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11月28日電 題:從“簡曆”到“盲盒”:年輕人為獲“愛情密碼”頻出“新策”
作者 楊英琦
冬夜裡,步行街的兩側閃爍着許多便利店燈牌,西安女孩賀佳卻被面前這家“脫單便利店”吸引住了目光,立在玻璃門外的招牌寫着“您想脫單嗎”,好奇觀望一陣後,她推開了這家店的門。
西安一“脫單便利店”内景。 楊英琦 攝
緣分瓶、桃花盲盒等花式“脫單”産品擺滿了店内整整兩面牆,“緣分瓶按出生日期擺放,内置單身男女基本信息,付款掃描瓶身二維碼就會獲取照片和聲音,您可以按喜好尋找自己的心動人選。”聽完店長的介紹,賀佳躍躍欲試,“這好像拆禮盒一樣,不知道我的緣分會在哪個小瓶子裡?”
年末将至,不少年輕人盡享“單身自由”的同時,也開始準備面對“催婚”這一年底“必修課”。尤其在一些中國傳統家庭,長輩們略顯直接的相親方式,使不少青年對愛情本身産生了困惑。
“90後”女孩童彤就被父母在公園相親角多次“出攤”。她告訴記者,當學曆、外貌、物質條件等個人特質被做成簡曆“擺攤”時,找對象的過程好似變成了一場“明碼标價”的生意,“我感覺愛情離我越來越遠,我隻是在找個合适的‘搭檔’共度餘生。”童彤苦笑道。
相比起父母重視的條條框框,“志趣相投”才是大部分現代青年的相親“硬指标”。密室逃脫、脫口秀劇院等線下娛樂場所成為“邂逅寶地”,基金股市、音樂軟件等在線交流區也出現了大膽的“招親”留言,更有甚者按“知識領域”分類,創建985聯誼會、留學生相親群……
“我和妻子就是在一次露營主題的聯誼活動中相識,我們找到了很多共同話題,如今生活中也少有分歧。”“85後”青年武正華表示,雖然這類主題相親活動稍顯“功利”,但經過了“興趣指标”的篩選,的确能幫助彼此更高效地相識相知,找到愛情。
在大多數長輩們看來,相親是一門“功課”,隻有成功交往才算“完成作業”。但現在的年輕人有着自己的社交方式,上班族王涵對此深有體會,“與傳統相親流程不同,桌遊、劇本殺等活動沒有那麼強烈的目的性,‘脫單便利店’則形式新穎、選擇自由,即使沒有遇見愛情,這些活動也能讓我收獲快樂。”
從“相親簡曆”到“脫單盲盒”,年輕人的“愛情寶典”還在不斷更新。記者在網絡平台搜索發現,一家“月老辦事處”月銷過千,“脫單小攤”“愛情測試”等花式脫單服務皆頗受歡迎,盲盒類産品所帶來的未知屬性和單身人群對愛情的向往吸引人們不斷“嘗鮮”,但也不乏消費者在其下評論,表示“買了個寂寞”。
“無論是‘單身自由’還是‘相親自由’,都是當代青年更加獨立自主的表現。”陝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表示,“脫單”新方式層出不窮,但年輕人也需在“嘗鮮”的過程中保持理性。而對于市場上的“月老們”來說,如何維護信息安全、保證誠信經營,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一定的規範化管理。(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