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這種疾病非常的可怕,因為它非常的難以治療,而且會對患者的生活治療造成巨大的影響。所以,對于大腸癌的預防就成了一件大家都非常關注的事情。
很多人認為,大便的頻率是否有大腸癌風險的一個重要标準,而且有的人認為大便頻率過高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有些人則認為,大便頻率太低是一件危險的事情。那麼,一天三次大便和三天一次大便,到底哪個是大腸癌的征兆呢?
一、排便頻率和大腸癌之間有什麼關系?
為了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要知道哪些因素可以決定我們的排便頻率,而大腸癌又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許多人認為,一天排便三次就是排便過于頻繁了,而三天排便一次,則是排便的頻率太低了。實際上這兩種看法都是缺乏科學性的。根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醫師徐志潔的觀點,一天排便一到三次都是正常的,而三天排便一次也是正常的,這并不适排便異常的标志,顯然也不能作為診斷大腸癌的标準。
影響排便頻率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人跟人之間的消化能力并不相同。有的人消化能力很強,剛剛進食的食物,經過消化道的作用就能夠被吸收,然後食物殘渣被排出。這種人雖然一天可能會有很多次大便,但是他們的身體往往也是很健康的。
有些朋友的消化系統工作效率比較低,他們可能兩到三天才會排便一次。盡管消化能力比較弱,消化過程比較久,但是并不會影響他們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更不會導緻他們出現腸胃健康狀況的惡化。
影響排便頻率的因素還包括腸胃中的菌群狀況。因為腸胃中的菌群是決定我們食物消化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隻要這些菌群的數量在一個合适的範圍,消化的速度快一點或者是慢一點,對人的腸道健康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其次,大家不同的飲食習慣也導緻大家排便的頻率不同。有一些朋友喜歡吃一些比較難以消化的食物,這就導緻這些食物在他們的腸道之中停留的時間會比較久,他們排便的頻率相對來說也會比較低;而有些朋友則習慣食用那些比較易于消化的食物,這些食物在進入了他們腸道之後,很快就會被消化,食物殘渣也會很快排出。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大腸癌。大腸癌是大腸中的惡性腫瘤。導緻大腸癌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任何導緻腫瘤出現的因素,如:輻射、遺傳、燙傷等,都可能會導緻大腸癌的出現。
大腸癌的前身是腸道中的息肉,這些息肉都有癌變的風險。如果不能在息肉出現的時候及時對其進行處理,一旦它們發生癌變,形成大腸癌,癌細胞就會迅速擴散,給治療帶來非常大的麻煩。
我們可以看出,影響排便頻率的因素和導緻大腸癌的因素并不是一類因素,所以說排便頻率跟大腸癌之間并沒有特别之間的關系。隻要排便頻率不是特别高,就不用太過擔心。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并沒有誰比誰更健康。
許多人都會問醫生,多久排便一次才是最健康的狀态?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的,并沒有最健康的排便頻率。排便的頻率取決于個人的身體條件以及生活習慣,跟身體健康之間也并沒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
二、哪些指标可以作為大腸癌的診斷依據?既然排便頻率跟大腸癌之間沒有比較明顯的聯系,那麼哪些因素可以幫助患者在比較早的時候發現大腸癌呢?
第一,排便規律的變化。排便的頻率雖然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是排便的規律則的變化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健康狀況的變化。由于我們的身體條件在短時間之内是不會發生劇變的,而且我們的生活習慣也不會立刻發生大的改變,所以正常來說,我們的排便習慣也是固定的。
如果對于一個以前三天大便一次的人來說,最近突然開始一天大便三次了,這種情況是需要引起他們關注的。因為在生活習慣沒有發生大地改變的時候,隻有腸道内部環境的變化,才可能會導緻大便規律改變的發生。
當大便規律頻繁變化,而且沒有規律可循的時候,說明患者的腸道可能已經出現了問題。我們知道,大腸癌是從息肉癌變開始的。這些息肉會占據腸道的一定空間,而且它們的形狀是會随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的。這會導緻患者的排便規律出現異常。
第二,糞便中有血。當患者在自己的糞便中發現血的時候,說明腸道中可能已經出現了問題。如果患者腸道中有息肉,這些息肉不僅會占據腸道中的一定空間,而且還是比較脆弱的。當患者的大便經過腸道的時候,這些息肉受到擠壓和摩擦,會流出血液,導緻患者出現便血的情況,
但是便血的情況并不代表着患者一定就是腸道中有息肉。腸道潰瘍、痔瘡都可能導緻患者出現便血的情況,具體導緻便血的原因,還是需要交給醫生去診斷。
此外,當出血量比較小的時候,患者的大便中可能不會明顯地見到血迹,肉眼是觀察不到的。所以說當患者感覺到自己的腸胃不适的時候,可以去醫院進行便檢,這樣才能準确地判斷出大便中是否有血迹。
第三,糞便不成型。當患者的糞便不成型的時候,也存在腸道中有息肉的可能性。息肉在腸道中會擠壓這些糞便,導緻完整的糞便被擠壓成不成型的狀态。
和糞便出血一樣,糞便不成型也不代表着患者腸道中一定有息肉,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腸道中存在一定的健康問題。飲食習慣的不健康也可能會導緻糞便不成型的發生。
第四,腸鏡結果顯示腸道中存在息肉。這是診斷患者是否有腸癌風險的“金标準”。腸鏡檢查是通過電子内窺鏡,進入患者的腸道内部,将患者腸道内部的情況以圖像的形式展示給醫生看。
因為這種方式比較直接,判斷依據比較客觀,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消化内科檢查中最重要的檢查手段,也是最直接的檢查手段。醫生可以根據檢查設備獲得的患者腸道内部的圖像準确地對患者的腸道狀況進行診斷。
而且腸鏡檢查還有一個好處,和别的檢查方式不同,腸鏡檢查可以将檢查、診斷和治療這三步融為一體。醫生如果在腸鏡檢查中,發現患者的腸道中存在息肉,可以直接通過檢查設備将息肉進行摘除,并取出患者體外,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腸鏡檢查的設備和手段相較之前都有了非常大的改進。所以說患者在進行檢查的時候,不必擔心腸鏡檢查會給自己帶來不适感。現在的腸鏡檢查通常都是全麻檢查,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通常感覺像是睡了一覺,檢查就結束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自己身體狀态的變化,還要定期到正規的醫院進行體檢。不能放過任何危險信号,更不能因為一些沒有科學的揣測而吓到了自己,隻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
三、大腸癌應該怎樣預防和治療?大腸癌這種疾病治療難度非常大,所以應該以預防為主。但是如果不幸被确診為大腸癌,患者也一定要保持積極的心态進行治療,隻要不放棄,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生活質量。
為了預防大腸癌,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三餐一定要規律,不規律的三餐很容易對腸道造成傷害,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進而導緻腸癌發生的風險增加。
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不能吃太刺激的食物,更不能吃太燙的食物以及比較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這些食物都可能會對消化道造成刺激,從而導緻大腸癌發生的風險增大。
此外,大腸癌這種疾病有着比較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遺傳因素是導緻大腸癌發生的最常見的因素。所以說對于那些直系親屬中有大腸癌患者的朋友來說,一定要以更高的頻率到醫院進行檢查。最好能夠進行腸鏡檢查,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自己的腸道健康。
最後,一定要進行适當的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情,提升自己的免疫力。癌症的發生跟免疫力的長期低下之間也有着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為了預防大腸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大腸癌雖然可怕,但是并不是沒有治療的方法。所以即使不幸被确診,也要積極地進行治療,這樣不僅可以保留繼續生存的希望,而且隻要治療得當,也可以保證一定的生活質量。
目前治療大腸癌的方法主要有這幾種。首先就是直接切除病變組織。這種手段比較适合那些發現比較及時的患者。通過這種方法的治療,患者往往能夠獲得比較好的預後,存活時間也比較長,是治療大腸癌的手段中最常見的一種。
第二種手段就是化療。化療就是使用化學藥品進行治療。醫生通過注射等方式,将化學藥品注入患者的身體,進入患者身體的循環,對癌細胞進行大面積的滅殺。這種方法效果顯著,但是對人體本身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适合那些癌細胞已經擴散了的患者。
第三種手段就是放療,也叫做放射性療法。這種治療方法是使用放射性射線直接對患者的癌變部位進行照射。這會有效地消滅這些癌細胞。但是這種療法和化療一樣,也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第四種手段是靶向藥物。這些藥物和化療藥物不一樣,不會無差别的殺傷患者身體中的細胞,而是會有針對性的攻擊患者的癌細胞。在有效的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不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其缺點就是昂貴的價格。
結語:大腸癌雖然是一種可怕的疾病,但是隻要我們做好預防,就可以遠離大腸癌。需要注意的是,對大腸癌的過度忽視,和缺乏科學依據的臆斷一樣,對保證身體的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大家不能放過身體發出的每一個危險信号,也不能無端的将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和疾病聯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