為聲,廣遠浩瀚之意。
第二個字,筆畫擁擠不堪,勉強看出它如“氣”似“範”。“氣”在中文裡,為三清之氣,在天為明,擴散飄逸自然之氣流,在地為萬物。“範”在甲骨文缺失,不過在金文中,指的是王者身邊持香草祭祀之人。
第三個字筆畫簡單,卻潇灑肆意,似“長”如“永”。“長”在古文中造的較多,有長發飄逸拄杖老人的含義,象征着精神。“永”,其實“泳”的本義,就是河川分出衆多支流。
第四個字潦草不堪,讓人分辨不清,隻能看出它如“在”似“存”恍“留”。“在”在甲骨文中沒有解釋,在金文中,表達的是有屋有居,表示存活,指的生活空間。“存”在甲骨文中也缺失,在金文中屬于有子孫的意思,指的時間上延續。而“留”在古文中,也表示了停留的地方,非常有趣。
第五個字似“皇”似“王”。古文中,“皇”就是王,頭頂的白,就是閃光的王冠。而“王”字,與天與土與斧相關,代表開辟土地。
第六個字筆畫飛舞,形象的漢字更多,如“蓋”似“之”恍“者”。首先,“蓋”在古文中為護罩的意思,它的下面有盒,本義為香草遮蓋屋。“之”原本的意義更直接——出生、滋長,表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者”在古文中意義就多了,與火、與木、與日與口等有關。相當于“這”“那”。
第七個字形象明确——為“昆”。“昆”字上面一山,下面日月,意為山比日月高。
第八個字也很明确——為“齋”。“齋”字在甲骨文中代表“侖”,有商讨的準則,梳理的條理與倫次等意思。
根據整合,八個字分别為風,浩;範,氣;長,永;在,存,留;皇,王,帝;蓋,之,者;昆;侖。最後的組合:浩氣(長永)(在存留),(皇王帝)(蓋之者)昆侖。風範(長永)(在存留),(皇王帝)(蓋之者)昆侖。在表達的所有意義中,“浩氣長存,帝蓋昆侖”與“風範永留,帝之昆侖”最合适。究竟哪一個是準确答案?他們的推測是不是真的?還需要文字學家研究。希望随着科技的發展,研究的進步,謎底可以早日被揭露。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馮豆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