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歌
還記得學生時代,被“背誦并默寫全文”支配的恐懼嗎?“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如果當年隻是死記硬背,時過境遷腦海裡隻會剩下“滕王閣序”的四字标題。
讓詩詞在語文課上“飛”一會兒,告别填鴨式機械學習,傳統文化才能種在學生心田裡。近日,在浙江杭州,丁蘭實驗中學的語文老師王楊軍和他的學生們在網上火了,其發布在抖音上的短視頻獲贊2292萬,吸引粉絲793萬。
一堂語文課能多有趣?“語文山水”的短視頻賬号可以告訴你。在課上,王老師帶領學生解鎖古詩各種玩法,從“三句半”到“飛花令”,再到肢體語言豐富的演讀式記憶。創意互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站上C位,擁有被傾聽的環境和表達自己的機會。
寶藏語文老師王楊軍,鼓勵孩子用詩歌表達内心的歡喜,用優美語句抒情表意。在短視頻的鏡頭裡,00後的頑皮孩子們讓詩歌充滿童趣。一次,在“三句半”詩歌練習中,一位同學改編楊萬裡的《小池》,小姑娘笑容狡黠,來了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摘掉。”王老師趁勢引導,美的東西如何在不破壞的情況下欣賞?女同學心有靈犀,下一次展現時改成“小荷才露尖尖角,拍照。”
這則短視頻,也引發很多人的共鳴。同樣是出遊旅行、欣賞美景,古人總能留下名篇佳句、典故成語。我們卻似乎隻會拍照,湊滿九宮格照片了事。對美的感知,隻剩像素清不清晰。不妨腦補一下,現在的我們登上滕王閣,眼見一排孤鹜飛起,如果隻會大呼“哇,好多鳥……”多年後,又如何憶起曾經的壯闊心境?
優秀傳統文化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是淨化心靈陶冶情操的必需品,不是考後即棄的應試工具。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言,“讀詩的好處,就在于可以培養我們有一顆美好的活潑不死的心靈。”
不過,傳承經典文化,不靠應試,靠應用;不靠硬背,靠領悟。隻有啟迪孩子們通過看似“無用”的演繹,真正啟發學習的興趣,讓文化底蘊浸潤内心,提升審美意趣,感知世界的能力,他們也才能從知識中真正獲益,拓展生命的厚度和寬度。
今時今日,傳統文化浸潤人心,傳播方式也該與時俱進。傳承經典,不變的是古人吟作的風霜露月、家國情志、少時情懷,改變的是傳播方式和土壤。短視頻平台打破知識壁壘,成為知識“帶貨”的主力軍。正如日前,抖音聯合南開大學文學院、中華書局發起“春天讀唐詩”活動,相關内容播放量超過1.5億。這“1.5億”的背後,是用唐詩記錄春天的美好,也是傳統文化在當下的延展。
北師大文學院教授康震說過這樣一段話,“為什麼古代詩人會将詩詞題寫在牆壁、廊柱、器物、山川和驿站裡?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詩人希望借助更多的媒介,将自己的作品傳播給更多的人。”現代社會,短視頻平台就是曾經的廊柱、山川和驿站,也是今人獲取知識最迅捷的途徑。
年輕人擁抱傳統文化,需要新的載體。與素白紙箋相比,鮮活、動态的短視頻更為色彩斑斓,也能減輕認知負荷,讓傳統文化惠及不同知識圈層的群體,讓經典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在短視頻平台上,除了讓學生愛上古詩的“語文山水”,還有不少賬号圈粉吸睛——大學老師陳征,經常左手科普右手詩詞,“朝辭白帝彩雲間,朝霞為什麼是彩色的?”“野渡無人舟自橫,為什麼‘舟’會‘自橫’,而不是‘自順、自斜或者自轉?”一條短視頻看下來,語文課物理課都不用“二選一”;文學教授戴建業脫離陳舊枯燥的課堂解析,把千古詩人都“調侃”了一遍,“陶淵明種的個鬼田、李白不是當官的料、王之渙狂得不得了……”
當然,讓經典之美恣意綻放,留住鼓舞人心的力量,短視頻平台也要長期努力,通過資源傾斜、深耕優質内容,對傳統文化進行接地氣的全新演繹,涵養良性健康的知識傳播生态。(如歌)
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